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马(冯至诗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作品原文
1溪旁开遍了红花,天边染上了春霞,我的心里燃起火焰,我悄悄地走到她的窗前。
我说,姑娘啊,蚕儿正在初眠,你的情怀可曾觉得疲倦?
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
在那时,年代真荒远,路上少行车,水上不见船,在那荒远的岁月里,有多少苍凉的情感。
是一个可怜的少女,没有母亲,父亲又远离,临行的时候嘱咐她:“好好耕种着这几亩田地!”
旁边一匹白色的骏马,父亲眼望着女儿,手指着它,“它会驯良地帮助你犁地,它是你忠实的伴侣。”
女儿不懂得什么是别离,不知父亲往天涯,还是海际。
依旧是风风雨雨,可是田园呀,一天比一天荒寂。
“父亲呀,你几时才能够回来?”
别离真象是汪洋的大海;
马,你可能渡我到海的那边,去寻找父亲的笑脸?
她望着眼前的衰花枯叶,轻抚着骏马的鬃毛,“如果有一个亲爱的青年,他必定肯为我到处去寻找!”
她的心里这样想,天边浮着将落的太阳,好像有一个含笑的青年,在她的面前荡漾。
忽然一声响亮的嘶鸣,把她的痴梦惊醒;
骏马已经投入远远的平芜,同时也消逝了她面前的幻影!
2温暖的柳絮成团,彩色的蝴蝶翩翩,我心里正燃烧着火焰,我悄悄地走到她的窗前。
我说,姑娘啊,蚕儿正在三眠,你的情怀可曾觉得疲倦?
只要你听着我的回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
荆棘生遍了她的田园,烦闷占据了她的日夜,在她那寂静的窗前,只叫着喳喳的麻雀。
一天又靠着窗儿发呆,路上远远地起了尘埃;
(她早已不做这个梦了,这个梦早已在她的梦外。)
现在啊,远远地起了尘埃,骏马找到了父亲归来;
父亲骑在骏马的背上,马的嘶鸣变成和谐的歌唱。
父亲吻着女儿的鬓边,女儿拂着父亲的征尘,马却跪在地的身边,止不住全身的汗水淋淋。
父亲象宁静的大海,她正如莹晶的明月,月投入海的深怀,净化了这烦闷的世界。
只是马跪在她的床边,整夜地涕泪涟涟,目光好像明灯两盏,“姑娘啊,我为你走遍了天边!
”她拍着马头向它说,“快快地去到田里犁地!
你不要这样癫痴,提防着父亲要杀掉了你。
”它一些儿鲜草也不咽,半瓢儿清水也不饮,不是向着她的面庞长叹,就是昏昏地在她的身边睡寝。
3黄色的蘼芜已经调残到处飞翔黑衣的海燕我的心里还燃着余焰,我悄悄地走到她的窗前。
我说,姑娘啊,蚕儿正在织茧,你的情怀可曾觉得疲倦?
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
”空空旷旷的黑夜里,窗外是狂风暴雨;
壁上悬挂着一张马皮,这是她唯一的伴侣。
“亲爱的父亲,你今夜又流浪在哪里?
你把这匹骏马杀掉了,我又是凄凉,又是恐惧!
“亲爱的父亲,电光闪,雷声响,你丢下了你的女儿,又是恐惧,又是凄凉!”
“亲爱的姑娘,你不要凄凉,不要恐惧!
我愿生生世世保护你,保护你的身体!
”马皮里发出沉重的语声,她的心儿怦怦,发儿悚悚;
电光射透了她的全身,皮又随着雷声闪动。
随着风声哀诉,伴着雨滴悲啼,“我生生世世地保护你,只要你好好地睡去!
”一瞬间是个青年的幻影,一瞬间是那骏马的狂奔:在大地将要崩溃的一瞬,马皮紧紧裹住了她的全身!
姑娘啊,我的歌儿还没有咱完,可是我的琴弦已断;
我惴惴地坐在你的窗前,要唱完最后的一段:一霎时风雨都停住,皓月收束了雷和电;
马皮裹住了她的身体,月光中变成了雪白的蚕茧!
— —1925附注:传说有蚕女。
父为人掠去,惟所乘马在。
母曰:“有得父还者,以女嫁焉。
”马闻言,绝绊而去。
数日,父乘马归。
母告之故,父不可。
马咆哮,父杀之,曝皮于庭。
皮忽卷女而去,栖于桑,女化为蚕。
——见干宝《搜神记》。
(原载《昨日之秋》北新书局1927年版。
作者简介
冯至(1905年-1993年),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冯家为天津著名盐商,盐引在直隶涿州,八国联军侵华后避难于涿州,故生于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四中。[1]
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
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2]
冯至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在文化学术上颇多建树。他从上世纪20年代起,就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直接参与者,并且成就斐然,以诗集《昨日之歌》、《北游》享誉一时,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冯至先生创作的《十四行集》更是在中国新诗的写作中开创新体,独步文坛,影响深远。除创作外,冯至先生在中外文学上同样贡献卓越,他既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又精通欧洲文学,他对杜甫和歌德的研究成果《杜甫传》、《论歌德》在中国学术史上均具有开创性的意义。[3]
而作为教育家,冯至先生恂恂儒雅,诲人不倦,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功的外国文学、尤其是德语文学研究和翻译人才,同时,冯至先生一生为中国外国文学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对中国外国文学学科的发展和整体规划有筚路蓝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