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范履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范履冰(7世纪-690年3月26日),怀州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唐朝官员,在唐睿宗第一次登基时任宰相

人物生平

范履冰中进士,在周王李显府任户曹参军,后来奉召入朝为官二十余年。唐高宗上元年间(674年—676年),范履冰作为左史,和同样以文才出名的给事中刘懿之、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劉禕之、著作郎元萬頃、左史苗神客(或作苗楚客)、右史周思茂、右史韓楚賓卫敬业等被任命为武后(即武则天)的顾问,为她撰写《列女傳》、《臣軌》、《百僚新誡》等九千余篇。范履冰等人在北门的内廷供职,被称为“北门学士”,[1][2][3][4][5]武后为了分宰相的权,也咨询他们的意见。[6][7]字海》一百卷等武后所著的书,其实都是元万顷、范履冰、苗神客、周思茂、胡楚宾、卫敬业等所撰。[8]其中以范履冰和周思茂在宫中最受亲遇,多参与政事。[9]

新都尉卢照邻因病辞官客居东龙门山,范履冰与太子舍人裴瑾之韦方质、水部员外郎独孤思庄、少府丞舍人内供奉阎知微、符玺郎乔侃等写信问其疾病,并时时供其衣服财帛和药物。[7][10]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驾崩,太子李哲(即周王李显)继位,即唐中宗,实权掌握在摄政太后武后手中。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武后废黜了意图独立行权的中宗,改立皇弟豫王李旦为唐睿宗,进一步掌控了政权。垂拱元年(685年)七月,时任凤阁舍人的元万顷和范履冰等议请郊丘诸祠时增加唐高宗与唐高祖唐太宗并列为三祖配享,获准。[11][12][13]垂拱年间武后摄政,范履冰历任鸞臺侍郎天官侍郎,不久迁春官尚書永昌元年(689年)十月又被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为实质宰相,[6]兼修国史。但在载初元年(690年),他因所举荐的官员谋反遭到弹劾,被武后逮捕下狱,于五月戊子遭酷吏处决。[7][9][14][15]

轶事

范履冰生于唐朝初年,正是武则天满怀雄心壮志,想要掌控国家大权的时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武则天积极网罗人才为自己称帝服务。她从左、右史和著作郎中,物色了一批才学俱佳的文人学士。这批文人学士被特许从玄武门(从皇宫北门)出入禁中,时人称之为“北门学士”。这样,在朝廷担任小官吏的范履冰因才学出众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武则天的“北门学士”之一,不仅为武则天称帝鞍前马后制造舆论,更为武则天治国安邦献计献策。

公元689年,武则天任命范履冰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唐朝宰相职位的一种)。一向谨慎行事的范履冰从幕府走上庙堂之后,凡事都要揣摩圣意,即使是执行《建言十二事》(武则天根据“北门学士”的建言提出的一个政治纲领),范履冰也要呈上细则,以求武后恩准。虽然范履冰行事如他名字那样,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但是,即将称帝的武则天对于将她送上帝位的功臣却始终抱有强烈的猜疑心。为了显示自己政令的清明,武则天在称帝前后,无辜诛杀了很多大臣,“北门学士”被她诛杀殆尽。当然,为她登基继位立下汗马功劳的范履冰也在被诛杀的大臣之列。

北门学士上元二年(六七五)设立,以协助武后处理政务,分宰相之权,抗衡外朝大臣势力。及则天以太后临朝,独掌军政大权,通过酷吏彻底清洗异己者,改造宰相班底,北门学士失去作用。至载初元年(六九〇),北门学士皆因忤旨或酷吏构陷,被杀身死(胡楚宾早死除外),其后再无“北门学士”称谓。北门学士中,刘讳之、范履冰迁官最高,皆得拜相。讳之最受宠信,独掌草诏。然因言太后应归政嗣君,失宠,遭人诬陷,又讥太后之旨不得名“敕”,垂拱三年(六八七)赐死。履冰因曾荐举犯逆者,载初元年(六九〇)四月十一日下狱死。元万顷因与徐敬业兄弟友善,为酷吏陷害,永昌元年(六八九)配流岭南死。周思茂垂拱四年(六八八)下狱死。苗神客载初元年(六九〇)八月,亦被杀。[16]

參考文獻

家庭子孙

范履冰有三个儿子,都中了进士。

范履冰的六世孙范隋唐懿宗年间曾任浙江丽水县丞

注释及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