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葛源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弋阳德兴上饶三县交界,距县城35公里,因漫山遍地野生长着野葛,又处于溪水源头而得名。现辖8个村委会、1个林场、1个社区居委会、91个自然村,面积202.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305人(2017年),是横峰县内最大的一个镇。

2003年被评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47.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8820万元,农业生产总值2658万元,财政收入完成3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0元。

2018年9月,葛源镇入选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

目录

地理环境

葛源镇,位于江西省横峰县北怀玉山余脉磨盘山山区盆地中,与弋阳、德兴、上饶三县交界,距县城35公里,因漫山遍野生长着野葛,又处溪水源头而得名。现辖8个村委会、1个林场、1个社区居委会、91个自然村,面积202.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305人(2017年),是横峰县北部的区域性中心集镇。2003年7月被评为“江西省历史文化镇”。

全镇共有林地面积11.8万亩,其中油茶林面积有5万亩,可年产油茶近30万斤;有耕地面积1.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4万亩,旱地面积0.2万亩。

葛源气候宜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地约占60%。四面环山,峰峦起伏,气候凉爽,年均温度16℃,年降雨量1800—1900毫米,无霜期260天。

葛源四面环山,仅于西部有峡谷通往外界。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其易守难攻。1931年2月,方志敏率赣东北特区领导机关从弋阳迁驻葛源,成立了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1]

2003年7月被评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并被省建设厅推荐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葛源镇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被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进入“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候选名单,是江西省200个重点建制镇之一。邮编:334303 代码:361125101

历史

葛源历史悠久。隋末唐初,苏、冯二姓定居在溪水源头,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玉山县大横塘祠堂基郑姓迁徙于此,后又有蔡、叶、骆、金等姓相继迁入,至宋代,葛源就已成为了繁荣的山区集镇,素有:"小小横峰县,大大葛源街"之说。民国20年(1931年)2月,以方志敏为首的赣东北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从 弋阳迁驻葛源,成立了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

之后,分驻在各地的特区工、青、妇、农、军校、银行等机关单位也相继入驻葛源。自此,葛源成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过叱咤风云的革命斗争,为中国革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现有众多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中共闽浙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司令部、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分校、列宁公园、红军广场、八角亭……这些革命旧址分别被列为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一处五个景点,省、市、县级的近30余处。是著名的“红色省会”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名字由来

葛源,即“葛之源头”。因漫山遍野生长着野葛,又处溪水源头而得名。葛已成为葛源的绿色主导产业,早在隋末唐初,葛源人就有加工葛粉的历史,在明、清时期,葛源葛粉被作为贡品贡奉朝廷。并研制开发出了葛粉葛片葛茶、葛露等系列产品大量投放市场,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葛源被誉为“中国葛之乡”和中国葛根原产地[2]

资源丰富

葛源具有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现已探明并开采的有莹石磁铁、花岗岩等,特别是位于黄山村地区的钽矿,经勘探,储量为“亚洲第一”,枫林松树岗的钨矿储量也很大。

因漫山盛产野葛唐初就有加工葛粉的历史,明、清两朝葛粉曾作为贡品奉朝廷,2007年至今葛根已成为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1.2万亩。我镇有林地面积97800亩,其中油茶林面积达70000余亩,年产量可达40余万斤。大自然也赐予了葛源丰富的地下宝藏,现已探明并开采的矿藏有钽、铌、钨、锡、锌,被人们称为"五朵金花",其中位于枫林松树岗地区的钽矿储量被誉为"亚洲第一"。除了丰富的稀有金属矿藏资源外,还有莹石、花岗岩、钍石锆石、透闪石、石煤等各式各样的晶质矿。葛源豆腐因其制作工艺传统、独特,加之葛源水质优良,品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被誉为"葛源一绝"。

做强特色,着力打造‘三镇’,即立足观念和机制创新,做强做大小城镇、红色旅游、葛产业、矿产业特色,打造经济大镇、旅游重镇、文化名镇。努力实现四个方面的新突破: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新突破;二是红色旅游开发有新突破;三是壮大经济总量要新突破;四是构建和谐社会有新突破。

视频

葛源镇 相关视频

小桥流水人家,秀美上饶乡村葛源镇欢迎你
壮丽70年,走进葛源镇枫林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