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莬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菟丝

菟丝,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全草。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浙江福建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利湿之功效。常用于痢疾黄疸,吐血,衄血,便血,血崩,淋浊,带下,便溏[注 1],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痈疽肿毒,痱子[1]

中文学名 菟丝 旋花科
植物界 菟丝子属
被子植物门 菟丝子
双子叶植物纲 采收时间 秋季
管状花目 毒性 无毒《纲目》

性味

味苦、甘,性平。

归经

膀胱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利湿。[2]

主治

痢疾黄疸,吐血,衄血,便血,血崩,淋浊,带下,便溏,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痈疽肿毒,痱子

相关配伍

  1. 治小便不通,金丝草一握,同韭菜根头煎汤洗小肚。(《慈惠小编》)
  2. 治阳痿遗精,腰膝酸痛,小便淋漓,大便塘泄,妇女白带,金灯藤全草9~12 g,水煎,冲黄酒、红糖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 治细菌性痢疾、肠炎,鲜菟丝子全草30g,每日1剂,煎服2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4. 治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金丝草研粉,每次0.9~1.5g,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浙江药用植物志》)
  5. 治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鲜金丝草适量。捣烂取汁,滴眼或滴喉。(《浙江药用植物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捣汁涂、滴患处。

炮制

  1. 采集加工:秋季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2.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长段,干燥,过筛。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

干燥茎多缠绕成团,呈棕黄色,柔细,直径约1mm。叶退化成鳞状片,多脱落。花簇生于茎节,成球形。果实圆形或扁球形,大小不一,棕黄色。气微味苦。

饮片性状

为不规则的段,呈乱丝状或结成团。茎纤细。淡黄色或棕黄色,多弯曲不直,偶有螺旋状。花小,钟状,簇生,淡棕黄色。蒴果近球形,淡黄色。气微,味微苦、涩。

植物特征

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黄色,纤细,直径约1毫米,无叶。

花序侧生,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近于无总花序梗;苞片及小苞片小,鳞片状;花梗稍粗壮,长仅1毫米许;花萼杯状,中部以下连合,裂片三角状,长约1.5毫米,顶端钝;花冠白色,壶形,长约3毫米,裂片三角状卵形,顶端锐尖或钝,向外反折,宿存;雄蕊着生花冠裂片弯缺微下处;鳞片长圆形,边缘长流苏状;子房近球形,花柱2,等长或不等长,柱头球形。蒴果球形,直径约3毫米,几乎全为宿存的花冠所包围,成熟时整齐的周裂。种子2-49,淡褐色,卵形,长约1毫米,表面粗糙。

生长环境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浙江、福建、四川、云南等省。生于海拔200-3000米的田边、山坡阳处、路边灌丛或海边沙丘,通常寄生于豆科菊科蒺藜科等多种植物上。分布伊朗阿富汗向东至日本,朝鲜,南至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

注释

  1. “便溏”:便溏是指大便不成形,形似溏泥,俗称薄粪。与腹泻不同,一般排便次数可不增多,也可次数稍有增多;大便排泄不畅,或有排不尽的感受为大便粘滞不爽。两者可单独存在,有时也可交替发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