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莆田,福建省辖地级市,古称“兴化”,又称“莆阳”、“莆仙”,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横剖面呈马鞍状,地处北回归线北侧边缘,东濒海洋,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截至2018年,辖1个县、4个区,总面积4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0.0万人。
莆田市历史底蕴深厚,史称“兴化”,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自唐以来,涌现出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相。基础设施完善,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湾环绕”,湄洲湾为深水良港,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个;福厦铁路、向莆铁路贯穿全境,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投入使用;福厦高速、沈海复线、莆永高速、湄渝高速形成“两纵两横”格局。同时,莆田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及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 。2018年10月,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1]
2018年,莆田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2.41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27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179.91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946.23亿元,增长8.6%。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莆田市位于福建沿海中部,地处北纬24°59′—25°46′,东经118°27′—119°56′之间。东南濒临台湾海峡,东北毗邻福州市的福清市,西南连接泉州市的永春县、南安市、鲤城区、惠安县,西北背泉州市的德化县和福州市的永泰县。东西长122.4公里,南北宽80.5公里。全市陆域面积42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莆田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横剖面呈马鞍状。背倚戴云山脉,面对台湾海峡。西北部多为中低山,海拔500—1800米,总面积96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4%。有千米以上的山峰43座,其中位于仙游、永泰、德化交界处的石谷解海拔1803米,为市内最高峰。中部为低山与丘陵。平原与盆谷错综其间,地势较平坦,有兴化平原,仙游东、西乡平原,南方平原,枫江平原等,平原海拔多在60米以下,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0.6%。东南部为沿海低丘陵带和岛屿,海岸线曲折,呈锯齿状,北起莆田县江口镇萩芦溪口,向西南沿涵江、黄石、北高、埭头、平海、东峤、忠门、东庄、灵川至仙游枫慈溪口,全长223.9公里,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把沿海围成埭头、忠门、醴泉三个半岛,地势起伏舒缓,海拔50—250米,相对高度50米左右。有大小岛屿150多个,其中南日岛面积50.67平方公里(不含小岛),湄洲岛面积14.21平方公里,靠近南日岛的东月屿为莆田市的最东端,乌丘屿为莆田市的最南端。
气候
莆田市地处北回归线北侧边缘,东濒海洋,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温度适宜平均年太阳辐射量达110.41千卡/平方厘米; 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995.9小时, 年均日照率为45%。日照时间从山区至沿海逐步增多。气温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山区逐渐降低。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6℃至21℃之间。无霜期年平均达316天至350天之间。全市绝大部份土地, 适宜农业生产上的一年三熟制作物栽培。全市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至2300毫米之间,自西北山区向东南沿海递减。西北部山区达2300毫米以上,中部平原为1200毫米至1600毫米,东南部沿海和岛屿在900毫米至1300毫米。季风主要的方向有东北风和西南风;东北风有10个月左右控制在沿海地区,山区则以北风或东风居多。冬、夏季风方向随季节交替而转换明显,冬季多为偏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而春、秋季为风向转换季节。风速自沿海向平原及内地山区减弱,冬季风往往比夏季风强。
水文
莆田市境内水系发达,均为外流河。除九溪、粗溪流经永泰、龙江流经福清出海外,均发源于境内,出海于境内港湾。溪流干流总长329.8公里。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77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木兰溪、延寿溪、萩芦溪、枫慈溪、粗溪、九溪等。木兰溪、延寿溪、萩芦溪为境内主要三大溪流水系。溪流大都源于西北山地区,林密,蓄水力强,常年不绝。溪流补给主要靠降雨。溪流水位变化,山区与平原标高差异大。山区溪流纵比大,降雨前后水位变化明显;平原纵比小,河道广宽,水位变化小。夏秋两季雨量丰沛,水位上涨;冬季雨量稀小,水位下降。冬季地表水补给量小,主要靠地下水补给,水位变幅小。每年11月至翌年2月,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10%—15%;4—10月进入汛期,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70%—80%。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莆田市境内植物有215科,1403种。主要介绍植被、树种、药材、农作物、果树、茶叶、花卉、食用菌等资源。植被类型有天然林、人工林、荒草坡、经济林、果树林、海岸植被等。森林树种种类繁多,主要有马尾松、杉林、毛竹和阔叶林种,其中有国家级与省级的黄楠、花榈木、青冈栎、木夹红、豆树、香椿等树种。药材品种有203科,814种,有三尖杉、山杜仲、猕猴桃、金银花、银杏、黄连、肉桂、喜树、金线莲、列当、石花菜等珍贵中药材。全市境内有51个果树品种,其中栽培的32个,野生的半野生的19个,形成了热带和温带果树聚集区。
动物资源
莆田市动物资源主要有饲养和野生两大类。野生动物除分布于海洋及淡水生态系统的水生动物外,还有分布于树林生态系统中的数百种陆生动物,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全市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脊椎动物及无脊椎动物共37 个目,500多种。其中水生脊椎动物就有323种,无脊椎动物已鉴定的有306种,其中可供养殖的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有虾、蟹、贝、虫寻、蛏、牡蛎、花蛤、泥蚶、紫菜等38种之多。
矿产资源
莆田市矿产资源有铁、锰、铝、锌、镍、银、钨、钙、铀、铜等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石有高岭土、蛇纹石、滑石、叶腊石、花岗石、钾长石、硅线石、冻石、水晶、铝土、石油、明矾等。其中,铅锌矿石储量611.2万吨,铁矿石500多万吨,黄铜矿石600多万吨,锰矿石84万吨,镍矿石36万吨,高岭土8000万吨,蛇纹石4564万吨,滑石176万吨,花岗石约上亿吨。全市地下矿藏分布面广,铁矿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的平海、忠门、东庄、灵川、庄边、南日岛等地;黄铁、黄铜、铅锌铀、锰和冻石主要分布在新县境内;钨矿分布在埭头、东峤、平海一带;石油分布在沿海一带;花岗石矿广泛分布于沿海丘陵地带;高岭土分布在钟山镇至榜头镇、盖尾镇境内。山亭乡的硅线石矿是世界上少有的非金属矿产。非金属矿开采量较大的是花岗岩。
人口
截至2018年底,莆田市常住人口290.0万人,与上年末持平。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6.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0%,比上年末提高1.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3.8万人,出生率为13.2‰;死亡人口1.9万人,死亡率为6.7‰;自然增长率为6.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6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万人。 市内居住有汉族、畲、壮、苗等33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