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融水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融水苗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位于自治区北部,云贵高原苗岭山地向东延伸部分。东连融安县,南连柳城县,西与环江县、西南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接壤,北靠贵州省从江县。

该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面积4665平方公里,2017年总人口51.97万人,辖15乡5镇,拥有元宝山真仙岩老子山龙女沟等旅游景区。

2018年5月21日,融水县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建制沿革

历史建制

融水县境古为百越地。秦属桂林郡。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为潭中县地,属郁林郡。南齐建元三年(公元481年)置齐熙县,兼置齐熙郡,郡县治所均在今融水镇。

南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在今县城水东置东宁州。隋初撤销齐熙郡。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东宁州改为融州,齐熙县改为义熙县。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撤融州,将义熙县并入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设融州,辖义熙、武阳、黄水、安修四县。武德六年(623年),改义熙县为融水县(此为融水得名之始)。天宝元年(742年)改融水县为融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融州。

五代时期仍设融州,辖融水县。宋至道三年(997年)为融州融水郡,崇宁初置清远军节度。大观元年(1107年)为黔南路帅府;大观三年(1110年)为下都督府。


元朝置安抚司。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融州路总管府。二十二年(1285年)降为散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撤融水县并入融州。十年(1377年),降州为县(称融县),属柳州府。清朝,融县名称不变,属柳州府。

民国时期,仍称融县,先后隶属柳州府(1912年);柳江道(1913年)、柳江区行政督察委员会(1926年)、柳州民团区(1930年)、柳州行政监督区(1934年)、第四行政区(1940年)、第二行政区(1942年)、第十五行政区(1949年)。

建国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至1952年7月融县属柳州专区。1951年7月,融县人民政府从融水镇迁至长安镇。1952年9月成立融安县。1952年11月,以原融县中区为主,从罗城县划出今中寨、杆洞、三防、汪洞、滚贝;从三江县划出今大浪、白云、红水、拱洞,成立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县级),属宜山专区。1953年从贵州从江县划出大年乡、安里乡和融安县的和睦、永乐乡归属大苗山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大苗山苗族自治县,属宜山专区。(1958年后属柳州地区。)1965年改称融水苗族自治县(属柳州地区)。

2002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88号):原柳州地区的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划归柳州市管辖。2002年11月,融水苗族自治县划归柳州市管辖。2003年,融水乡与融水镇合并为融水镇。

2018年, 融水县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通过“产业富民”专项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发展优势产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村地区产业融合模式,有效激发了农村创新创业潜力。2017年,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29家,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206家,县级以上(含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7家,实现本地转移就业5.3万人,返乡创业人员达1.2万人。双创综合贡献率达42.5%。

地理环境

融水面积4663.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85.46%,耕地面积46.59%,水田面积24.2万亩,人均0.52亩。

地形地貌

县境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而西南最低,中西部和西南部为中山地区,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57座,其中摩天岭海拔1938米,元宝山海拔2081米。东南部和东北部为低山地区。南端为丘陵岩溶区,该地区较为平缓,被称之为县内平原。

气候环境

融水县地处低纬度范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海拔较高,山地较多,故山区气候特征比较明显。具体表现为:(1)季风显著,气温较高,湿度大,降水量多;由于县境所处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全年平均总日照时数1699.0小时;

气候温和。2011年,融水县平均气温19.6℃。年内极端最高气温36.9℃,县城年极端最低气温0.5℃,其中高寒山区最低气温-4.1℃;

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本县为全区多雨中心之一。2011年平均年降水量1284.3毫米,降水量之少是有资料记录以来的第一位;

夏长冬短,四季不均,县境内以夏季最长,冬季次之,春季最短。年总蒸发量1478.2毫米。

融水县3 [

自然资源

动物植物 融水县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据调查,有高等植物303科、1232属、3332种,种类仅次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元宝山冷杉、南方红豆杉,合柱金莲木和伯乐树4种,属二级保护的有金毛狗脊、粗齿杪椤、杪椤、小黑杪椤,华南五针松、福建柏、鹅掌楸、樟、闽楠、任豆、野大豆、花榈木、半枫荷、红椿、马尾树、喜树和香果树等17种。 野生动物有309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鼋、蟒蛇、熊猴和金钱豹4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大鲵、小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8/afe26af4888c4b608e5151d999ce8917.jpeg 原图链接]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天鹅、林麝、水鹿、细痣疣螈、虎纹蛙、白鹇、红腹锦鸡、黑熊、灵猫、苏门铃等45种。其中在元宝山发现的崇安髭蟾、镇海林蛙、蓝翅叶鹎、棕褐短翅莺4种为广西新记录种;有昆虫769种,分属152科,其中特有种30种,珍稀种类19种。

矿产资源

融水县境内已发现矿种40种,主要有钨、锡、铜、铅、锌、铁、铂、锑、高岭土、蛇纹矿、硅石等。矿产地约190个,矿床主要集中分布在元宝山周边、摩天岭西侧、融水至洛西三大区块。主要矿产锡查明的金属量为75717.9吨,占广西的3.7%;铜查明的金属量为37540.79吨,约占广西10.55%;锌保有的金属量为45022.15吨;镍查明的金属量约为241850.9吨,约占广西29%;蛇纹岩查明的金属量约为10920.1万吨,保有资源储量在全国名列第十位。

林业资源

融水县以经营林业为主,多杉、松、竹、油茶、油桐等,森林覆盖率达39.1%,为广西木材主要产地,以优质高产杉木而著称全国。[3]

水文资源

融水县雨量充沛,元宝山一带为广西三大暴雨中心之一。除都柳江、融江自北偏东往南流过县境外,县境内河流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7条。县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融江、贝江、英洞河、杆洞河、大年河、泗维河、田寨河等7条河流,年径流量达65.21亿立方米,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河流水能蕴藏量达54.65万千瓦,规划总装机容量为50.1万千瓦(不含元宝山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9.96亿千瓦·时。

行政区划

融水苗族自治县辖4个镇:融水镇、和睦镇、三防镇、怀宝镇;16个乡(含2个民族乡):大年乡、良寨乡、拱洞乡、红水乡、白云乡、大浪乡、永乐乡、同练瑶族乡、汪洞乡、杆洞乡、滚贝侗族乡、香粉乡、四荣乡、洞头乡、安太乡、安陲乡。

人口民族

2017年,全县2017年,总人口51.97万人,出生人口8132人,出生率15.65‰;死亡人口8109人,死亡率15.6‰;人口自然增长率0.05‰。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约50.6万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融水镇57497、和睦镇20992、三防镇19681、怀宝镇14882、融水乡26947、永乐乡24483、四荣乡16475、香粉乡11875、安太乡20825、洞头乡16568、汪洞乡15052、同练瑶族乡10187、滚贝侗族乡15302、杆洞乡22267、安陲乡20484、大浪乡19912、白云乡28439、红水乡17830、拱洞乡19884、良寨乡14098、大年乡11928。

交通建设

民国24年(1935年),广西省政府通令全省修建县城通往各乡村的大路,1936年修成县城—四联—玉高大路,县城一寺门一高桥一和睦大路;县城—水东—平北大路;县城—小荣—三江门大路。路面一般宽1—2米。

解放后,1968—1980年间,全县兴修筑机耕路,计有:融水镇下廓—兴贤5公里;永乐古盆6公里;和睦街—古都8公里,和睦街至高桥4公里,和睦至吉塘8公里,三防乃文至本洞5公里,中寨荒田坳至盘荣11公里;四荣田头至东水6公里;洞头响水洞至岳邦4公里;安太白竹至培秀10公里;四荣大竹山至杰家3公里;白云六百河口至高兰22公里;拱洞上寨至高武、龙培、高文、羊鸟、大沟30公里;红水至芝东3公里。

2017年,完成公路客货运周转量3146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2%。其中,客运周转量18477万人公里,下降5.0%,货物周转量29617万吨公里,增长9.1%。水路客货运周转量8976万吨公里,下降2.8%。

经济

综合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98.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7%。按常住人口计算,2017年,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568元,增长10.8%。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09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4.06亿元,增长11.9%,其中,工业增加值29.06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38.42亿元,增长15.1%。

第一产业

2017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83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12.77亿元,增长0.1%;林业产值5.41亿元,增长26.0%;畜牧业产值7.78亿元,下降0.7%;渔业产值0.98亿元,增长5.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89亿元,增长4.5%。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分别为,农业45.89%、林业19.44%、畜牧业27.95%、渔业3.52%、农林牧渔服务业3.2%。

2017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2842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3334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664公顷,甘蔗种植面积4945公顷,蔬菜种植面积9516公顷,果园面积3869公顷,桑园面积1908公顷,茶园面积2400公顷。

2017年,粮食产量11.64万吨,比上年下降3.0%;油料产量0.26万吨,下降10.3%;甘蔗产量33.65万吨,下降13.7%;蔬菜产量14.72万吨,增长1.0%;水果产量5.56万吨,增长1.1%;茶叶产量0.064万吨,增长6.7%。

2017年,肉类总产量2.91万吨,比上年增长0.3%,其中猪肉产量1.59万吨,增长1.3%。生猪出栏21.03万头,增长1.5%;生猪存栏19.85万头,下降2.2%;水产品产量0.92万吨,增长5.7%。

第二产业

2017年,全部工业总产值7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76亿元,增长13.8%;全部工业增加值2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7亿元,增长12.5%.

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5.08亿元和55.68亿元,分别增长25.3%和11.1%。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21.31∶78.69。

2017年,规模以上制糖、木材加工、化工、电力四大支柱行业完成产值62.14亿元,增长12.7%,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81.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3个百分点,四大支柱行业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7.82%。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利润总额1.37亿元,下降8.7%。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89.81%,比上年降低3.07个百分点。

2017年,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家。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1家。

2017年,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家。2017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项目投资107.63亿元,增长16.4%;房地产投资14.52亿元,增长13.3%。

201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9.1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9%。

国内贸易

2017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79亿元,增长11.2%;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44亿元,增长12.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销售额50.74亿元,增长15.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4.45亿元,增长16.8%。

金融

2017年,金融业增加值7.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2017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37.22亿元,比年初新增存款23.02亿元,增长20.2%,其中,人民币个人储蓄存款余额88.69亿元,比年初新增存款9.37亿元,增长11.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88.17亿元,比年初新增存款15.94亿元,增长22.1%。

社会事业

2017年,全县幼儿园(含看护点)149所,各类学校261所,其中,中心校23所,村完小7所,教学点218个,初中12所,普通高中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族中等专业学校1所。

2017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人数为78962人,其中在园(班)幼儿14370人,小学在校生38550人,初中在校生18435人,普通高中在校生6157人。

2017年,全县教职工4025人(专任教师3877人),大专以上学历2978人。

2017年,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75.5%,九年义务巩固率为97.1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86.75%。

文化

2017年,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演出共73场,域外演出7场次。公共图书馆1个,坚持免费对外开放,2017年,接待读者13万人次,外借册次为5.5万册次,外借人次为2.5万人次,办理读者卡共4500多张。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3%,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0.4%。

卫生

2017年,全县卫生机构27个,其中医院4个,卫生院2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检查机构1个。2017年,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床位1662张,卫生技术人员2269人。

2017年,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45.36万人,参合率达102.72%。

体育

2017年,融水体育健儿贺斯在世界青少年举重竞标赛上获得金牌一枚,银牌两枚;贾达杰参加全国举重冠军赛,获得两枚银牌、一枚铜牌,韦青猜获三枚铜牌。

人民生活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35元,比上年增加2156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13元,比上年增加1103元,增长10.7%。

社会保障

2017年,全县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13万人、失业保险1.48万人、医疗保险2.83万人、工伤保险1.79万人、生育保险1.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61万人,参保率100%。

2017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40元提高到170元。2017年,全县累计有50.36万人次农村居民享受低保,发放资金7992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414元提高到480元。2017年,累计有3.35万人次城镇居民享受低保,发放资金1068万元。

环境保护

2017年,完成造林面积683公顷。森林面积(包括林地)36.6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1.12%。

安全生产

2017年,全县发生各类事故63起,增加4起,比上年增长6.8%;死亡20人,增加2人,增长11.1%。其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8起,死亡13人;铁路路外事故1起,死亡1人;工矿商贸事故4起,死亡4人;消防安全事故50起,死亡2人。

风景名胜

贝江

国家AAAA级景区。以水域类地理人文景观为主的自然风景旅游区、民俗旅游示范点。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旅游区面积4.5平方千米。贝江为融水县境内最长的河流,全长146千米,流域面积1762平方千米,发源于九万大山和元宝山。由于水位落差大,形成许多急流、险滩和深潭。游览的主要景点有勾滩苗寨、长赖苗寨、仙池、乌龟爬山、石门滩、小三峡、望夫石、杜鹃花红,游客在苗寨体验苗家生活习俗——喊酒、踩脚情、芦笙踩堂舞、打油茶、吃民族餐、斗马等。

元宝山

元宝山是国家森林公园、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中部。元宝山方圆3901公顷,有白虎顶(海拔2064米)、兰坪峰(海拔1995米)、元宝峰(海拔2081米)和无名峰(海拔2086米)四大主峰。为广西第三高峰的元宝山,因整体外形奇特像大元宝而得其名。又因其许多山峰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加上良好的原始森林植被,造就了元宝山景观,主要有野人崖、百丈瀑、六叠瀑、仙女潭、铁杉王、杜鹃花海等50多处。

龙女沟

龙女沟是全区农业旅游示范点、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融水自驾游汽车营地。以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民族风情景区。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距融水县城50公里。景区面积10平方公里,居住着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有古老独特的木楼建筑、奇异的民族习俗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主要景观有龙女潭、月亮潭、双龙洞、龙门、龙女瀑布、库区风光、千人古寨、天然游泳池、苗岭梯田、杜鹃花海、红军桥、红军亭、双箭瀑、苗山彩虹铁索桥等。

老子山

老子山位于广西融水县城西南郊。山势雄伟挺拔,形似一只昂首张嘴的老虎。虎口即寿星岩,旁边是虎耳岩。寿星岩又名揽胜岩。岩洞壁上尚存历代摩崖石刻。在寿星岩口,矗立着一尊6米多高的寿星翁塑像。山上还有鲁班岩、读书岩、牛鼻岩、伏地岩等10多个景致各异的岩洞。1987年,县里重建了静观楼、园通门、大雄宝殿等。老子山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佛教胜地。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2011年参加柳州旅游名片评选活动荣获“最具影响力宗教文化景区奖”。

雨卜苗寨

雨卜旅游村位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雨卜苗寨。地处元宝山南麓。人口1400多。依山傍水,环境优雅,距柳州138公里,距桂林208公里。距县城38公里,有柏油路直达。可以参与芦笙踩堂、跳竹竿舞、踩脚舞、抛绣球、背新娘、拉鼓等节目。还有烧烤、打油茶、坐妹、对歌等活动。独具特色的苗家风味有:糯米饭、糯米酒、香菇木耳、酸肉、酸鱼、酸菜等。2006年11月,雨卜旅游村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7年4月被评为“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

民俗文化

大苗山的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全县有各种大小民族节日、集会近百个,较大的有十多个,有“百节之乡”的美称。规模巨大、影响较大的苗族节日有过苗年、安太芦笙节(农历正月十三日)、香粉古龙坡会(农历正月十六日)、安陲芒蒿节(农历正月十七日)、洞头二月二节(农历二月初二日)新禾节(农历“六月六”)和斗马节、拉鼓节、过场节、闹鱼节等等。从2004年开始,融水每年11月26日都举办“中国芦笙·斗马之乡--融水芦笙·斗马节”。

名优特产

地方特产主要有糯米柚、“三防香鸭”、元宝山茶叶、重阳笋、重阳酒、香菇、木耳等。

食用土特产:主要产品有香菇、木耳、笋干、蜂蜜、香粳糯、沙田柚等。

药材:产品主要有薏米、田七、金银花、黄连、黄柏、厚朴、半夏、郁金、自术、茯苓、桔梗、续断、篙本、黄精、灵芝菌、走马胎、杜仲、独活、麦冬等。

原料产品:主要品种有木薯、山苍子、五倍子、灵香草、棕皮、芒心、白藤、龙须草等。

荣誉记录

2018年5月21日,融水县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相关视频

融水县元宝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