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菲茨杰拉尔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 原图链接]来自粉丝网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原文名 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出生 1896年9月24日
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
逝世 1940年12月21日
国籍 美国
职业 作家
知名作品 《了不起的盖茨比》
《天堂的那一端》
《最后的大亨》
《夜色温柔》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于1896年9月24日出生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他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他对“爵士时代” (Jazz Age,1920年代) 的描述,而那也是他所成长的年代。

菲茨杰拉德从学校毕业之后,他选择进入军队服务。当他驻扎在雪瑞登营 (Camp Sheridan) 的时候,他遇到了泽尔达.塞伊尔 (Zelda Sayre) ,而且与她相恋。为了赢得泽尔达的芳心, 菲茨杰拉德在1920年重写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天堂的那一端》 (The Side of Paradise) 。这本小说反映了 菲茨杰拉德在普林斯顿大学就读时的时光,内容在说明一个年轻人努力追求爱情与工作上的成就满足。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虽然 菲茨杰拉德必须面对自己的酒瘾毛病,以及丽尔达的健康问题,但是 菲茨杰拉德夫妇还是沉浸在文学上的生活与名声。

菲茨杰拉德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是美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1918),[[经]济大萧条]](1929)还没有到来,传统的清教徒道德已经土崩瓦解,享乐主义开始大行其道。用菲茨杰拉德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菲茨杰拉德称这个时代为“爵士乐时代”,他自己也因此被称为爵士乐时代的“编年史家”和“桂冠诗人”。

人物简介

1917年入伍,次年升为中尉军官,1919年退伍,在一家商业公司当抄写员,业余致力于创作。他的创作倾向与“迷惘的一代”相似,表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年轻的一代对美国所抱的理想的幻灭。192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一举成名,声名远播。小说出版后他与珊尔达·赛瑞结婚。珊尔达对他的生活与创作影响很大,他的小说里许多女主人公都有她的面影。以后又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集《姑娘们与哲学家们》(1921)和《爵土时代的故事》(1922)。

1925年,他的代表作 《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了不起的盖茨比》表现了“ 美国梦”的幻灭。这部小说谴责以 托姆为代表的美国特权阶级自私专横,为所欲为,以同情的态度描写了盖茨比的悲剧,并指出他的悲剧来自他对生活和爱情的幻想,对上层社会人物缺乏认识。1934年菲茨杰拉尔德出版了另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夜色温柔》,成功地表现了上层资产者的自私与腐化,对主人公的沉沦满怀同情。但评论界对它反应冷淡。1936年菲茨杰拉尔德在病中写了自传《崩溃》。后来以好莱坞一个 电影导演为主人公创作长篇小说《最后的一个巨头》,没有完成,他就去世。遗稿由他的朋友、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整理出版(1941)。

他也是美国著名编剧。1922年他的小说《美女和被诅咒的人》被拍成电影;1925年出版了《伟大的盖茨比》,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1949、1974年两次被派拉蒙公司拍摄成电影。进入30年代,他在好莱坞担任编剧,1938年改编的《生死同心》是他唯一一部在片头上挂名的电影。其它创作或改编的主要作品有《女人》、《乱世佳人》、《居里夫人》、《我最后一次看到巴黎》、《绮梦初艳》等。1936年他开始写最后一部小说《最后一个大亨》,但未能完成。1940年12月去世,年仅44岁。他和专栏作家希拉的爱情,1959年被拍摄成电影《痴情恨》。 [1]

作品简介

☆人间天堂

描写一群二十年代美国青年放荡不羁的生活,小说的主人公阿莫瑞家境富裕,享有各种特权,他娇生惯养,多情善感,充满了年轻人的幻想:要娶“最漂亮的姑娘”,要登上社会的“顶峰”做个“大人物”。他进入普林斯顿大学读书,爱上了费城年轻寡妇克拉拉,并提出要跟她结婚,被婉言拒绝。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阿莫瑞赴训练军营受训。战争期间母亲病死,家业败落,朋友各奔东西。战后阿莫瑞爱上了好友亚历克的妹妹罗莎琳德,可是她却决定嫁给比阿莫瑞更有钱的道森。阿莫瑞的一切幻想都破灭了,便终日沉浸于酗酒之中。不久,在一次去马里兰州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名叫伊莉诺的漂亮女子。在那里,他们度过几星期的共同生活,然后各奔东西。对此,阿莫瑞先是诅咒那姑娘,后来开始“厌恶这个社会制度”,盼望着来一场社会革命,把自己推到社会的顶峰。

小说准确地抓住了时代的脉搏。被称为开启了美国的爵士时代。有评论家说这部小说是真正的美国小说,而不是像其他作品一样模仿英国或者法国的作品。

☆了不起的盖茨比

小说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描写了20年代贩酒暴发户盖茨比所追求的“美国梦”的幻灭,揭示了美国社会的悲剧。

盖茨比与黛茜的恋爱和分手本来是个很普通的爱情故事。但作者出手不凡,把盖茨比热恋的姑娘当作青春、金钱和地位的象征,当作靠手段追求富裕物质生活的“美国梦”。盖茨比为了追求黛茜耗尽了自己的感情和才智,最后葬送掉自己的生命。他天真地以为:有了金钱就能重温旧梦,赎回失去的爱情。可惜,他错了。他看错了黛茜这个粗俗浅薄的女人。他看错了表面上灯红酒绿而精神上空虚无聊的社会。他生活在梦幻之中,被黛茜抛弃,为社会冷落,终于铸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而其文描写爱情与理想时所表现出的一股哀伤。像一股细流流露在字里行间,正是反馈出作者本身对美国梦的失望。作者在别处也提到过这部小说的重心正是放在”美国梦“的幻灭上。

《了不起的盖茨比》之所以成为一部不朽的名著,与其形式和写作上的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结合了客观与抒情、现实与梦幻、理想与象征、顺叙与倒叙、铺陈与简约等手法并运用的完美和谐使其统一为一体,使这部作品有了及其深刻丰富的含义与内涵。对小说人物本事的刻画也突出了重要的时代的特点。 盖茨比是20年代典型的美国青年。他的遭遇正是欢歌笑舞的“爵士时代”的写照。

☆夜色温柔

《夜色温柔》发表于一九三四年,是菲茨杰拉德生前所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出身寒微但才华出众的青年对富有梦幻色彩的理想的追求以及最终如何遭到失败、变得颓废消沉的故事。小说的背景被安排是作者所熟悉的欧洲大陆,时间跨度为1917年到1930年间,但小说所展现的仍是美国“爵士乐时代”的社会场景。

《夜色温柔》的主要内容介绍了强烈的怀旧情绪、悔恨心理、失落的希望、破灭的幻想、人格的分裂。

《夜色温柔》是一部带有很强的自传性的小说,探索了一种酷似作者所经历的感情与精神的崩溃过程。

短篇小说

《本杰明·巴顿奇事》(《返老还童》)

《冰宫》

《冬天的梦》

《赦免》

《明智之事》

《伯妮斯理发》

《水果软糖》

《梦幻的残片》

《重返巴比伦》

《富家子弟》

《宝贝派对》

《最后一个南方女郎》

《魅力》

《骆驼的背脊》

《哦,红发女巫》

《残火》

主要作品

剧本:《美女和被诅咒的人》、《伟大的盖茨比》、《生死同心》、《女人》、《乱世佳人》、《居里夫人》、 《夜色温柔》 《我最后一次见到巴黎》、《绮梦初艳》等

长篇小说:《人间天堂》(1920)、《美丽与毁灭》(1922)、《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夜色温柔》(1934)、《最后一个大亨》(1941)等

短篇小说集:《飞女郎与哲学家》(1920)、《爵士时代的故事》(1922)《那些忧伤的年轻人》(1926)、《早晨的起床号》(1935)等

文集:My Lost City(暂无中文译名)收录名篇《崩溃》

生平评价

他是“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的代表作家,也是“爵士乐时代”(Jazz Age)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桂冠诗人。在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菲茨杰拉德发表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和《最后一个巨头》(最后的大亨)等长篇小说,以及一百六十多篇短篇小说。其中1925年出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写作生涯的顶点。这部小说人木三分地刻画了财富和成功掩盖下的未被满足的欲望,反映了20年代“美国梦”的破灭,深刻地揭示了角色性格的矛盾和内心的冲突,同时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菲茨杰拉德杰出的才华和写作技巧。《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誉为当代最出色的美国小说之一,确立了菲茨杰拉德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菲茨杰拉德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是美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1918),经济大萧条(1929)还没有到来,传统的清教徒道德已经土崩瓦解,享乐主义开始大行其道。用菲茨杰拉德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菲茨杰拉德称这个时代为“爵士乐时代”,他自己也因此被称为爵士乐时代的“编年史家”和“桂冠诗人”。由于他本人也热情洋溢地投身到这个时代的灯红酒绿之中,他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时代对浪漫的渴求,以及表面的奢华背后的空虚和无奈,并在他的作品中把这些情绪传神地反映出来。在他的笔下,那些出入高尔夫球场、乡村俱乐部和豪华宅第的上流社会的年轻人之间微妙的感情纠葛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他们无法被金钱驱散的失意和惆怅更是无处不在。他的作品经常以年轻的渴望和理想主义为主题,因为他认为这是美国人的特征;他的作品又经常涉及感情的变幻无常和失落感,因为这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无法逃遁的命运。

虽然菲茨杰拉德最出名的作品是他的长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也非常有特色。事实上,在他的有生之年,是他的短篇小说,而不是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商业上的成功,为他赢得了一般大众的认同和喜爱。菲茨杰拉德的长篇小说虽然得到文学界的好评,却没有如菲茨杰拉德所希望的那样为他带来可观的收入。为流行杂志写短篇小说因而成为他维持自己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的主要手段。由于这个原因,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一般来说都有很强的娱乐性。它们布局精巧曲折,文字细腻华丽,风格机智诙谐,经常有欧·亨利式的出人意料的结尾,读起来是一种愉快的享受。

不仅如此,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菲茨杰拉德是个多才多艺的小说家。在他发表的一百六十多篇短篇小说中当然也有平庸之作,但其中的上品绝对是美国短篇小说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菲茨杰拉德的魅力来自于他清晰的叙述,优雅的文风,多姿多彩、点铁成金的遣词造句,这种风格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他的每一篇成功的作品都是诗人的敏感和戏剧家的想象力的结晶,都是他的艺术才能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的产物。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在这里挑选了他的十六篇作品。这十六篇作品都是得到文学界高度评价的上乘之作,其中既包括现实主义的杰作《富家公子》,也包括具有魔幻色彩的《本杰明·巴顿奇特的一生》,既有描写20年代年轻人社交场合中“残酷而又跌宕起伏的悲喜剧”的《伯妮斯剪发》,也有反映大萧条对社会的冲击的小品《遗失的十年》。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读者不但可以享受脍炙人口的故事,也可以领略到一代文学天才闪烁的灵感和高超的技艺。

很多作家都善于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写作素材运用到小说创作中去,菲茨杰拉德也是如此。他的成名作《人间天堂》,他最出名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都是半自传性质的。他的很多短篇小说也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他的小说中描写的那些纸醉金迷、嗜酒如命的红男绿女,那些享受年轻的爱、财富和成功,同时又不得不为挥霍无度和失败而付出代价的人,正是他自己和泽尔达生活的写照。本书中收录的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主人公身上都有菲茨杰拉德的影子,比如《明智的事》中希望用成功来赢得琼奎儿的爱情的乔治·欧凯利,《最后一个南方女郎》中拜倒在妩媚的南方女孩艾莉·卡尔霍石榴裙下的北方士兵,《捕获的阴影》中热爱戏剧、渴望成功的少年巴泽尔·杜克·李,《疯狂星期日》中多情、嗜酒、冲动的好莱坞剧作家乔尔·柯尔斯。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亚说过,“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来自对生活的不适,或无法用行动来解决的内心冲突。”这个断语对菲茨杰拉德来说应该也是准确的。

由于与一个典型的南方女子结了婚,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中表现出对美国南部的极大兴趣。《松包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关于南部的故事,《冰宫》、《明智的事》和《最后一个南方女郎》都讲述了南方少女和北方青年的爱情故事,并对南方与北方在文化上和社会上的差异进行了探讨。在菲茨杰拉德的笔下,南方是一个炎热、柔软、慵懒、令人微微欲醉的地方,那里有“开满鲜花的炎热黄昏”和“令人回味的木兰花香”,是一个“拥有梦一样的天空、萤火虫的夜晚和喧闹的黑人街市的慵懒的乐园”,在南方“令人昏昏欲睡的如画风景与树林、棚屋、泥泞的小河间,流动的是宜人的、不带任何敌意的热浪,像伟大温暖的乳房滋养着婴孩般的大地”,他甚至认为“诗歌一定是一个北方人关于南方的梦”。对南方的乡愁和怀旧情绪,与对南方和北方的鲜明对照的清醒认识和无奈,为他的很多小说提供了背景和基调。

值得一提的是,菲茨杰拉德在他的小说中创造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学女性形象。她们新潮、独立,有魅力,有勇气,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像《近海海盗》中的阿蒂塔,《伯妮斯剪发》中的伯妮斯和玛卓莉。这些典型的爵士乐时代的女主人公,也成了菲茨杰拉德小说的特征和标志。但这些女主人公虽然经常表现得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她们对自己到底是谁,想要成为什么样子,也有很多的犹疑和惶惑。比如在《伯妮斯剪发》中,“伯妮斯隐隐地觉得有些痛苦”,因为她知道“女人们被爱都是因为她们拥有一种神秘的女性气质”,却不知道这种气质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获得这种气质。为此她不得不放下自尊向表姐玛卓莉求助,却引发了与玛卓莉之间的一场较量。即使是《近海海盗》中“天上地下,什么也不怕”的阿蒂塔也经常感到茫然,“对事物的转瞬即逝有着近乎恐惧的感知”,“在内心深处,觉得自己追求的幸福中还少了些什么”。事实上,菲茨杰拉德的很多女主人公都是以泽尔达为原型创作的,她们拥有的很多特质其实正是泽尔达性格的写照。

资料来源

  1. 菲茨杰拉尔德名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