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苗岭的早晨」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苗岭的早晨</big> '''   |-   | File:ChMkJ1…”)
 
(added Category:910 音樂總論 using HotCat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行 1: 行 1: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行 10: 行 8:
 
  
 
  
 
|  
 
|  
[[File:ChMkJ1fXQZKIY4D4AAvDLPiGZXgAAVQogCgyncAC8NE090.jpg|缩略图|居中|[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9151411&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p%2F20120228%2F20120228153238-2034849871.jpg&type=1#simple_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v9151411.htm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File:ChMkJ1fXQZKIY4D4AAvDLPiGZXgAAVQogCgyncAC8NE090.jpg|缩略图|居中|[https://bbswater-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5/M00/04/0E/ChMkJ1fXQZKIY4D4AAvDLPiGZXgAAVQogCgyncAC8NE090.jpg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8%8B%97%E5%B2%AD%E7%9A%84%E6%97%A9%E6%99%A8&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5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行 22: 行 20:
 
=='''中文名'''==
 
=='''中文名'''==
  
苗岭的早晨
+
''' 苗岭的早晨'''
  
 
=='''目录'''==
 
=='''目录'''==
行 34: 行 32:
 
=='''简介'''==
 
=='''简介'''==
  
 《苗岭的早晨》是1974年白诚仁先生特意为俞逊发新发明的口笛”创作的曲目,曾被中国艺术团在世界演出,享誉海外。1975 年由作曲家陈钢创编成为小提琴曲。
+
 《苗岭的早晨》是1974年[[ 白诚仁先生]] 特意为俞逊发新发明的口笛”创作的曲目,曾被中国艺术团在世界演出,享誉海外。1975 年由作曲家陈钢创编成为小提琴曲。
  
 乐曲短小精悍,曲调热烈明快,描绘了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 图景, 既保留了原口笛音乐的特色, 又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特 性,并吸收了二胡的滑音、笛子的花舌等我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 法,展示了热情奔放的苗家舞蹈,描绘出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苗族人民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音域宽广、情感丰富、对比明显,在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乐曲短小精悍,曲调热烈明快,描绘了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 图景, 既保留了原口笛音乐的特色, 又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特 性,并吸收了二胡的滑音、笛子的花舌等我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 法,展示了热情奔放的苗家舞蹈,描绘出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苗族人民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 音域宽广]] [[ 情感丰富]] 、对比明显,在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用料'''==
 
=='''用料'''==
  
 苗族因为历史上战乱、迁徙等方面的原因,其居住地多是在雷公山、武陵山的崇山峻岭之中。这一带山高林密、沟壑纵横,交通闭塞、经济滞后,正是在这种艰难的自然环境条件下,铸造了当地苗民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品格,同时也孕育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飞歌”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歌谣之一。飞歌旋律悠扬,高亢嘹亮,音调极富特色,其中“535”和“b3”音都是极具苗族飞歌的特性音调,深刻表现苗族人民的性格特点。  
+
 苗族因为历史上战乱、迁徙等方面的原因,其居住地多是在雷公山、武陵山的崇山峻岭之中。这一带山高林密、沟壑纵横,交通闭塞、经济滞后,正是在这种艰难的自然环境条件下,铸造了当地苗民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品格,同时也孕育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飞歌”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歌谣之一。[[ 飞歌旋律悠扬]] ,高亢嘹亮,音调极富特色,其中“535”和“b3”音都是极具苗族飞歌的特性音调,深刻表现苗族人民的性格特点。  
  
 苗族的飞歌明朗高亢,旋法大起大落,多连续的上下跳进,给人以有棱角之感,节奏自由舒展,往往是几个密集的音符后突然放开,任意延长,展现出站在山高谷深的苗岭上纵情呼喊的律动特征。较长时值的“角”音常有两种走向:一种时上行滑到徵音;一种是下行滑至宫音,经过羽音进入徵音。在向下滑音过程中,降低一律的角音较为明显,色彩突出。
+
 苗族的[[ 飞歌明朗高亢]] ,旋法大起大落,多连续的上下跳进,给人以有棱角之感,节奏自由舒展,往往是几个密集的音符后突然放开,任意延长,展现出站在山高谷深的苗岭上纵情呼喊的律动特征。较长时值的“角”音常有两种走向:一种时上行滑到徵音;一种是下行滑至宫音,经过羽音进入徵音。在向下滑音过程中,降低一律的角音较为明显,色彩突出。
  
 作曲家白诚仁为学生俞逊发创作口笛曲目,以苗族“飞歌”特有的旋律音调,采用了苗族生活素材来进行创作的,取凯里一带流传的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为创作蓝本,在这首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的编创,曲调保存了飞歌原有的风格特点,运用转调、节奏变化以及模拟鸟鸣等手法,使乐曲有了较大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很美的苗岭早晨风景画,并且是具有发展脉络的一首“A-B-A”对比明显的曲式结构的声乐作品
+
 作曲家白诚仁为学生俞逊发创作口笛曲目,以苗族“[[ 飞歌]] ”特有的旋律音调,采用了苗族生活素材来进行创作的,取凯里一带流传的飞歌《[[ 歌唱美丽的家乡]] 》为创作蓝本,在这首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的编创,曲调保存了飞歌原有的风格特点,运用转调、节奏变化以及模拟鸟鸣等手法,使乐曲有了较大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很美的苗岭早晨风景画,并且是具有发展脉络的一首“A-B-A”对比明显的曲式结构的声乐作品。
 
 
作曲家陈钢于1975年根据白诚仁的口笛独奏曲改编成了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其素材也是取自贵州黔东南苗族飞歌的音调,具有苗族飞歌优美、质朴、高亢、委婉的特点;这种运用西方交响乐队中最具旋律美感的小提琴独奏来诠释苗族人民乐观开朗、热情豪放的民族性格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
作曲家陈钢于1975年根据白诚仁的口笛独奏曲改编成了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其素材也是取自贵州黔东南苗族飞歌的音调,具有苗族飞歌优美、质朴、高亢、委婉的特点;这种运用西方交响乐队中最具旋律美感的小提琴独奏来诠释苗族人民乐观开朗、热情豪放的民族性格是一次全新的尝试。<ref>[https://www.sohu.com/a/382566659_728445  吴碧霞深情演唱《苗岭的早晨》,歌声宛如风铃般清脆,惹人沉醉~ ],搜狐网,2020-03-24 05:00</ref>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reflist}}
 
{{reflist}}
 +
 +
[[Category:910 音樂總論]]

於 2021年7月16日 (五) 08:10 的最新修訂

         
 苗嶺的早晨

 

 

 

中文名

苗嶺的早晨

目錄

簡介

用料

做法

簡介

《苗嶺的早晨》是1974年白誠仁先生特意為俞遜發新發明的口笛」創作的曲目,曾被中國藝術團在世界演出,享譽海外。1975 年由作曲家陳鋼創編成為小提琴曲。

樂曲短小精悍,曲調熱烈明快,描繪了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麗 圖景, 既保留了原口笛音樂的特色, 又充分發揮了小提琴的特 性,並吸收了二胡的滑音、笛子的花舌等我國民族樂器的演奏技 法,展示了熱情奔放的苗家舞蹈,描繪出一幅苗嶺晨曦的秀麗景色,表現了苗族人民歡樂幸福的生活情景,音域寬廣情感豐富、對比明顯,在中國小提琴藝術發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用料

苗族因為歷史上戰亂、遷徙等方面的原因,其居住地多是在雷公山、武陵山的崇山峻岭之中。這一帶山高林密、溝壑縱橫,交通閉塞、經濟滯後,正是在這種艱難的自然環境條件下,鑄造了當地苗民堅忍不拔、樂觀向上的品格,同時也孕育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獨具特色的民族民間音樂,「飛歌」便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歌謠之一。飛歌旋律悠揚,高亢嘹亮,音調極富特色,其中「535」和「b3」音都是極具苗族飛歌的特性音調,深刻表現苗族人民的性格特點。

苗族的飛歌明朗高亢,旋法大起大落,多連續的上下跳進,給人以有稜角之感,節奏自由舒展,往往是幾個密集的音符後突然放開,任意延長,展現出站在山高谷深的苗嶺上縱情呼喊的律動特徵。較長時值的「角」音常有兩種走向:一種時上行滑到徵音;一種是下行滑至宮音,經過羽音進入徵音。在向下滑音過程中,降低一律的角音較為明顯,色彩突出。

作曲家白誠仁為學生俞遜發創作口笛曲目,以苗族「飛歌」特有的旋律音調,採用了苗族生活素材來進行創作的,取凱里一帶流傳的飛歌《歌唱美麗的家鄉》為創作藍本,在這首民歌的基礎上進行了重新的編創,曲調保存了飛歌原有的風格特點,運用轉調、節奏變化以及模擬鳥鳴等手法,使樂曲有了較大的發展。描繪了一幅很美的苗嶺早晨風景畫,並且是具有發展脈絡的一首「A-B-A」對比明顯的曲式結構的聲樂作品。

作曲家陳鋼於1975年根據白誠仁的口笛獨奏曲改編成了一首小提琴獨奏曲,其素材也是取自貴州黔東南苗族飛歌的音調,具有苗族飛歌優美、質樸、高亢、委婉的特點;這種運用西方交響樂隊中最具旋律美感的小提琴獨奏來詮釋苗族人民樂觀開朗、熱情豪放的民族性格是一次全新的嘗試。[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