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苦厄的终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当其他人都在合谋让世界变得更恐怖时,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和发人深省的方案。——奥威尔奖得主安德鲁·布朗推荐

★“全球百大思想家”潘卡吉·米什拉作品首度引进!

★读者翘首以盼的出发之作,见证重量级知识分子的顿悟时刻

★越接近内心深处,就越理解外部世界

★真实版《悉达多》,一个青年长达十年的寻求自我安顿之旅

★当西方的物质遇上东方的心灵,在自由与苦难并存的年代寻找佛陀

★《纽约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等一流媒体联合推荐

印度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实现迅猛发展,但在这腾飞的新世界中,大多数印度人找不到自己所属的位置。

在这样一片大陆上,潘卡吉·米什拉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年的旅程。他从喜马拉雅山麓的村庄出发,拜访不再辉煌的佛陀诞生地蓝毗尼;前往商贸大厦与露天排水沟并存的德里,倾听青年对佛教等古老思想的不满;在暴乱不断的克什米尔,遇见一个个只能在封闭阴冷的房间中泄愤和哭泣的异见者;最后回到喜马拉雅山麓的村舍,在这个充满暴力又困惑丛生的世界中,重新书写佛陀。

沿着佛陀的思想轨迹,米什拉行走在东方智慧与西方哲学之间,用思考连接现实和历史,在佛陀教诲中寻找终结苦厄的可能性。

米什拉是清醒和善的作家与文思敏捷的思想家,他将对印度历史的全新解读与对西方经典的透彻剖析交织在一起,将佛陀与苏格拉底联系起来,阐明了佛教教义具有先见之明的现代性。他对佛教的思考眼光独到,文笔优美,影响深远,富有启示。

——《书单》

米什拉的作品将佛陀的故事与佛陀出生地附近的村庄,乃至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的故事联系在了一起。他坦诚地面对“躁动、执着的自我”,并将从佛陀人生中学习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所处的瞬息万变的世界之中。

——《纽约客》

作者简介

潘卡吉·米什拉(Pankaj Mishra)

著名思想家、评论家,1969年生于印度,现居伦敦。

长期关注东西方文化冲突与后殖民问题,为《纽约书评》《纽约时报》《卫报》等媒体撰写多篇评论,以雄辩的文风和犀利的观点著称,被《经济学人》誉为“萨义德的继承者”,被《外交政策》评为“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2008年成为英国皇家文学学会成员。

作品获多种奖项,《从帝国废墟中崛起》获莱比锡欧洲理解图书奖和温德姆·坎贝尔奖,《愤怒年代》入围奥威尔奖。《苦厄的终结》是他的首部简体中文版作品。


睦联

本名孟霖,从事法律翻译20年,现为自由译者。

原文摘录

在佛陀最先提出的假设中,心灵本来就有自我觉知和自我分析的能力,而且能觉察自身一切思想的活动与本质。 心灵是人类通向现实的窗口,没有心灵的存在,人类将一无所知,甚至不可能想到在自己的知觉、意识和观念之外,还有个独立存在的世界。

书评

最近莫名对佛学主题的书很感兴趣,可能是模糊地觉得,要寻找一些解决方案——在对未来感到混沌且无力的当下,看看怎么能体面地过完这一生——至于要解决什么、又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并没有答案。 所以当新经典的编辑老师为我推荐这本《苦厄的终结》时,马上就被书名打动。毕竟,此时此地,谁会不期待终结苦厄的方法。

本书作者潘卡吉·米什拉(Pankaj Mishra),是当今绕不开的思想家和知识分子,被《经济学人》誉为「萨义德的继承者」,被《外交政策》评为「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不过 30 年前,米什拉还是一名困厄的印度大学毕业生,附带一个不切实际的作家梦。 印度,某种意义上是和中国很相似的国度。这个国家在过去几十年迅猛发展,但在腾飞的新世界中,大多数人找不到自己所属的位置。米什拉在当时便感到所处世界日渐停滞且狭隘,于是他开启了一段长达十年的旅程。这十年中,他行走于世界各地,阅读大量史料,穿梭于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中,印证西方哲学与佛陀思想的对照和呼应。 在这段旅途中,他尝试回答:佛陀的思想能否缓解当下人们因当今世界的政治无能而产生的痛苦?个体的视角中,这持续的「苦厄」,究竟有没有可能得到片刻的终结? 我共情了,羡慕他投身于个人情感无法左右的历史中的能力。我大概没有可能复刻这次「出走」,但当我把这本书读完两遍之后,在精神深处已经与作者同行过了。很久没有读到如此真挚、充满智慧、言之有物的作品了,这是一本哲学之书、思辨之书,一本可以照亮探求之路的书。

当下的我们 19 世纪 30 年代初,托克维尔就在思考:为什么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民主社会的人会特别焦虑不安——因为「他们的希望更易落空,欲望更常受挫,心灵更躁动不安,焦虑也越发深重。」 近 200 年后,这种精神困境近乎平移到了中国——为了取得成就,为了一些转瞬即逝的微小功绩,人会不断拼命奋斗。迫使人们努力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要维持一种生活方式,好让自己的社会身份(也就是日渐固化的社会角色)得到认可。 只不过现代的我们,在公共领域各种声音的渲染下,恍惚间认为我们是更有「个体能力」的一群人,认为我们有足够的意识、权利及能力去主宰个体命运。其实只有我们有能力选择、追求并满足自身欲望时,才有能力主宰个体性——但很多东西,我们其实从未真正拥有。

两个时代的共振 在这种时代性的精神困境中,佛陀的教义再次「翻红」,还夹杂着网络化的自嘲和玩笑。这位出生在两千多年前的人物,到底为何在近些年倍受关注?他当初的想法,又是否能解决当下的问题? 我们或许可以从两个时代的共振中发现一些端倪。 佛陀不是一个虚构的形象,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出生于印度北部一个边远小国,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掌权的释迦族年轻的王孙,生活富足。他在目睹衰老、疾病和死亡后,陷入怀疑和自我反省,继而离家,踏上寻求解脱的孤独之旅。此后佛陀漫游于当时的印度北部,向世人阐释苦厄的起源与自己的想法,直到涅槃。 我之前想当然地以为:佛陀应该诞生于一个相对单纯的时代背景下,所以若是面对现在这种史无前例的复杂性,恐怕他也要手足无措。而现在我意识到,乔达摩诞生之际,人类文明正处在所谓的「轴心时代」,精神与世界观也正在经受巨大变革。 他所处的时代同样苦难深重,而且那时可供人们转移目标以减轻痛苦的手段,比今天还少。在新生活方式的压力下,原本依赖宗教仪式维系自身稳定的社会逐渐崩塌。人们不满于刻板拘谨的劳作生活,同时又陷入精神上的荒芜。佛陀的时代,与我们的时代,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在动荡的时代洪流中,伟大的思想者都会尝试给出对抗虚无主义的武器。两千多年前,佛陀就试图动摇人心中那个被误以为独立自主或稳固不变的「自我」。因为历史的重演,我们又可以认真审视他的思想。

佛陀的思想 「佛陀从不纠缠于抽象的大问题,而更愿意鼓励个体正视眼前的处境」。他的教义深厚宏大,我只能尝试做一些基础的解读和阐释。 很重要的部分是「苦」。生命过程中,衰老、疾病、死亡,以及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压抑、忧郁、悲伤)都无法避免。当我们感受到快乐的时候,也有「苦」环伺在侧——「苦」与现象世界无常和充满缺憾的特性息息相关。 人类的苦境在波德莱尔、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笔下同样出现过,他们都曾以知识分子特有的激情、痛苦和冷嘲热讽描述它。但佛陀不满足于生动地诉说或哀叹,他不仅剖析人类思想和心灵在遭遇环境剧变时面临的陌生困境,还尝试战胜它。 佛陀认为,「苦」的本质,就是世人对所谓「身份和自我」的执着。佛陀否认「我」在现实中的稳固性,他认为将自我与世界(以及其他自我)割裂来看的思路是错误的,这恰恰是引发渴求、傲慢、自私和幻想的根源。他希望人们了解,世间每一样事物都处于某种因果链条的过程中,万物皆需互依共生,无论是人类自身还是物理现象。 在米什拉的理解中,我们因为执着于一个更好的「我」,不断生出欲望,生出对地位、权力、财富和性爱的渴求。另外,人既会去追求圆满而稳固的幸福,又常会在变化中迅速失去它,这加剧了挫败和不满。「我」的无限扩张,也是当下世界混乱无序、充满冲突的深层次原因。 于是现代人似乎不可避免地聚首于开头提到的精神困境:「希望落空,欲望受挫,心灵躁动不安,焦虑越发深重。」

佛陀反抗虚无主义的方法 如果佛陀能够见证 20 世纪,见证人类不断强加给同胞的极苦境遇——各种战争、饥荒、杀戮,会开出怎样的诊断处方? 实际上,佛陀从未构想任何激进的大规模社会改造工程,而后者是几乎所有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都主张的道路。佛陀之所以对各种野心勃勃的政治活动无动于衷,部分原因就在于,他坚信人只能借由个体形式,而非集体组织,才能实现救赎。致力于政治与社会改革,离不开人的「内在转变」。换一种更残酷的说法便是:历史洪流中,个体能改变的,始终只有自己的精神。 曾经,我以为佛陀可以教给我的是「如何佛系躺平」,并认定这不过是某种偷换概念的虚无主义。如今我终于理解,佛陀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最积极乐观、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哲学家——痛苦不可回避,而当一个人不再固守某个特定身份的「自我」,就不会再执着于悔恨过去或陶醉于未来,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这自由不在别处,就在此时此地,就在佛陀宣称过往是抽象而未来是虚幻的这一刻。 至此,我也真正理解了作者米什拉在文章最后的判断:佛陀堪称一位与时俱进的当代人。也理解了对我个体而言的,苦厄终结之路。

最后的安利 写到这里,不得不开始担心本书的销量,不过也确实放下了对结果的执念。 当然,还是要非常诚恳地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再次重申,这不是一本关于佛教教义的著作,而是一位知识分子的自省顿悟之书。这是一个曾经穷困的知识青年书写的个体精神之旅,为理解佛陀而开始、最终以认清自我而结束。 米什拉并未成为佛教徒,而且打趣自己甚至无法静下来「冥想」。他毫无保留地剖析自己作为一名困惑的印度青年,如何渴望步入西方中产社会,并享有那种优越感——直到那无所遁形的漂泊感袭来。他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阐述佛陀的义理,直白地袒露自己是如何否定、怀疑,并最终理解了佛陀。 我们都可以沿着米什拉的思想与行走之旅,在这个混沌的世界中,更好地认清自己,看到一些过好这一生的可能性。这样的作品实在是太少见了,正如书评人安德鲁·布朗所言:「当其他人都在合谋让世界变得更恐怖时,《苦厄的终结》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和发人深省的方案。」 希望这本书也能帮你找到属于自己的终结苦厄之法。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