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蕭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蕭瑀

親屬

父親:梁明帝蕭巋
母親:張皇后
高祖父:梁武帝蕭衍
曾祖父:昭明太子蕭統
祖父:梁宣帝蕭詧
子:蕭銳、蕭鍇、蕭釴
異母兄弟:梁靖帝蕭琮

蕭瑀[1](575年-648年7月19日),時文南朝明帝蕭巋皇后張氏之子。

生平

明帝天保二十二年(583年),九歲封新安郡王,同母姐蕭氏,是晉王楊廣的王妃。隋文帝仁壽四年(604年),楊廣即位,立蕭氏為皇后,以蕭瑀為尚衣奉御,兼檢校左翊衛鷹揚郎將,委以機要。累官至銀青光祿大夫內史侍郎

蕭瑀愛經術,善屬文,信奉佛教。性鯁急,鄙遠浮華。雁門之圍後,煬帝出兵高句麗,蕭瑀力諫,煬帝將蕭瑀外貶為河池郡守李淵起兵後,攻克長安,招降蕭瑀。義寧元年(617年)十二月丁酉日,蕭瑀降,授光祿大夫,封宋國公,任禮部尚書,後改任民部尚書。曾任秦王(李世民)府司馬。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拜[[內史令]。唐高祖李淵對其委以心腹之任,曾對蕭瑀說:「公之言,社稷所賴。」並暱稱其為「蕭郎」。武德四年(621年),平定王世充後,以功加食邑二千戶,拜尚書右僕射

唐太宗即位,遷任尚書左僕射,其推薦的封德彝為右僕射。蕭瑀出身顯貴,看不起房玄齡杜如晦溫彥博魏徵等人,常與之發生爭執。太宗以房玄齡等人在玄武門之變中功高,將蕭瑀斥退歸家。但不久又復任尚書左僕射,賜實封六百戶。與侍中陳叔達在太宗面前爭吵,以大不敬免職。一年後,授晉州都督。再一年後授左光祿大夫,兼領御史大夫貞觀六年(632年),罷御史大夫,授特進,行太常卿。九年(635年),復令參預政事。唐太宗對蕭瑀在武德年間多次在李淵面前為自己辯護,因賜蕭瑀詩曰:「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貞觀十七年(643年),與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人圖形於凌煙閣。同年晉王李治被立為皇太子,蕭瑀拜太子太保唐太宗征討高句麗,蕭瑀負責留守洛陽,太宗車駕從遼東回京後,蕭瑀請求辭去太保之職,但仍參預政事。蕭瑀飲宴時對唐太宗開玩笑說:「臣是梁朝天子兒,隋朝皇后弟,尚書左僕射,天子親家翁。」在政事堂上,他多次聲稱房玄齡結黨營私,沒有忠君之心。見太宗不理會,又請求出家為僧,卻又反悔,太宗很不高興,將他貶為商州刺史,廢除了宋國公爵位。

貞觀二十一年,太宗再次授給他金紫光祿大夫,恢復了宋國公爵位。二十二年(648年)六月廿四癸酉,蕭瑀隨太宗前往玉華宮,在那裡病卒,年七十四,遺命以單衣簡樸安葬。蕭瑀原來的諡號是「肅」,但被唐太宗改為貞褊公。追贈司空、荊州都督。陪葬唐昭陵

家庭

兄弟

  • 兄:蕭珣,隋遷州刺史、梁國公。
  • 兄:蕭璟,黃門侍郎、秘書監,封蘭陵縣公。貞觀中卒,贈禮部尚書。

妻妾

  • 妻:獨孤氏

子孫

  • 蕭銳,太常卿、汾州刺史,娶唐太宗襄城公主
  • 蕭鍇,虞部郎中
  • 蕭釴給事中利州刺史
  • 蕭恕虢州刺史
  • 蕭定,字梅臣,太常卿
  • 蕭氏,法號惠源(662年—737年9月30日),出家於長安濟度寺
  • 蕭氏,長女,法號法樂,隋開皇十九年(599年)—唐咸亨三年九月十九日(672年10月15日)
  • 蕭氏,第三女,法號法願,隋仁壽元年(601年)—唐龍朔三年八月二十六日(663年10月3日)
  • 蕭氏,第五女,法號法燈,武德四年(621年)—總章二年十月五日(669年11月3日)


參考文獻

  1. 蕭瑀(附圖),博雅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