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公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范公祠,它位于赵执信别墅园的北面,是滨州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范公:指的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范公祠即范仲淹纪念祠。
中文名称: 滨州范公祠
外文名称: Binzhou Fan Gongci
地理位置: 淄博市
著名景点: 范公祠,范泉
景点历史
范公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享堂。地处邹平县境内长山城南,孝妇河畔的河南村。范公祠建筑清新幽雅,肃穆巍然。据《长山县志》记载,该祠始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年),系邑人知县韩泽倡议并主持修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此间历经朝代更替,时坏时修,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1] ,距今也已160年。
构造简介
范公祠坐北面南,分前后两院,前院为大殿,后院为享殿。大殿采用歇山式建筑,灰砖青瓦,斗拱飞檐,殿内塑有范公坐像,大殿前东西两侧,各植银杏1株,高达10丈。院内还有古槐3株,其中一株树老干空,老干内又生出一株新槐,枝叶繁茂,蔚为奇观,人称“怀中抱子”。享殿雕梁画栋,茂林修竹,清静幽雅。殿下有匾额两块,一为“长白书院”,一为“菜根味舍”。
范化祠左右分立两碑,左书“先忧”,右书“后乐”,门的两边对联是“宰相出山中,划粥埋金,二十年长白栖身,看齐右乡贤,依然是苏州谱系;秀才任天下,先忧后乐,三百载翰卿著绩,问济南名士,有谁继江左风流。”对范仲淹一生的经历和业绩作了全面的概括和评价。
范公祠历经沦桑,历900余年而不衰,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长山镇政府投资10万元对大殿两院进行了修葺,再现祠堂当年风采,对弘扬范公“先忧后乐”思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范公其人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他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卒于宋仁宗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终年六十四岁。仁宗时,他武官曾任枢密副使(大致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文官曾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是一位出将入相,文武兼备的人才。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建祠由来
大家都知道,范仲淹不是博山人,而是苏州吴县人,那么为什么在博山这个地方建纪念祠呢?据史料记载:博山是范仲淹的母亲谢氏的娘家,也就是说他的外祖母家在博山。范仲淹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故了,那时他的母亲还很年轻,便冲破世俗的束缚,带他改嫁到了长山县(今淄博市周村一带)的朱氏家中,少年时代的范仲淹,在朱家经常受到虐待,他的母亲感到非常伤心,便把他护送到博山的荆山寺读书学习,后人敬佩他的政绩和节操,便在他少年读书学习的地方建祠纪念。
范公祠,它是一组以范泉为中心的古代建筑群,始建于明代。虽然这个地方建筑面积不大,但因高下相间,随势安排,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确给人以古色古香、古朴典雅之感。
主要景点
范公祠位于长山镇驻地,吃、住、行很方便,游、购、娱条件很好。如到范公祠可从周村火车站下火车乘公交车直达,亦可在济青路长山下路口下车即到。游览时间每年四季均可。
范公祠所在地盛产长山山药,是邹平著名土特产品,其特点块大粗直,产量高、肉细、质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亦可入药。产品畅销日本、荷兰和美国市场。
范泉
范泉位于范公祠的中心,为秋谷群泉之冠,范泉池长6.7米,宽5.4米,深2.6米。四周有石栏为护,在东西栏板上均刻有篆书"范泉"二字。三十年前的范泉,泉水自底涌出,甘洌清澈,累累若贯珠,忽大忽小,忽聚忽散,满池珠矶,晶莹夺目,与济南的珍珠泉有异地同景之感。范泉中的泉水,涌出后分为三路,一路流入范公祠以南的因园,一路流入范公祠以北的怡园,一路经过后乐桥流入博山城区沿街伏流。当时的范泉水体景观,可以说是美观至极,为博山平添了无限的风韵。可是,近年来干旱少雨,再加上过度的地下水开采,范泉景观已是时有时无。
从明至清,文人墨客盛赞范泉的诗不绝于耳,下面让我们从和清的《游范泉诗》中来体味一下当年范泉的无限风韵吧!其诗是这样描述的:
龙泉之东秋谷口,泻出寒流漱琼玖。
谁种长松绿蔽天,系云两岸垂杨柳。
凉透襟裾署气微,范老藏修岁时久。
云间片石读书台,篮舆直上荆山陡。
平看翠壁夹长川,鸟鸣不见红尘走。
相逢月色满山堂,况有清人载斗酒。
岗南岗化尽桃林,问花开后还开否。
待得春归约早来,寻真肯负攀枝手。
姿游何处问高风,千载古人吾尚友。
影壁
后雕影壁"山高水长":它位于范泉的西面,始建于明代,是范公祠中的重要文物之一。影壁为悬山式一字形石影壁,上覆石雕冠,下刻须弥石座,四周镶嵌石框,中间为石刻。该影壁长3.5米,高2.3米,东面雕刻"四个擘窠大字,泼墨作书笔走龙蛇,遒劲洒脱,它是明朝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淄川大书法家张中发的书法杰作。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大书法家张中发邀请亲朋好友到范公祠游览名胜贤址,触景生情,深为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风亮节所感动,在他酒足饭饱之后,仍念念不忘范公的高尚情操,于是就地取材,捞取范泉池中的扎草一把为笔,在范公祠内的墙壁上写下四个大字"山高水长",其语意是对范公高风亮节的赞扬。范仲淹曾在颂扬严子陵先生时这样写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这个地方又以范公之言,咏诗赋景,赞扬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风亮节,是相当妥贴的。当时,颜神镇的有识之士将其复制在影壁之上永久纪念,影壁中 " 山高水长 " 四个大字左侧的题跋,是大书法家张中发之弟张志发所撰。影壁落成至今已有 370 多年的历史,保护完好。
范公亭
范公亭始建于明代,原亭坐落于范泉池以南,年久失修,早已颓废。后人整修范公祠时将范公亭迁建于范泉以北。该亭重檐八角,曲栏回廊,丹窗朱户,造型精巧,颇宜体憩。现为名人书画创作室。
敬一堂
敬一堂属明代建筑物,现为博山古今陶琉展厅。请各位××到展厅内参观浏览。博山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开始于隋唐,兴盛于宋金,属磁州窑系。世所珍重的绞胎,粉杠瓷代表了宋金时期北方民窑的最高工艺水平;三彩青釉印花,黑白釉刻花,雨点釉和茶叶未釉的烧制相当精美;产品以日用生活器皿为主。各类玩具陶瓷玲珑逼真,动人可爱,开创了瓷器生产的新领域。建国以后,博山陶瓷工业蓬勃发展。美术陶瓷创作造型优美,巧夺天工。抽象、变形,意蕴浓重的现代艺术夸张手法,粗犷、豪放、深厚,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堪称 " 艺术的天堂 " ,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
博山琉璃驰名中外,堪称琉璃之乡。从元未明初的"料炉遍地"到当今的大规模生产,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明代洪武初年,博山即为宫廷生产琉璃贡品,清代康熙年间内务府就从博山召募琉璃工匠进京服役。专门为达官贵人制作饰品。琉璃古产品主要有:簪花、帽结、珠环等,有白、绿、蓝、水晶等花色,清末民初又有了新的发展。目前,博山美术琉璃厂生产的各种琉璃制品更是独具特色。以山东画派闻名的内画工艺品行销海内外。名贵色料鸡油黄、鸡肝石等雕琢类产品更可谓独一无二,琳琅璀璨的琉璃精品远销世界各地,成为我国工艺美术产品中的奇葩。
壁画内容
范公祠堂: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以前(具体建祠时间无考),清朝,民国时期曾对该祠进行过修葺,九四年博山区人民政府又对其进行了整修,至今祠堂保护完好,范公祠堂内设大型范仲淹故事壁画和范公塑像。
范公祠内的这幅大型壁画,是根据范仲淹的主要生平经历创作而成的,用二十二个故事情节,概括的介绍了范仲淹的一生。
视频
博山文化园(范公祠、赵执信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