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蛤蒌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2&eid=2681585&sid=2831525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蛤蒌 汉语拼音:Há Lóu |
蛤蒌,中药名。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假蒌Piper sarmentosum Roxb.的茎、叶或全草。具有祛风,行气,止痛,消肿的功效。主治风寒咳喘,风湿痹痛,胃脘痛,腹痛泄泻,产后脚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1]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蛤蒌
拼音名:Há Lóu
别名:假蒌、假蒟、臭蒌、山蒌、大柄蒌、马蹄蒌、钻骨风
来源
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假蒌Piper sarmentosum Roxb.,以全株、根、叶或果实入药。全株、根随时可采;叶及果秋季采集,晒干。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用于胃肠寒痛,风寒咳嗽,水肿,疟疾,牙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全株0.5~1两,果0.5~1钱。[2]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形态特征
灌木或亚灌木。茎基部匍匐状,上部直立或攀援,节膨大。叶互生,近膜质,阔卵形或近圆形,长约7-12cm,宽约5-10cm,先端短尖,基部近截形或浅心形,全缘;绿色;主脉5-7条,细脉网状;叶柄长1-3cm。花小,单性异株;穗状花序于茎端叶腋间抽出,雄花序长约2.5cm,雌花序长6-8mm;花序柄长1-2.5cm;苞片盾状,与中轴合生,直径约6mm;无花被,花柱3-5枚,最初不大凸起,最后外弯。浆果密集成桑椹状,青色。花期秋季。果期秋、冬季。
分布区域
分布中国南部,海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及西藏各省区有分布;国外分布于印度,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
生长环境
生园林或树林中半阴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