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苏德战争」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行 1: 行 1:
 苏德战争(德国方面称为东方战线,德语:die Ostfront;苏联方面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俄语: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而“卫国战争”本指1812年的俄法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纳粹德国及双方盟国之间发生的战争,时间从1941年6月22日德国开始进攻苏联、至1945年5月9日德国向苏联无条件投降为止。
+
[[File:苏德战争.jpeg|有框|右|<big>苏德战争</big>[http://p4.itc.cn/images01/20200712/8b8dd80c15ba4067a77d53c5894a8104.pn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407177423_120757256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
''' 苏德战争''' (德国方面称为东方战线,德语:die Ostfront;苏联方面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俄语: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而“卫国战争”本指1812年的俄法战争)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 苏联]] [[ 纳粹德国]] 及双方盟国之间发生的战争,时间从1941年6月22日德国开始进攻苏联、至1945年5月9日德国向苏联无条件投降为止<ref>[https://tech.ifeng.com/c/7zNzOKxr1f6 回顾1941年红场阅兵:士兵们踩过广场的声音震耳欲聋 ],凤凰网视频,2020-08-31</ref>
  
 
==名称==
 
==名称==
  
  在20 纪30 年代阿道夫·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在德国取得执政,而英国、法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的绥靖政策则更加助长了纳粹德国的气势。而此时的苏联最高领袖约瑟夫·斯大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该条约中包括了“秘密附属议定书”,划分两国在波兰、波罗的海三国、芬兰以及东欧其他国家的势力范围。
+
  在[[20 纪]]30 年代[[ 阿道夫·希特勒]] 领导的纳粹党在德国取得执政,而英国、[[ 法国]] 和美国等[[ 西方国家]] 采取的绥靖政策则更加助长了纳粹德国的气势。而此时的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 约瑟夫·斯大林]] 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该条约中包括了“秘密附属议定书”,划分两国在波兰、波罗的海三国、[[ 芬兰]] 以及东欧其他国家的势力范围。
  
1939年9月,德国与苏联联合发动的波兰战役以及1940年的法国战役之后,德国和意大利在1940年就很快就占领了中欧、西欧大陆、北欧和巴尔干半岛,1941年6月初,德军控制了欧洲包括法国、波兰西部、荷兰、挪威等16个国家的人力、物力资源。而这时的全世界,只有英国在独自和德国、意大利作战。而此时,苏联在1939年9月苏德瓜分波兰之后从波兰得到了它51%的领土,从罗马尼亚拿走了南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从芬兰它拿走了卡累利阿、萨拉、雷巴奇半岛等领土,在东亚它与日本瓜分领土,获得了外蒙古。
+
1939年9月,德国与苏联联合发动的[[ 波兰战役]] 以及1940年的法国战役之后,德国和意大利在1940年就很快就占领了中欧、西欧大陆、北欧和[[ 巴尔干半岛]] ,1941年6月初,德军控制了欧洲包括法国、波兰西部、荷兰、挪威等16个国家的人力、物力资源。而这时的全世界,只有英国在独自和德国、意大利作战。而此时,苏联在1939年9月苏德瓜分波兰之后从波兰得到了它51%的领土,从[[ 罗马尼亚]] 拿走了南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从芬兰它拿走了卡累利阿、萨拉、[[ 雷巴奇半岛]] 等领土,在东亚它与日本瓜分领土,获得了外蒙古。
  
1930年代末的苏联经过十余年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但是生产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则远不如纳粹德国。另外,苏联全国也刚从疯狂的大清洗肃反运动中慢慢恢复正常的秩序。在德国横扫欧洲之时,斯大林看到如此强大的德国必然会威胁到苏联的国家安全,便开始着手采取防范德国的系列措施:将苏联的重工业和军工工业有计划地迁移到乌拉尔山以东;对德国和谈,避免刺激德国;稳住东方的日本,先是通过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以牵制日本的军队,之后又转变态度,于1941年4月和日本签署《苏日中立条约》;建立“东方战线”,增加战略纵深等等。
+
1930年代末的苏联经过十余年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工业产值已经跃居[[ 欧洲]] 第一,但是生产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则远不如纳粹德国。另外,苏联全国也刚从疯狂的大清洗肃反运动中慢慢恢复正常的秩序。在德国横扫欧洲之时,斯大林看到如此强大的德国必然会威胁到苏联的国家安全,便开始着手采取防范德国的系列措施:将苏联的重工业和军工工业有计划地迁移到乌拉尔山以东;对德国和谈,避免刺激德国;稳住东方的[[ 日本]] ,先是通过援助中国的[[ 抗日战争]] 以牵制日本的军队,之后又转变态度,于1941年4月和日本签署《苏日中立条约》;建立“东方战线”,增加战略纵深等等<ref>[http://yule.yjcf360.com/kaogutanmi/16838637.htm 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时间 苏日中立条约原文 ],赢家财富网,2018-03-07</ref>
  
 在苏联的系列准备措施中,建立东方战线是最具争议的,在建立东方战线的进程中,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的秘密条款占领了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芬兰、罗马尼亚等国迅速地推向自己的对立面,还遭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谴责。且事实上东方战线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也极其有限,苏联吞并的地区的人民大多反对苏联的统治,在德国入侵的时候有很多民众都发起暴动赶走苏军并欢迎德军的到来。
+
 在苏联的系列准备措施中,建立东方战线是最具争议的,在建立东方战线的进程中,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的秘密条款占领了约60万平方公里的[[ 土地]] ,将芬兰、[[ 罗马尼亚]] 等国迅速地推向自己的对立面,还遭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谴责。且事实上东方战线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也极其有限,苏联吞并的地区的人民大多反对苏联的统治,在德国入侵的时候有很多民众都发起暴动赶走苏军并欢迎德军的到来。
  
 德国方面,西线战事的顺利进行,只有英国凭借海洋的优势在拼死抵抗(海狮计划),让希特勒感到有机会腾出手来对付东边的苏联了,而德国的情报机构对苏联的大大低估的错误判断,也让希特勒认为苏联是非常容易对付的国家,便开始着手制定入侵苏联的计划,计划代号:“巴巴罗萨计划”。
+
 德国方面,西线战事的顺利进行,只有英国凭借[[ 海洋]] 的优势在拼死抵抗(海狮计划),让希特勒感到有机会腾出手来对付东边的苏联了,而德国的情报机构对苏联的大大低估的错误判断,也让希特勒认为苏联是非常容易对付的[[ 国家]] ,便开始着手制定入侵苏联的计划,计划代号:“巴巴罗萨计划”。
  
 巴巴罗萨计划,德军计划以集中380万名兵力,以“闪电战”从3个方向实施迅猛而深远的突击,占领苏联的首都莫斯科、苏联第2和第3大城市列宁格勒和基辅等城市,把苏军的主力消灭在苏联西部地区,尔后向苏联腹地长驱直入,进抵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线,并用空军摧毁乌拉尔工业区,从而击败苏联。
+
 巴巴罗萨计划,德军计划以集中380万名兵力,以“闪电战”从3个方向实施迅猛而深远的突击,占领苏联的首都[[ 莫斯科]] 、苏联第2和第3大城市列宁格勒和基辅等城市,把苏军的主力消灭在苏联西部地区,尔后向苏联腹地长驱直入,进抵阿尔汉格尔斯克、[[ 伏尔加河]] 、阿斯特拉罕一线,并用空军摧毁乌拉尔工业区,从而击败苏联。
  
 实行巴巴罗萨计划半年后,苏联浑然不觉,还于1941年5月1日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国际劳动节,虽然英国等国和苏联间谍多次向斯大林汇报“德国将在1941年夏进攻苏联”,但斯大林认为英国和德国的战争分胜负之前,德军还没有能力进犯苏联。他甚至怀疑这是英国间谍为了将苏联拉入对德作战的陷阱而捏造的。而且苏联此时也因为正在准备进攻德国的“大雷雨计划”,而没有料到德军即将进攻苏联。据俄罗斯学者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出版的《二战秘密档案》(俄语版于2001年出版,中文翻译版于2005年出版)(«Разведка. Тайны Втор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 (2001))一书中所描述,斯大林有一个进攻德国的“大雷雨计划”,该计划还比巴巴罗萨计划更早策划,只是由于苏联的战争准备还没有达到进攻的要求而被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先行一步。可见苏联对德国的进攻计划是完全没有防备的。
+
 实行巴巴罗萨计划半年后,苏联浑然不觉,还于1941年5月1日莫斯科[[ 红场]] 举行[[ 阅兵]] 式纪念国际劳动节,虽然英国等国和苏联间谍多次向斯大林汇报“德国将在1941年夏进攻苏联”,但斯大林认为英国和德国的战争分胜负之前,德军还没有能力进犯苏联。他甚至怀疑这是英国间谍为了将苏联拉入对德作战的陷阱而捏造的。而且苏联此时也因为正在准备进攻德国的“大雷雨计划”,而没有料到德军即将进攻苏联。据[[ 俄罗斯]] 学者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出版的《二战秘密档案》(俄语版于2001年出版,中文翻译版于2005年出版)(«Разведка. Тайны Втор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 (2001))一书中所描述,斯大林有一个进攻德国的“大雷雨计划”,该计划还比巴巴罗萨计划更早策划,只是由于苏联的战争准备还没有达到进攻的要求而被德国的[[ 巴巴罗萨计划]] 先行一步。可见苏联对德国的进攻计划是完全没有防备的。
  
 
==视频==
 
==视频==
行 26: 行 2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
 +
[[Category:軍政事件]]

於 2020年9月1日 (二) 11:11 的最新修訂

蘇德戰爭(德國方面稱為東方戰線,德語:die Ostfront;蘇聯方面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俄語: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而「衛國戰爭」本指1812年的俄法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納粹德國及雙方盟國之間發生的戰爭,時間從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至1945年5月9日德國向蘇聯無條件投降為止[1]

名稱

20世紀30年代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在德國取得執政,而英國、法國和美國等西方國家採取的綏靖政策則更加助長了納粹德國的氣勢。而此時的蘇聯最高領袖約瑟夫·斯大林為實現自己的利益和德國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該條約中包括了「秘密附屬議定書」,劃分兩國在波蘭、波羅的海三國、芬蘭以及東歐其他國家的勢力範圍。

1939年9月,德國與蘇聯聯合發動的波蘭戰役以及1940年的法國戰役之後,德國和意大利在1940年就很快就占領了中歐、西歐大陸、北歐和巴爾幹半島,1941年6月初,德軍控制了歐洲包括法國、波蘭西部、荷蘭、挪威等16個國家的人力、物力資源。而這時的全世界,只有英國在獨自和德國、意大利作戰。而此時,蘇聯在1939年9月蘇德瓜分波蘭之後從波蘭得到了它51%的領土,從羅馬尼亞拿走了南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從芬蘭它拿走了卡累利阿、薩拉、雷巴奇半島等領土,在東亞它與日本瓜分領土,獲得了外蒙古。

1930年代末的蘇聯經過十餘年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工業產值已經躍居歐洲第一,但是生產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則遠不如納粹德國。另外,蘇聯全國也剛從瘋狂的大清洗肅反運動中慢慢恢復正常的秩序。在德國橫掃歐洲之時,斯大林看到如此強大的德國必然會威脅到蘇聯的國家安全,便開始着手採取防範德國的系列措施:將蘇聯的重工業和軍工工業有計劃地遷移到烏拉爾山以東;對德國和談,避免刺激德國;穩住東方的日本,先是通過援助中國的抗日戰爭以牽制日本的軍隊,之後又轉變態度,於1941年4月和日本簽署《蘇日中立條約》;建立「東方戰線」,增加戰略縱深等等[2]

在蘇聯的系列準備措施中,建立東方戰線是最具爭議的,在建立東方戰線的進程中,蘇聯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條款占領了約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將芬蘭、羅馬尼亞等國迅速地推向自己的對立面,還遭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譴責。且事實上東方戰線在戰爭中起到的作用也極其有限,蘇聯吞併的地區的人民大多反對蘇聯的統治,在德國入侵的時候有很多民眾都發起暴動趕走蘇軍並歡迎德軍的到來。

德國方面,西線戰事的順利進行,只有英國憑藉海洋的優勢在拚死抵抗(海獅計劃),讓希特勒感到有機會騰出手來對付東邊的蘇聯了,而德國的情報機構對蘇聯的大大低估的錯誤判斷,也讓希特勒認為蘇聯是非常容易對付的國家,便開始着手制定入侵蘇聯的計劃,計劃代號:「巴巴羅薩計劃」。

巴巴羅薩計劃,德軍計劃以集中380萬名兵力,以「閃電戰」從3個方向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占領蘇聯的首都莫斯科、蘇聯第2和第3大城市列寧格勒和基輔等城市,把蘇軍的主力消滅在蘇聯西部地區,爾後向蘇聯腹地長驅直入,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線,並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從而擊敗蘇聯。

實行巴巴羅薩計劃半年後,蘇聯渾然不覺,還於1941年5月1日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式紀念國際勞動節,雖然英國等國和蘇聯間諜多次向斯大林匯報「德國將在1941年夏進攻蘇聯」,但斯大林認為英國和德國的戰爭分勝負之前,德軍還沒有能力進犯蘇聯。他甚至懷疑這是英國間諜為了將蘇聯拉入對德作戰的陷阱而捏造的。而且蘇聯此時也因為正在準備進攻德國的「大雷雨計劃」,而沒有料到德軍即將進攻蘇聯。據俄羅斯學者鮑里斯·瓦季莫維奇·索科洛夫出版的《二戰秘密檔案》(俄語版於2001年出版,中文翻譯版於2005年出版)(«Разведка. Тайны Втор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 (2001))一書中所描述,斯大林有一個進攻德國的「大雷雨計劃」,該計劃還比巴巴羅薩計劃更早策劃,只是由於蘇聯的戰爭準備還沒有達到進攻的要求而被德國的巴巴羅薩計劃先行一步。可見蘇聯對德國的進攻計劃是完全沒有防備的。

視頻

蘇德戰爭 相關視頻

二戰之蘇德戰爭
蘇聯這麼強大,為何德國還發起蘇德戰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