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蔣夢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2月21日 (四) 15:25 由 明明白白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主要作品
前往: 導覽搜尋
蔣夢麟
蔣夢麟
原文名 Jiang Menglin
出生 1886年1月20日
浙江餘姚
逝世 1964年6月19日
國籍 中國
別名 夢熊,兆賢,孟鄰
職業 教育家
知名作品 《西潮》
《中國教育原則之研究》

蔣夢麟,原名夢熊,字兆賢,號孟鄰,浙江餘姚人,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教育家。

1886年1月20日,蔣夢麟生於浙江餘姚。曾參加科舉考試並中秀才,1912年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育學本科畢業 ,隨後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師從杜威,並獲得哲學及教育學博士學位。曾任國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長、行政院秘書長,也是北京大學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1949年隨國民黨政權去台灣。

人物生平

1886年1月20日,生於浙江餘姚蔣村。出生時他父親夢見一隻熊來到他家,便給他起名夢熊。

1892年入私塾。

1898年,入紹興中西學堂,蔡元培正好是那裡的"監督"(相當於校長)。

1899年隨家遷往上海,入天主教學校讀英文。

1900年,因義和團運動起,舉家遷回餘姚,在餘姚城某校習英文、算術。

1901年,到杭州一教會學校習英文,後因學潮全體學生離校。

1902年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學堂(前身為求是學院),因鬧學潮被列入黑名單,改名夢麟。。

1903年入浙江高等學堂(浙江大學前身)學習,次年中秀才。

1904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學。

1908年8月赴美留學。

1912年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隨後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師從杜威,攻讀哲學和教育學 。

1917年3月,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在商務印書館擔任《教育雜誌》編輯和《新教育》雜誌主編,並協助孫中山制定實業計劃。

1919年初,蔣夢麟被聘為北京大學教育系教授。五四運動爆發後,受蔡元培委託,代理北大校長。 同年9月,蔡元培返回北大,聘他為教育學教授兼總務長。

1927年,出任浙江臨時政治會議委員兼秘書長,8月,任國立第三中山大學(1928年改為國立浙江大學)校長。

1928年,接替蔡元培出任國民政府大學院院長,大學院改為教育部後,為中華民國第一任教育部長。

1945年8月,蔣夢麟辭去北京大學校長,同時退出西南聯大,由胡適繼任。

1949年去台灣,主持"農業復興委員會"。

人物評價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蔣夢麟是一位頗有影響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教育家,蔣夢麟關於教育方面的論文,大部分寫於"五四"前後。他站在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立場上,批判封建主義的"牧民教育",反對德、日的軍國主義教育,提倡自由主義的資產階級平民主義教育。由於後來忙於北京大學的校務,他從事學術研究的時間減少了。但他在教育實踐中卻堅持貫徹他的教育思想。尤其是蔡元培關於大學教育的主張和"學術自由"的原則,他在北大任職期間更是謹記在心,遵照執行。他晚年在《新潮》一書中深情地回憶道:"著者大半光陰,在北京大學度過,在職之年,但知謹守蔡校長餘緒,把學術自由的風氣,維持不墮。

人物影響

作為北京大學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 ,蔣夢麟把一生的大部精力投之於中國現代高等教育和北大的建設。

蔣夢麟發展了教授治校的原則。他吸取美國一些大學的管理經驗,強調層層分工,各司其職。他提出"教授治學,學生求學,職員治事,校長治校"的管理方針。原屬各學院的教務和事務等工作,改由學校秘書處和課業處負責,改變了過去教授兼任各種事務的現象,使教授得以專心治學與教學。同時,他嚴格限制教師在校外兼課,使教授有充分時間研究和積蓄學問。

從20年代初至30年代,蔣夢麟與蔡元培、胡適、傅斯年等人一道,艱苦地致力於北大中興,使北大由亂到治,由衰至興,逐步成為全國學術之中心。使北大人才雲集,學術繁榮,推動教學與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些教授的科研成果已在國內外學術界處領先地位,並且逐年培養出大批高質量人才。

主要作品


著作

《西潮》[1](英文自傳,後譯為中文)

《孟鄰文存》

《談學問》

《文化的交流與思想的演進》

《新潮》

論文

《中國教育原則之研究》(博士論文)

《高等學術為教育之基礎》

《過渡時代之思想與教育》

《個人之價值與教育之關係》

《世界大戰後吾國教育之注重點》

《改變人生的態度》

《和平與教育》

《新舊與調和》等

參考文獻

  1. 《西潮》 彩龍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