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蔡家桥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蔡家桥镇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下辖镇,位于旌德县中部,中心位置地处东经118°48′,北纬30°34′。四周环山,北与三溪镇接壤,西接孙村镇,东邻云乐乡,距县城12公里,距宣城市90千米,距芜湖市127千米,距黄山风景区67千米。蔡家桥镇辖8个村,是一个典型的皖南山区镇;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11875公顷,常住人口9152人。2015年,蔡家桥镇地区生产总值4.45亿元,税收收入429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工业项目24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个。完成工业产值3.66亿元,完成实体经济2亿元。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蔡家桥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1]

中文名: 蔡家桥镇

外文名: Caijiaqiao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

地理位置: 旌德县中部

面 积: 11875 公顷

下辖地区: 8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朱旺村

电话区号: 0563

邮政区码: 242602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9152人(2017)

著名景点: 朱旺村、九井十三桥

车牌代码: 皖P

方 言: 旌德方言

历史沿革

清时,属十五都一图。

民国初,属第二区。

解放初,属第二区。

1956年,撤区改乡为朱庆乡。

1958年,属东风人民公社。

1961年,改朱庆公社。

1976年,公社驻地从朱旺村迁至蔡家桥改名蔡家桥公社。

1984年,改蔡家桥乡。

1992年11月,撤乡建镇为蔡家桥镇。

2003年11月,由原来的蔡家桥镇、乔亭乡合并而成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底,蔡家桥镇辖8个行政村,125个村民小组。镇人民政府驻高溪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蔡家桥镇位于旌德县中部,中心位置地处东经118°48′,北纬30°34′。北与三溪镇接壤,西接孙村镇,东邻云乐乡,距县城12千米,距宣城市90千米,距芜湖市127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1875公顷。

地形地貌

蔡家桥镇因地处皖南山区,山峦起伏,丘谷相间,地形复杂,土质多样。四周环山,主要是低山丘陵和山间平畈区,一般海拔在200至800米。

水文特征

蔡家桥镇境内主要河流有,发源于琢木岭的杨桥溪,发源于岩山北麓的横凫溪和发源于鸦雀山的大溪河,汇入徽水自南向北穿境而过。沿徽水蔡家桥段,有小(Ⅱ)型水库两座,万方大塘3口,总库容量50万立方米。

气候特征

蔡家桥镇属北亚热带季风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中,季节明显,年降雨量1300毫米,无霜期达232天,平均气温18度左右。

自然资源

林木资源

截至2014年底,蔡家桥镇全镇林地面积达到58459亩,木材蓄积量119444立方米,林木绿化率38.96%。有1个蔡家桥国有林场,8个村级林场。森林覆盖率达70%。

生物资源

截至2014年底,蔡家桥镇有木本草本植物1000余种,野生动物200余种,其中麋鹿、梅花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

矿产资源

蔡家桥镇主要有花岗岩等矿产资源。截至2010年已探测花岗岩11.4亿立方米。

人口

蔡家桥镇主体民族是汉族,截至2015年,有4508户,户籍人口15049,常住人口15062人,外来人口395人。2017年,蔡家桥镇常住人口9152人。

经济

综述

2010年,蔡家桥镇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亿元,财政收入219.8万元,是2004年的3倍;实现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8亿元,是2004年的1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00元,是2004年的1.5倍。2015年,蔡家桥镇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5亿元,工业总产值3.66亿元,财政收入429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元。

第一产业

蔡家桥镇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农产品有优质杂交稻、油菜籽、贮麻、蚕茧、瓜果等;畜牧产品有中国肉牛1号、波尔山羊等。截至2010年,已有“乔亭小籽花生”、“富满牌大米”等四种农产品获得了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认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其中获得市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养殖业年产值突破千万元。效益农业评比居全县前列,2007年获得全县第一,2009年获得全县第三,2010年获得全县第二。2015年,蔡家桥镇烟叶种植1800亩,有机蔬菜种植200余亩,皇菊种植50亩,草莓种植10亩,水产养殖150亩,发展黄精、白芨、香榧等林下经济作物1万余亩。新增注册商标1个、“市级产业特色村”1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市级旅游商品3个。嘎里香皖南黑猪专业合作社和虎威小黄牛专业合作社电子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第二产业

蔡家桥镇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东向西转移的“三线建设”资源丰富,改革开放后,依靠“三线”厂房,兴办了三联汽车线束、玻纤厂、松脂加工厂、木材加工厂等民营企业,依托徽水河资源,镇内建有2座水电站。截至2011年,个体企业110户,其中私营企业28个。2015年,蔡家桥镇有工业项目24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个。完成工业产值3.66亿元,完成实体经济2亿元。

第三产业

2015年,蔡家桥镇编制了商贸旅游项目11个,完成仙人谷景区2A级创建,新增景点22个、精品旅游线路2条,金融机构网点数1个,市场1个,50平米以上的超市21个,住宿餐饮业企业76个,商贸营业额3285.8万元。

交通

蔡家桥镇境内有205国道、217省道、蔡云线等道路,205国道过境2千米,与217省道、蔡云线县道相交,蔡家桥镇南与黄山市相距104千米,西离黄山风景区67千米,北与芜湖市相距140千米,是上海、合肥、南京等大中城市陆路通往黄山的必经之地,也是全县的交通枢纽和窗口,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徽水河穿境而过。截至2015年底,境内有乡村道路4条,总里程17千米。

社会事业

水利事业

2010年,蔡家桥镇对全镇3座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修缮家塘500多口,累计投资40多万元解决了6个村、4000余人的吃水问题。2007、2008连续两年获得全县水利兴修第一名,2010年组织了“山洪避灾演练”,荣获“全市抗洪抢险先进集体”称号,并获旌德县水利兴修第二名。

城镇建设

2015年,蔡家桥镇水利工程完成投资80余万元。投资40余万元,建成凡村、汤村沙塘、三合吴家3处安全饮水工程,受益人口800人。建成村村通延伸工程9千米,公路养护15.4千米。新建乡村大舞台1个、停车场1000平方米、3A级旅游公厕1座、改徽23户,村内绿化800平方米。

医疗卫生

截至2015年,蔡家桥镇有医疗卫生机构9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3床,执业(助理)医师3人。2015年,全年度发放儿保费12.1万元,奖特扶资金27.1万元,长效节育措施奖励1.65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15062人。

教育事业

截至2014年,蔡家桥镇有幼儿园、托儿所个数2所,2所小学,1所初级中学,1所老年学校。小学专任教师数37人,小学在校学生数201人。

文化事业

2015年,蔡家桥镇有图书馆、文化站9个,公园及休闲健身广场15个,免费对外开放500多人次,送电影下村96场次,“送戏进万村”演出8场次,配送各类图书2000余册,县、镇图书馆实行互联一体化借阅办公模式。

旅游

综述

蔡家桥镇保存下来的明清古建筑47栋,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还有保存较完好的私塾“凫山书院”,“菜籽号”老当铺。“九井十三桥”位于朱旺村中的朱溪河上,朱溪河上游的“闲云潭”是明代朱旺村兄弟翰林朱则淡、朱则波之一朱则淡伴月读书处,其亲笔手书的摩崖石刻“闲云潭影”四字清晰可辨,潭畔古戏台遗址依稀可见。“龙潭瀑布”,一布三迭;“观音庙”“龙王庙”寄托着古人对子嗣繁荣、风调雨顺的祈盼。距镇区2千米的十里长坑,是生态旅游景点,相传李白当年畅游此地,写下了一首《石壁山》。截至2015年,蔡家桥镇有3A级景区1家、2A级景区1家、旅游景点22个、精品旅游线路2条。

景点

朱旺村:位于镇区东北2千米,相传为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后裔居住的地方。保存有明清古建筑47栋,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还有保存较完好的私塾“凫山书院”,“菜籽号”老当铺。九井十三桥:位于朱旺村中的朱溪河上,朱溪河上游的“闲云潭”是明代朱则淡伴月读书处,其亲笔手书的摩崖石刻“闲云潭影”四字,另有潭畔古戏台遗址。十里长坑:距镇区2千米,是镇生态旅游景点,相传李白曾畅游此地,写下了一首《石壁山》。

视频

美丽乡村---蔡家桥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