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草菅人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草菅人命
cǎo jiān rén mìng

近義詞濫殺無辜生殺予奪殺人如麻視如草芥

反義詞為民請命為民除害人命關天

出 處 :《漢書·賈誼傳》

體 裁成語

草菅人命 [1] 是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樣,特指反動統治者輕視人命,任意殘殺生命。出自班固《漢書·賈誼傳》:「其視殺人,若艾草菅然。」

釋義

菅: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細長而尖,花綠色,結穎果,褐色。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樣,指反動統治者輕視人命,任意殘殺。

用法:賓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仗勢行兇,不顧別人死活

成語典故

賈誼,洛陽人,是漢文帝時的一個著名文人。自小聰慧好學,極有才華。被文帝召為博士,後又擔任過太中大夫的官職。但因為被人嫉忌,後謫為長沙王太傅(老師)。政治上的不得志,使他以屈原自喻,寫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賦》等文章。後來,漢文帝把他召回宮中,要他擔任梁王劉揖的太傅。梁王是漢文帝最寵愛的兒子,文帝指望他將來能繼承皇位,所以要他多讀些書,希望賈誼好好教導他。賈誼就此發了一通議論,他說:「輔導皇子,教他讀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他怎樣做一個正直的人。假使像秦朝末年趙高教導秦二世胡亥那樣,傳授給胡亥的是嚴刑酷獄,所學的不是殺頭割鼻子,就是滿門抄斬。所以,胡亥一當上皇帝,就亂殺人,看待殺人,就好像看待割茅草一樣,不當一回事。這難道只是胡亥的本性生來就壞嗎?他所以這樣,是教導他的人沒有引導他走上正道,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後來,賈誼到梁國上任擔任太傅,悉心輔導梁王。可是梁懷王不慎騎馬摔死,賈誼自傷沒有盡到太博的責任,因此終日鬱鬱不樂,常常哭泣,一年多後,就死了,死時才33歲。

可是,賈誼這段精彩的論述就此留傳了下來。「草菅人命」作為一句成語,也被人們用來形容反動統治階級殺人的兇殘狠毒。

成語故事

秦始皇統一了六國,稱霸了天下。為了維護自己的霸權事業,秦始皇採用韓非子的意見,以法治為主,崇尚刑罰,提倡以吏為師,嚴刑酷法成為當時的風尚。

秦始皇在世時犯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讓趙高做了太子胡亥的老師。趙高心理奸詐刁刻,手段狠毒殘忍。他教胡亥的都是些有關斬殺、割鼻、斷筋、甚至夷滅三族的酷刑及其手段,致使胡亥養成了一副殘酷暴虐的鐵石心腸。趙高原受過宮刑,犯過大罪,曾被蒙毅判處死刑。因為他善於鑽營,竟從死刑下逃生,後來又成了秦始皇的心腹。他懷抱私仇,千方百計煽動胡亥奪取帝位。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故,經過一番密謀,他們毀掉了秦始皇賜給扶蘇的璽書,接着又賜令扶蘇自殺,就這樣,胡亥在趙高和丞相李斯的扶植下,得立為太子,並承襲帝位,稱二世皇帝,史稱"秦二世"。胡亥即位後,即下令將秦始皇后宮中沒有子女的妃子都要去陪葬,就這樣,很多的妃子都被活埋了。秦二世擔心各大臣不服,更害怕諸公子與他爭奪皇位,於是去請教他的老師趙高。

趙高說:"只有用嚴刑峻法把先帝大臣和諸公子全部消滅,陛下才可以高枕無憂。"二世聽了,便更改法律,將公子十二人全部在咸陽殺死了,公主十人也被分屍,就是秦始皇親信大臣蒙恬、蒙毅等也不能倖免,株連者不可勝數。這之後,誅罰日益加劇,群臣人人自危。在胡亥的恐怖統治下,人們都敢怒不敢言。看着一批批秦國的舊臣被殺掉,人們連同情的眼淚都不敢流,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判個株連之罪。

為修建阿房宮和驪山墓,秦二世從全國徵調民工70萬人,在當時生產力的條件下,很多的人都被累死了。更讓人感到不寒而慄的是,為了不使墓內秘密泄露,秦始皇屍體一入墓,不等民工出來,秦二世就下令封閉墓門,把他們全部活埋在裡面。就這樣,70萬老百姓沒有一個回到自己的家鄉。

不僅如此,胡亥還把沉重的賦稅壓在人們的頭上,使人們喘不過氣來。右丞相馮去疾上奏說:"陛下,先如今稅賦太重,恐怕會導致百姓造反啊!"於是,胡亥又將他殘酷殺害。李斯曲意迎合胡亥,建議他對大臣的罪過要責之以重罰。胡亥聽後哈哈大笑,遂做出"稅民深者為名吏"、"殺人眾者為忠臣"的法令。在這樣的酷刑峻法之下,到處都有受刑之人,鬧市上被斬首級多得堆積如山。對此,百姓震恐,宗室官員人人自危。

沒過多久,胡亥的暴政終於導致了秦朝的滅亡。

漢代青年博士賈誼,在總結秦二世滅亡的教訓時寫道:"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諫者為之誹謗,深計為之妖言,其視殺人若艾草菅然。"這裡的"視殺人若艾草菅",意思是把殺人看得如同割草一樣。後人將此語簡化成"草菅人命",用來形容反動統治者及其執法者濫施刑罰,隨便殘殺人命。

近義詞

濫殺無辜、生殺予奪、殺人如麻、視如草芥

反義詞

為民請命、為民除害 、人命關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