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囊動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被囊動物 |
被囊動物小型海洋動物,大量遍布於世界各大海域,或營固着生活(永久地附着在海底或其他物體表面),或營浮游生活 (漂浮)。
簡介
種種特徵顯示被囊動物與脊索動物有關,如有健壯的尾部、鰓裂、脊索,幼體期有一個神經索,變態後再併入體內。其名稱源自其特有的被囊,這是具有分泌作用的一個保護層,內含纖維素(這種多醣葡萄糖在動物身上罕見)。被囊動物有2,000種以上,分為3個綱:海鞘綱(Ascidiacea)、海樽綱(Thaliacea)和尾海鞘綱(Appendicularia)。海鞘綱(或海鞘)營固着生活;海樽類則營浮游生活,常成群; 尾海鞘類是可自由游泳的。海鞘類附着於船底、樁基側面、海藻、珊瑚礁、甲殼類動物上及海底。大小從幾公厘(幾分之一寸)到30公分(1尺)都有。海樽類常形成漂浮群,長達4公尺(13尺)。尾海鞘類一般很小,肉眼很難看得到。
評價
多數被囊動物為雌雄同體,但群居類也有無性生殖。在較冷區域,於春季和夏季產卵,而在熱帶則全年均有產卵發生。胚胎幾小時內即可發育成幼體。幼體有脊索和神經索,以及兩倍於體長的肌質尾。固着型有黏性突起,叫乳頭(papillae),在6小時到幾天不等的幼體期結束後,可憑藉乳頭抓住物體的表面。固着後,尾部會被吸收,並作為變態為成體期間的養分供應。浮游種只需很短時間就達到變態,不用固着。幼體生命期極短,不進食;成體以微生物為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