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茌平一中附属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茌平一中附属中学秉承“负责任的教育培育负责任的人”的办学理念,以制度建设工程、文化引领工程、课程建设工程、名师建设工程、德育实效工程为抓手,遵循常规为先导、改革为动力、质量为目标的工作思路,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立足提升办学品位,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全面推进学校现代化、特色化、信息化,能力有提升,课改有新意,校风有沉淀,文化具魅力,实现了新的飞跃。

办学两年来,学校通过教育本位工作的深入细致开展,取得了“一鸣惊人”的优异成绩,各项工作蒸蒸日上,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以青春之姿书写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党建引领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学校积极研究探索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紧密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素质教育需求,与教学业务工作有机联动,做到党建工作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情有义、有滋有味,将党建融入德育课程,让全校师生共同学习和提高。国旗下师生演讲、书记校长讲党课、全校师生大会、主题班会、广播站播放红色经典故事等日常活动,全方位、多角度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设置党员教学示范岗、党员育人示范岗等,以“党建”为抓手,引领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发展。

学校加强对优秀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重视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入党,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有力提升了党员教师的能力素质。学校有多名党员教师积极参加市区教体局组织的赛课活动并获奖,多名党员教师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学校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整体指导为纲,以自强、厚德、格物、致知的校训发挥育人价值,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抓常规、创特色,强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学校始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把会学习、爱生活、爱运动作为学校全面育人的标准。通过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案例分享、专题师生家长会,提升育人能力水平。邀请校外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法治安全等专项教育。组建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先锋队,“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多次赴西关社区、八一社区等地创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深挖潜能

激发教育教学新活力

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以人为本、高端引领、协调发展、人尽其才的工作原则,着力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在岗教职工中,研究生学历31人,本科学历75人,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双减”背景下,学校回归学校本位,提升教学质量。深挖教育各方潜能,结合教育部“五项管理”要求,进一步规范“备、教、批、辅、考”常规教学环节。狠抓教学“五认真”,严格制定课堂常规标准、规范答卷样板标准,科学执行教学规范。课堂中,教师细化落实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课堂小结等内容。通过全体系集体教研、备课、磨课等方式,从高处要求、细处入手,选好“教学内容”,制定好“教什么内容,出什么样的分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目标任务,让教师准确把握学科知识、学情、新课标教学方向,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夯实基础。针对新入职教师,学校大力扶持教研工作,开展“如何上好一节课”听评课同课异构活动,从前期备课准备到课后辅导全跟踪,老师积极参与,切实提升教学能力;举办“名师带徒”活动,由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利用标杆课、展示课、汇报课等方式,促使全体教师共同进步。学校鼓励教师“走出去”,发表论文、申报课题、参与区域区链教研活动。两年时间里,学校教师多次参与课题申报工作,促成市级课题立项一项、县级课题两项。省级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省级教师绝活优秀展演奖、市级少先队辅导员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公开课一等奖、论文一等奖……教师荣誉喜报不断。

五育融合

构建多彩活动新体系

学校成立了音体美教研共同体,全面发展艺术教育。通过对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进行系统思考、整体规划、五育融合,结合课后服务构建多彩课外活动体系框架,鼓励引导学生掌握一至两项艺术特长,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书法、绘画[1]、剪纸[2]、合唱、舞蹈、太极扇、太极拳、排球等社团活动全面普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经过努力,该校学生参加了2023年“山青之星”山东省青少年风采展示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武术队《尚武太极拳》荣获省二等奖,武术队《弘扬中国功夫·太极扇》荣获省优秀奖。艺术团师生精心排练的节目荣获茌平区2023年中小学生舞蹈比赛、舞蹈基本功展示初中组一等奖,茌平区2023年中小学生合唱比赛初中组一等奖。美术剪纸社团在2023年茌平区中小学生剪纸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学校积极开发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特色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特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创设浓厚氛围,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师生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改革,不改初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茌平区教育高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