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蕭瑀

移除 3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蕭瑀愛經術,善屬文,信奉[[佛教]]。性鯁急,鄙遠浮華。雁门之围後,炀帝出兵[[高句丽]],萧瑀力谏,炀帝将萧瑀外贬为[[河池郡|河池]][[郡守]]。[[李渊起兵]]后,攻克[[长安]],招降萧瑀。[[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丁酉日,萧瑀降,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任[[礼部尚书]],后改任[[民部]][[尚书 (官职)|尚书]]。曾任秦王(李世民)府司马。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拜[[内史令]]<ref>《旧唐书》作五年</ref> 。[[唐高祖|唐高祖李渊]]对其委以心腹之任,曾对萧瑀说:“公之言,社稷所赖。”并昵称其为“萧郎”。武德四年(621年),平定[[王世充]]后,以功加[[食邑]]二千户,拜[[尚书右仆射]]。
[[唐太宗]]即位,迁任[[尚书左仆射]],其推荐的[[封德彝]]为右仆射。萧瑀出身顯貴,看不起[[房玄龄]]、[[杜如晦]]、[[溫彥博]]、[[魏徵]]等人,常與之發生爭執。太宗以房玄龄等人在[[玄武门之变]]中功高,将萧瑀斥退归家。但不久又复任尚书左仆射,赐实封六百户。与[[侍中]][[陈叔达]]在太宗面前争吵,以大不敬免职。一年后,授晋州都督。再一年后授左光禄大夫,兼领[[御史大夫]]。[[貞觀 (唐朝)|贞观]]六年(632年),罢御史大夫,授[[特进]],行[[太常卿]]。九年(635年),复令参预政事。唐太宗对萧瑀在武德年间多次在李渊面前为自己辩护,因赐萧瑀诗曰:“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