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草菅人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草菅人命
cǎo jiān rén mìng

近义词滥杀无辜生杀予夺杀人如麻视如草芥

反义词为民请命为民除害人命关天

出 处 :《汉书·贾谊传》

体 裁成语

草菅人命 [1] 是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样,特指反动统治者轻视人命,任意残杀生命。出自班固《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释义

菅: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而尖,花绿色,结颖果,褐色。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样,指反动统治者轻视人命,任意残杀。

用法: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仗势行凶,不顾别人死活

成语典故

贾谊,洛阳人,是汉文帝时的一个著名文人。自小聪慧好学,极有才华。被文帝召为博士,后又担任过太中大夫的官职。但因为被人嫉忌,后谪为长沙王太傅(老师)。政治上的不得志,使他以屈原自喻,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等文章。后来,汉文帝把他召回宫中,要他担任梁王刘揖的太傅。梁王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儿子,文帝指望他将来能继承皇位,所以要他多读些书,希望贾谊好好教导他。贾谊就此发了一通议论,他说:“辅导皇子,教他读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他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假使像秦朝末年赵高教导秦二世胡亥那样,传授给胡亥的是严刑酷狱,所学的不是杀头割鼻子,就是满门抄斩。所以,胡亥一当上皇帝,就乱杀人,看待杀人,就好像看待割茅草一样,不当一回事。这难道只是胡亥的本性生来就坏吗?他所以这样,是教导他的人没有引导他走上正道,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后来,贾谊到梁国上任担任太傅,悉心辅导梁王。可是梁怀王不慎骑马摔死,贾谊自伤没有尽到太博的责任,因此终日郁郁不乐,常常哭泣,一年多后,就死了,死时才33岁。

可是,贾谊这段精彩的论述就此留传了下来。“草菅人命”作为一句成语,也被人们用来形容反动统治阶级杀人的凶残狠毒。

成语故事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称霸了天下。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事业,秦始皇采用韩非子的意见,以法治为主,崇尚刑罚,提倡以吏为师,严刑酷法成为当时的风尚。

秦始皇在世时犯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让赵高做了太子胡亥的老师。赵高心理奸诈刁刻,手段狠毒残忍。他教胡亥的都是些有关斩杀、割鼻、断筋、甚至夷灭三族的酷刑及其手段,致使胡亥养成了一副残酷暴虐的铁石心肠。赵高原受过宫刑,犯过大罪,曾被蒙毅判处死刑。因为他善于钻营,竟从死刑下逃生,后来又成了秦始皇的心腹。他怀抱私仇,千方百计煽动胡亥夺取帝位。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故,经过一番密谋,他们毁掉了秦始皇赐给扶苏的玺书,接着又赐令扶苏自杀,就这样,胡亥在赵高和丞相李斯的扶植下,得立为太子,并承袭帝位,称二世皇帝,史称"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即下令将秦始皇后宫中没有子女的妃子都要去陪葬,就这样,很多的妃子都被活埋了。秦二世担心各大臣不服,更害怕诸公子与他争夺皇位,于是去请教他的老师赵高。

赵高说:"只有用严刑峻法把先帝大臣和诸公子全部消灭,陛下才可以高枕无忧。"二世听了,便更改法律,将公子十二人全部在咸阳杀死了,公主十人也被分尸,就是秦始皇亲信大臣蒙恬、蒙毅等也不能幸免,株连者不可胜数。这之后,诛罚日益加剧,群臣人人自危。在胡亥的恐怖统治下,人们都敢怒不敢言。看着一批批秦国的旧臣被杀掉,人们连同情的眼泪都不敢流,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判个株连之罪。

为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秦二世从全国征调民工70万人,在当时生产力的条件下,很多的人都被累死了。更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是,为了不使墓内秘密泄露,秦始皇尸体一入墓,不等民工出来,秦二世就下令封闭墓门,把他们全部活埋在里面。就这样,70万老百姓没有一个回到自己的家乡。

不仅如此,胡亥还把沉重的赋税压在人们的头上,使人们喘不过气来。右丞相冯去疾上奏说:"陛下,先如今税赋太重,恐怕会导致百姓造反啊!"于是,胡亥又将他残酷杀害。李斯曲意迎合胡亥,建议他对大臣的罪过要责之以重罚。胡亥听后哈哈大笑,遂做出"税民深者为名吏"、"杀人众者为忠臣"的法令。在这样的酷刑峻法之下,到处都有受刑之人,闹市上被斩首级多得堆积如山。对此,百姓震恐,宗室官员人人自危。

没过多久,胡亥的暴政终于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汉代青年博士贾谊,在总结秦二世灭亡的教训时写道:"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为之诽谤,深计为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这里的"视杀人若艾草菅",意思是把杀人看得如同割草一样。后人将此语简化成"草菅人命",用来形容反动统治者及其执法者滥施刑罚,随便残杀人命。

近义词

滥杀无辜、生杀予夺、杀人如麻、视如草芥

反义词

为民请命、为民除害 、人命关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