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薏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薏苡学名Coix lacryma-jobi),别名:草黍子(东北),六谷子(四川),菩提珠(江苏),草珠子(山东),薏米(福建),红薏苡(台湾),薏仁米,沟子米。属禾本科薏苡属。9~10月茎叶枯黄,果实呈褐色,大部成熟(约85%成熟)时,割下植株,集中立放3~4天后脱粒,筛去茎叶杂物,晒干或烤干,用脱壳机械脱去总苞和种皮,即得。

原形态

原产于热带亚洲,一年生草本。茎直立丛生,多分枝,基部节上生根;扁平细长披针形叶片互生,质地硬,先端尖,基部成鞘状,无毛,叶缘粗糙;夏秋间开花,为总状花序腋生;成熟时为暗紫色颍果。

薏苡(《本经》),又名:赣(《说文》),屋菼(《别录》),玉秫(《杨氏经验方》),草菩提(《草木便方》),薏黍、鬼珠箭、尿塘草、铁玉蜀黍、瞎眼子树、桂珠黍、便婆菊。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须根较粗,直径可达3毫米。秆直立,高1~1.5米,约具10节。叶片线状披针形,长达30厘米,宽1.5~3厘米,边缘粗糙,中脉粗厚,于背面凸起;叶鞘光滑,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质硬,长约1毫米。总状花序腋生成束;雌小穗位于花序之下部,外面包以骨质念珠状的总苞,总苞约与小穗等长;能育小穗第一颖下部膜质,上部厚纸质,先端钝;第二颖舟形,被包于第一颖中,先端厚纸质,渐尖;第二外稃短于第一外稃;内稃与外稃相似而较小,雄蕊3,退化;雌蕊具长花柱;不育小穗退化成长圆筒状的颖。雄小穗常2~3枚生于一节;无柄雄小穗第一颖扁平,两侧内折成脊而具不等宽之翼,先端钝,具多数脉;第二颖舟形,亦具多脉;外稃与内稃皆为薄膜质;雄蕊3;有柄雄小穗与无柄者相似,但较小或有更退化者。颖果外包坚硬的总苞,卵形或卵状球形。花期7~9月。果期9~10月。[1]

分布

印度、泰国、柬埔寨及越南,中国大陆分布较广,日本亦产。台湾自日本引进栽培,惟九成消费量仍由泰国进口。多生于屋旁、荒野、河边、溪涧或阴湿山谷中。

性味经脉

甘;淡;微寒经脉

脾经;肺经;肾经

炮制

炒薏苡仁:取拣净的薏苡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即可。或用麸皮同炒亦可。(每薏苡仁100斤,用麸皮10斤)

《雷公炮炙论》:凡使薏苡仁一两,以糯米,取使。若更以盐汤煮过,别是一般修制,亦得。

性状

种仁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1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罗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断面白色粉质。气微,味微甜。以粒大充实、色白、无皮碎者为佳。[2]

用途

除食用外,中医认为薏苡也可以入药。

  1.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2.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3. 【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及脾虚泄泻等。用于湿痹拘挛、用于肺痈,肠痈。[3]

主治

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白带。[4]

参考文献

  1. 原形态,中医百科
  2. 性状,中医百科
  3. 高雄荣民总医院_药材介绍
  4. 主治,中医百科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