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饭粥。唐代起就有“茗粥”的说法,茶粥有两种意思,一是“煮制的浓茶,
因其表面凝结成一层似粥膜样的薄膜而称之为‘茶粥’”,二是以茶汁煮成的粥。
中文名茶饭粥
又 叫茗粥
含 义烧煮的浓茶
出 处《司隶校尉教》名称由来因其表皮呈稀粥之状,故称。
茶粥典故
晋 傅咸 :“闻南方有 蜀 妪,作茶粥卖之。” 唐 储光羲 《吃茗粥作》诗:“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参见“ 粥面 ”。
方法
绿茶5~10克,凉米饭300—500克,食盐少许。
用法
将绿茶与凉米饭加适量清水共煮成粥,再调入食盐。随量食用,一般不用荤菜配食,以素菜佐餐。[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