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荆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荆浩(生卒年不详),字浩然山西沁水人。中国五代后梁画家。是中国画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他开创了全景山水,与他的弟子关仝在画史上合称“荆关山水”。著有《筆法記》[1]:233-234

生平

出生地另一说为河南济源。曾得到同乡裴休的关照,从家乡来到京都(今河南开封)为一小官,曾在当时著名的双林院绘制壁画。唐末五代时期,天下动乱,荆浩采取了消极避世态的度,披发入山,隐居于太行洪谷,因自号洪谷子,并以绘画作为消遣。

艺术风格

擅画山水,创立了北方山水画派。荆浩广泛研习了李思训父子、吴道子王维项容张璪等人的画法及风格,自称兼得吴道子用笔之法及项容用墨之长,创造了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除吸收前人技法之外,还经常携笔到山中写生,临摹古松尤甚。确立了山水画皴染技法的形成和全面发展,使中国的山水画大大前进了一步。

著述及传世作品

荆浩晚年所著有《笔法记》,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国山水画画法理论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该文的体裁采用对话的形式,通过一个爱好对古松写生的青年与一个是自称“石鼓岩子”的老叟的问答,表达出作者自己的艺术见解。

匡庐图》为其最著名的传世作品,现藏于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另据《宣和画谱》记载, 荆浩曾画《写慧襄王遇神女图》4幅以及《秋景渔夫图》3幅等,已经失传。

参考文献

  1. 王伯敏,1982,《中國繪畫史》,人民美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