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苦厄的終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當其他人都在合謀讓世界變得更恐怖時,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極具吸引力和發人深省的方案。——奧威爾獎得主安德魯·布朗推薦

★「全球百大思想家」潘卡吉·米什拉作品首度引進!

★讀者翹首以盼的出發之作,見證重量級知識分子的頓悟時刻

★越接近內心深處,就越理解外部世界

★真實版《悉達多》,一個青年長達十年的尋求自我安頓之旅

★當西方的物質遇上東方的心靈,在自由與苦難並存的年代尋找佛陀

★《紐約客》《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衛報》等一流媒體聯合推薦

印度在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裡實現迅猛發展,但在這騰飛的新世界中,大多數印度人找不到自己所屬的位置。

在這樣一片大陸上,潘卡吉·米什拉開始了一段長達十年的旅程。他從喜馬拉雅山麓的村莊出發,拜訪不再輝煌的佛陀誕生地藍毗尼;前往商貿大廈與露天排水溝並存的德里,傾聽青年對佛教等古老思想的不滿;在暴亂不斷的克什米爾,遇見一個個只能在封閉陰冷的房間中泄憤和哭泣的異見者;最後回到喜馬拉雅山麓的村舍,在這個充滿暴力又困惑叢生的世界中,重新書寫佛陀。

沿着佛陀的思想軌跡,米什拉行走在東方智慧與西方哲學之間,用思考連接現實和歷史,在佛陀教誨中尋找終結苦厄的可能性。

米什拉是清醒和善的作家與文思敏捷的思想家,他將對印度歷史的全新解讀與對西方經典的透徹剖析交織在一起,將佛陀與蘇格拉底聯繫起來,闡明了佛教教義具有先見之明的現代性。他對佛教的思考眼光獨到,文筆優美,影響深遠,富有啟示。

——《書單》

米什拉的作品將佛陀的故事與佛陀出生地附近的村莊,乃至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的故事聯繫在了一起。他坦誠地面對「躁動、執着的自我」,並將從佛陀人生中學習到的經驗運用到自己所處的瞬息萬變的世界之中。

——《紐約客》

作者簡介

潘卡吉·米什拉(Pankaj Mishra)

著名思想家、評論家,1969年生於印度,現居倫敦。

長期關注東西方文化衝突與後殖民問題,為《紐約書評》《紐約時報》《衛報》等媒體撰寫多篇評論,以雄辯的文風和犀利的觀點著稱,被《經濟學人》譽為「薩義德的繼承者」,被《外交政策》評為「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2008年成為英國皇家文學學會成員。

作品獲多種獎項,《從帝國廢墟中崛起》獲萊比錫歐洲理解圖書獎和溫德姆·坎貝爾獎,《憤怒年代》入圍奧威爾獎。《苦厄的終結》是他的首部簡體中文版作品。


睦聯

本名孟霖,從事法律翻譯20年,現為自由譯者。

原文摘錄

在佛陀最先提出的假設中,心靈本來就有自我覺知和自我分析的能力,而且能覺察自身一切思想的活動與本質。 心靈是人類通向現實的窗口,沒有心靈的存在,人類將一無所知,甚至不可能想到在自己的知覺、意識和觀念之外,還有個獨立存在的世界。

書評

最近莫名對佛學主題的書很感興趣,可能是模糊地覺得,要尋找一些解決方案——在對未來感到混沌且無力的當下,看看怎麼能體面地過完這一生——至於要解決什麼、又能解決到什麼程度,並沒有答案。 所以當新經典的編輯老師為我推薦這本《苦厄的終結》時,馬上就被書名打動。畢竟,此時此地,誰會不期待終結苦厄的方法。

本書作者潘卡吉·米什拉(Pankaj Mishra),是當今繞不開的思想家和知識分子,被《經濟學人》譽為「薩義德的繼承者」,被《外交政策》評為「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不過 30 年前,米什拉還是一名困厄的印度大學畢業生,附帶一個不切實際的作家夢。 印度,某種意義上是和中國很相似的國度。這個國家在過去幾十年迅猛發展,但在騰飛的新世界中,大多數人找不到自己所屬的位置。米什拉在當時便感到所處世界日漸停滯且狹隘,於是他開啟了一段長達十年的旅程。這十年中,他行走於世界各地,閱讀大量史料,穿梭於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中,印證西方哲學與佛陀思想的對照和呼應。 在這段旅途中,他嘗試回答:佛陀的思想能否緩解當下人們因當今世界的政治無能而產生的痛苦?個體的視角中,這持續的「苦厄」,究竟有沒有可能得到片刻的終結? 我共情了,羨慕他投身於個人情感無法左右的歷史中的能力。我大概沒有可能復刻這次「出走」,但當我把這本書讀完兩遍之後,在精神深處已經與作者同行過了。很久沒有讀到如此真摯、充滿智慧、言之有物的作品了,這是一本哲學之書、思辨之書,一本可以照亮探求之路的書。

當下的我們 19 世紀 30 年代初,托克維爾就在思考:為什麼生活在物質極大豐富的民主社會的人會特別焦慮不安——因為「他們的希望更易落空,欲望更常受挫,心靈更躁動不安,焦慮也越發深重。」 近 200 年後,這種精神困境近乎平移到了中國——為了取得成就,為了一些轉瞬即逝的微小功績,人會不斷拚命奮鬥。迫使人們努力的理由也很簡單,就是要維持一種生活方式,好讓自己的社會身份(也就是日漸固化的社會角色)得到認可。 只不過現代的我們,在公共領域各種聲音的渲染下,恍惚間認為我們是更有「個體能力」的一群人,認為我們有足夠的意識、權利及能力去主宰個體命運。其實只有我們有能力選擇、追求並滿足自身欲望時,才有能力主宰個體性——但很多東西,我們其實從未真正擁有。

兩個時代的共振 在這種時代性的精神困境中,佛陀的教義再次「翻紅」,還夾雜着網絡化的自嘲和玩笑。這位出生在兩千多年前的人物,到底為何在近些年倍受關注?他當初的想法,又是否能解決當下的問題? 我們或許可以從兩個時代的共振中發現一些端倪。 佛陀不是一個虛構的形象,而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他出生於印度北部一個邊遠小國,原名喬達摩·悉達多,是掌權的釋迦族年輕的王孫,生活富足。他在目睹衰老、疾病和死亡後,陷入懷疑和自我反省,繼而離家,踏上尋求解脫的孤獨之旅。此後佛陀漫遊於當時的印度北部,向世人闡釋苦厄的起源與自己的想法,直到涅槃。 我之前想當然地以為:佛陀應該誕生於一個相對單純的時代背景下,所以若是面對現在這種史無前例的複雜性,恐怕他也要手足無措。而現在我意識到,喬達摩誕生之際,人類文明正處在所謂的「軸心時代」,精神與世界觀也正在經受巨大變革。 他所處的時代同樣苦難深重,而且那時可供人們轉移目標以減輕痛苦的手段,比今天還少。在新生活方式的壓力下,原本依賴宗教儀式維繫自身穩定的社會逐漸崩塌。人們不滿於刻板拘謹的勞作生活,同時又陷入精神上的荒蕪。佛陀的時代,與我們的時代,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 在動盪的時代洪流中,偉大的思想者都會嘗試給出對抗虛無主義的武器。兩千多年前,佛陀就試圖動搖人心中那個被誤以為獨立自主或穩固不變的「自我」。因為歷史的重演,我們又可以認真審視他的思想。

佛陀的思想 「佛陀從不糾纏於抽象的大問題,而更願意鼓勵個體正視眼前的處境」。他的教義深厚宏大,我只能嘗試做一些基礎的解讀和闡釋。 很重要的部分是「苦」。生命過程中,衰老、疾病、死亡,以及精神和身體上的痛苦(壓抑、憂鬱、悲傷)都無法避免。當我們感受到快樂的時候,也有「苦」環伺在側——「苦」與現象世界無常和充滿缺憾的特性息息相關。 人類的苦境在波德萊爾、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筆下同樣出現過,他們都曾以知識分子特有的激情、痛苦和冷嘲熱諷描述它。但佛陀不滿足於生動地訴說或哀嘆,他不僅剖析人類思想和心靈在遭遇環境劇變時面臨的陌生困境,還嘗試戰勝它。 佛陀認為,「苦」的本質,就是世人對所謂「身份和自我」的執着。佛陀否認「我」在現實中的穩固性,他認為將自我與世界(以及其他自我)割裂來看的思路是錯誤的,這恰恰是引發渴求、傲慢、自私和幻想的根源。他希望人們了解,世間每一樣事物都處於某種因果鏈條的過程中,萬物皆需互依共生,無論是人類自身還是物理現象。 在米什拉的理解中,我們因為執着於一個更好的「我」,不斷生出欲望,生出對地位、權力、財富和性愛的渴求。另外,人既會去追求圓滿而穩固的幸福,又常會在變化中迅速失去它,這加劇了挫敗和不滿。「我」的無限擴張,也是當下世界混亂無序、充滿衝突的深層次原因。 於是現代人似乎不可避免地聚首於開頭提到的精神困境:「希望落空,欲望受挫,心靈躁動不安,焦慮越發深重。」

佛陀反抗虛無主義的方法 如果佛陀能夠見證 20 世紀,見證人類不斷強加給同胞的極苦境遇——各種戰爭、饑荒、殺戮,會開出怎樣的診斷處方? 實際上,佛陀從未構想任何激進的大規模社會改造工程,而後者是幾乎所有現代社會的意識形態都主張的道路。佛陀之所以對各種野心勃勃的政治活動無動於衷,部分原因就在於,他堅信人只能藉由個體形式,而非集體組織,才能實現救贖。致力於政治與社會改革,離不開人的「內在轉變」。換一種更殘酷的說法便是:歷史洪流中,個體能改變的,始終只有自己的精神。 曾經,我以為佛陀可以教給我的是「如何佛系躺平」,並認定這不過是某種偷換概念的虛無主義。如今我終於理解,佛陀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最積極樂觀、強調主觀能動性的哲學家——痛苦不可迴避,而當一個人不再固守某個特定身份的「自我」,就不會再執着於悔恨過去或陶醉於未來,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自由。這自由不在別處,就在此時此地,就在佛陀宣稱過往是抽象而未來是虛幻的這一刻。 至此,我也真正理解了作者米什拉在文章最後的判斷:佛陀堪稱一位與時俱進的當代人。也理解了對我個體而言的,苦厄終結之路。

最後的安利 寫到這裡,不得不開始擔心本書的銷量,不過也確實放下了對結果的執念。 當然,還是要非常誠懇地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 再次重申,這不是一本關於佛教教義的著作,而是一位知識分子的自省頓悟之書。這是一個曾經窮困的知識青年書寫的個體精神之旅,為理解佛陀而開始、最終以認清自我而結束。 米什拉並未成為佛教徒,而且打趣自己甚至無法靜下來「冥想」。他毫無保留地剖析自己作為一名困惑的印度青年,如何渴望步入西方中產社會,並享有那種優越感——直到那無所遁形的漂泊感襲來。他用優美的文字為我們闡述佛陀的義理,直白地袒露自己是如何否定、懷疑,並最終理解了佛陀。 我們都可以沿着米什拉的思想與行走之旅,在這個混沌的世界中,更好地認清自己,看到一些過好這一生的可能性。這樣的作品實在是太少見了,正如書評人安德魯·布朗所言:「當其他人都在合謀讓世界變得更恐怖時,《苦厄的終結》提供了一個極具吸引力和發人深省的方案。」 希望這本書也能幫你找到屬於自己的終結苦厄之法。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