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苦地膽(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苦地膽
t0167e2cc7b8d79f16d.pn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579456&sid=5792826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苦地膽

漢語拼音:
別名:
性味:
功能:
主治:

苦地膽,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地膽草白花地膽草的全草。具有清熱;涼血;解毒;利濕的功效。主治感冒;百日詠;扁桃體炎;咽喉炎;眼炎;黃疸;腎水腫;月經不調;白帶;瘡癤;濕疹;蟲蛇咬傷。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苦地膽

拼音名:Kǔ Dì Dǎn

英文名:Scabrous Elephantfoot Herb, all-grass of Scabrous Elephantfoot

別名:苦龍膽草、天芥菜、雞疴粘、土柴胡、馬駕百興、草鞋底、牛插鼻、鐵燈參、披地持、地楷杷、牛托鼻、土蒲公英、吹火根、毛兜細辛、鋪地娘、鐵掃帚、鐵筶杯、鐵丁鏡、一針刺、鐵燈柱、毛刷子、地苦膽、兔耳風、草鞋根、理肺散、鋪地丹、牛吃埔、鐵燈盞、兒童草、假蒲公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Elephantopus scaber L.2.Elephantopus tomentosus L. [E.latus Bertol.]

出處

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本草綱目》:天芥菜,生平野。小葉如芥狀。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地膽草白花地膽草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

夏末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 1.莖直立,粗壯,二歧分枝,莖枝被白色粗硬毛。單葉,大都為基生;葉片匙形、長圓狀匙形工長圓狀披針形,長5-18cm,寬達2-4cm,先端鈍圓,基部漸狹,邊緣有圓齒狀鋸齒,兩面被白色長粗毛,下面沿脈及葉緣的毛較密;莖生葉少而小。頭狀花序約有小花4個;總苞片8枚;多數頭狀花序密集成復頭狀花序,被通常3枚、卵形至長圓狀卵形、長1-1.5cm的葉狀苞片所包圍;花冠筒狀,淡紫色;全為兩性花,先端4裂,一邊開裂。瘦果有棱,被白色柔毛,先端具長硬刺毛;冠毛1層,污白色;中上部細長,基部寬闊。藥期7-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2月。
  • 2.白花地膽草 多年生草本,高0.8-1m,或更高。根莖粗壯,斜升或平臥,具纖維狀根。莖直立,多分枝,具棱條,被白色開展的長柔毛,具腺點。葉互生;最下部葉常密集呈蓮座狀;基部葉在花期常調萎;下部葉長圓狀倒卵形,長8-20cm,寬3-5cm,先端尖,基部漸狹成具翅的柄,稍抱莖;上部葉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7-8cm,寬1.5-2cm,近無柄或具短柄,最上中葉極小,全部具有小尖的鋸齒,稀近全緣,上面皺而是疣狀突起,被疏或較密短柔毛,下面密被長柔毛和腺點。關狀花序12-20個在莖枝頂端密集成團球狀復頭狀花序,復頭狀花序基部有3個卵狀心形的葉關苞片,具細長的花序梗,排成疏傘房狀;總苞長國mm,寬1.5mm;總苞片綠色,或有時先端紫紅色,外層4,披針狀長圓形,長4-5mm,先端尖,具1脈,無毛或近無毛,內層4,橢圓狀長圓形,長7-8mm,先端急尖,具3脈,被疏貼短毛和腺點;花4個,花冠白色,漏斗狀,長5-6mm,管部細,裂片披針形,無毛。瘦果長圓狀線形,長約3mm,具10條肋,被短柔毛;冠毛污白色,具5條硬剛毛,長約4mm,基部急寬成三角形。花期8月至翌年5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

  • 1.生于山坡、路旁、山谷疏林中。
  • 2.生于山坡曠野、路邊或灌叢中

資源分布

  • 2.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的沿海地區。

性狀

性狀鑑別

本品全長15-40cm。根莖長2-5cm,直徑0.5-1cm;具環節,密被緊貼的灰白色茸毛,質堅,不易折斷,斷面白色,根莖下簇生多數皺縮鬚根,棕褐色,具不規則的縱皺紋。莖圓柱形,常二歧分枝,密被緊貼的灰白色粗毛。葉多基生,展平後完整葉呈匙形或倒披針形,長6-15cm,寬1-5cm,黃綠色至綠褐色,具較多腺點,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漸狹,邊緣稍具鈍齒;兩面均被昆貼的灰白色粗毛,幼葉尤甚,葉柄短,稍呈鞘狀,抱莖;莖生葉少而小。氣微,味微苦。

顯微鑑別

  • 根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切向延長,外被較密的多細胞非腺毛殘基。皮層較寬,較老的根莖皮層可見少量石細胞單個散在,微木化。內皮層細胞1列,凱氏點明顯,細胞內含有油滴。維管束外韌型,韌皮部狹窄,薄壁細胞多壓縮,可見少量單個工成事的纖維存在。形成層不明顯存在。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導管較小,多徑向斷續相連。射線2-10數列。髓較大,可見汪量微木化壁薄的石細胞單個散在。在薄壁組織中可見眾多草酸鈣簇晶,直徑10-20μm,草酸鈣方晶長至15μm,及大量的菊糖。
  • 葉橫切面:上下表皮均為一列薄壁細胞,可見非腺毛殘基及毛孔,以下表皮尤多。柵欄組織1-2列,約占切面的1/3。海綿組織約占切面的1/2。主脈向上下凸出,其向下凸出尤明顯,兩側均有數層厚角細胞;內側薄壁組織中含有草酸鈣簇晶、菊糖;維管束3-5個,又韌型,呈弧形排列,韌皮部外側有厚壁細胞數層,下表皮內言的厚壁細胞葉半月形排列。
  • 粉末特徵:灰綠色。①非腺毛眾多,有二種,一種單細胞非腺毛,壁較厚,可見縱細線紋,不木化;另一種非腺毛,由2-3個細胞組成,頂端細胞較長;基部細胞較短小,微木化,非腺毛長850-1700μm,或更長,徑20-50μm。②導管較小,有螺紋及網紋導管,徑10-30μm。㈢纖維長枝狀。④葉表皮碎片,氣孔不等式。⑤可見草酸鈣簇晶,直徑10-20μm,方晶及菊糖。

化學成分

  • 1.-吡喃葡萄糖甙(stigmasteryl-3-β-glucopyra-noside),去酰洋薊苦素(deacylcynaropicrin),葡萄糖中美菊素(glucozaluzanin)C,還陽參屬甙(crepiside)E[4]。還含4,5-二咖啡酰奎寧酸(4,5-dicaffeoyl quinic acid),3,5-二咖啡酰奎寧酸(3,5-dicaffeoyl quinic acid)[5],11,13-二氫脫氧地膽草內酯(11-13-di-hydrodeoxyelephantopin)[6]。
  • 2.白花地膽草含士氣以地膽草內酯(dihydroelephantopin)[7],白花地膽草內酯(tomenphantopin)A、B[8],地膽草內酯及地膽草新內酯(elephantin)[9]。

藥理作用

抗菌作用

應用地膽草注射液(水煎濃縮後酒精提取液,再加醋酸鉛去掉沉澱製成)作體外抑菌試驗(紙片法,每紙片含生藥量約30mg),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有抑菌作用。用平板傾注法,每15ml含生藥18-24g時,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抗炎

煎劑10g/kg灌胃,對大鼠蛋清性關節炎有抑制作用;乙醇製劑5g/kg灌胃,對甲醛性關節炎亦有抑制作用。

抗腫瘤

地膽草內酯及地膽草新內酯在體內、外對KB細胞有細胞毒性活性,地膽草內酯對小鼠白血病P388有顯着的抑制作用;地膽草內酯、地膽草新內酯分別為50-100mg/kg,對大鼠瓦克肉瘤-256均有顯着的抑制作用,在體外對人鼻咽癌-KB細胞半效抑制濃度為0.28-2.0μg/ml;去氧地膽草內酯對大鼠瓦克瘤-256亦有顯着抑制作用。

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苦地膽注射液30g生藥/kg(相當於成人用量1250倍),家兔靜脈注射7.5g生藥/kg,未引起毒性反應或死亡。家兔肌肉注射時,未發現局部肌肉充血、壞死等現象。體外作溶血試驗時,未發現溶血現象。

炮製

去雜質,篩去灰屑,可入藥。

性味

味苦;辛;性寒

歸經

歸肺;肝;腎經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解毒;利濕。主感冒;百日詠;扁桃體炎;咽喉炎;眼炎;黃疸;腎水腫;月經不調;白帶;瘡癤;濕疹;蟲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鮮品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注意

《南寧市藥物志》:體虛者忌之。《廣西中藥志》:寒症勿用。《泉州本草》:孕婦慎用。

各家論述

  • 1.《生草藥性備要》:散瘡,涼血,消毒,去痰。理鼠咬、蛇傷,亦能止血。治腸風下血。
  • 2.《本草綱目拾遺》:葉:可貼熱毒瘡。
  • 3.《廣州植物志》:治濕熱。
  • 4.《福建民間草藥》:利尿消脹。
  • 5.《南寧市藥物志》:葉:敷熱毒瘡,乳癰,跌打。
  • 6.《廣西中藥志》:清熱解毒。治痧氣熱病,搗爛敷熱瘡。煎湯熏洗兼內服治眼睛上膜。
  • 7.《閩東本草》:溫脾利水,寬中下氣。治水腫,腹脹,咳嗽,疳積,疝氣。[1]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苦地膽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