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被囊是由神经末梢包裹的结缔组织,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有触觉小体及环层小体。
相关热点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被囊 | 性 状 | 透明而坚硬 |
外文名 | tunica | 分 类 | 触觉小体、环层小体 |
性 质 | 生物学术语 |
释义
- 被囊(tunica)是海鞘类体表所包裹的一层厚的构造,富有液胞,因含有属于纤维素的一种被囊素而较坚硬。
- 被囊(encystation,encystment)亦称包囊形成。系原生动物自其外质或低等后生动物自其体表的细胞分泌坚固的膜(包囊)包裹身体的现象。这种膜透明而坚硬。非渗透性,不同种类具有各自固有的形状,故常被作为分类学上的特征。具被囊的生物体称为囊体。[1]
分类
- 触觉小体
又称麦氏小体,分布于皮肤真皮乳头的结缔组织中,尤以触觉灵敏的口唇、指尖、颜面等处分布密度最高。小体呈圆柱形,与表皮相垂直,长约100微米,宽约30微米,有结缔组织被囊包裹在外,中心有许多横列的扁平细胞(触觉细胞)。有髓鞘神经纤维进入被囊时失去髓鞘,然后盘曲行进在横列的细胞间,同时发出细网状分支。触觉小体的机能为感受触觉。
- 环层小体
又称帕氏小体,分布广泛,在手掌、脚掌、手指、脚趾的真皮深层分布较多,也分布于胸膜、腹膜、肠系膜、外生殖器、乳头、骨膜、韧带、关节囊等处。环层小体呈椭圆形,宽约150微米,长可达2毫米,故肉眼可见为一透亮白色小体。小体中心为一条棍状的圆柱体,周围为扁平的细胞与少量纤维组成多层板层样被囊,各层之间充满胶样物质。有髓鞘神经纤维从小体一端进入,在小体内尚有最后一节郎飞氏结,然后髓鞘及郎飞氏鞘膜消失,神经纤维轴柱进入被囊中轴的杆状圆柱体内,形成神经末梢。由于小体是饱满的和几乎不被压缩的,因此当一机械刺激施加于其表面时,就只能使神经末梢感受到小体成分的不同位移,从而获得压觉。故环层小体的机能为感受压力和振动刺激。
被囊动物
含有被囊的动物称为被囊类动物,简称被囊动物。被囊动物是一类低等脊索动物,属于尾索动物门。除海鞘纲( 营底栖生活外,有尾纲和海樽纲都是在海洋里浮游生活的。
- 一般特征:
- 除有尾纲以外,成体一般没有脊索的结构,但在幼体,其尾部却有脊索存在。所以,这类动物也称为尾素动物。
- 成体呈囊状或圆桶状,被一由其皮肤分泌的、近似植物纤维质的被襄所包围。因而,也称为被囊动物。
- 成体以鳃裂进行呼吸。
- 成体没有感觉器官和管状神经系统,而具有开管式的循环系统。[2]
- 化石研究
被囊动物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如长在船体上会令人厌恶,但有些种可用于制药。由于被囊动物是软体的,因此没有早期被囊动物的化石纪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