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卫立煌(1897年2月16日-1960年1月17日),字俊如,又字辉珊,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合肥,中国政治家、军事家、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河南省主席、中国远征军司令、东北剿匪总司令、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
妻子韩权华,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中的“虎将”。卫立煌的童年生活也不是十分精彩的,他的父亲死于瘟疫,他只有依靠他的大哥就读于县上的私塾,因为学习很勤奋,饱读诗书,这使得卫立煌谈吐之间展现出不同的气度和风范。孙中山掀起革命的浪潮,这层浪是一层层激荡著年青人的心,他们迫不及待要参与到这个大洪流之中,为革命献身,在追随孙中山后,积极投身革命,孙中山死后,追随蒋介石,参与北伐战争、围剿红军,战绩不凡,表现很突出。取得了中原大战中击败石友三解除南京之围、鄂豫皖“围剿”、镇压“闽变”分路暨主功、击败冈村宁次收复郑州、缅北滇西反攻战役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人称”常胜将军“。1960年1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1]
生平年表
- 1912年至和州(今安徽和县)当兵。
- 1917年进入孙中山的卫队充当卫士、排长。
-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任南京卫戍副司令 。
- 1929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五师师长。
- 1931年起任第十四军军长。
- 1932年卫立煌受命进攻苏区,血洗金寨,蒋介石为彰其功,改金寨名立煌县。
- 1935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 抗日战争初期,先后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河南省政府主席。
- 1943年任中国远征军 司令长官。
- 1944年春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因打通中印公路名扬中外。
- 1948年任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未能执行中华民国军事决策部门作出的撤出沈阳,集中兵力于锦州,以待国际形势变化的策略,导致锦州被林彪统领的东北野战军急进抢占,从此扼住东北的咽喉,共产党从此掌握战事的主动权。因此,蒋介石又派遣杜聿明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事实上剥夺了卫立煌的战场指挥权,而令其仅能统领在沈阳的国军。但是杜聿明的谋划以及蒋介石亲率海陆空军在葫芦岛的救援也未能扭转东北战场的颓势,最终廖耀湘部在徘徊于沈阳与营口之间后被全歼,随后沈阳也告陷落,自此国军在东北战场几乎全军覆没,卫立煌仅以个人携家小近从于沈阳城陷之际乘飞机逃离,途径北京会见傅作义后至广州,又被蒋介石撤职软禁于南京。
- 1949年初南京解放前夕获释,随即出走香港,后拒绝去台湾。在港期间遭遇投资失败。
- 1955年3月15日从香港经广州回北京,曾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常务委员,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常委等职。被周恩来称作“起义将领”
- 1960年因罹患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和肺炎,于1月17日零时四十分在北京逝世。
参考资料
- ↑ 历史人物《蒋介石的五虎上将-----卫立煌》. 每日头条. 2018-10-31 [2019-02-0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