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南民族大学(校园大门)原图链接来自 中国教育在线 的图片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的专业艺术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2000年在原艺术系基础上建立了艺术学院。目前学院在艺术学本科门类下设有四个专业门类: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其中,音乐与舞蹈学类下设——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四个本科专业;戏剧与影视学类下设——表演、动画两个本科专业;美术学类下设——绘画、雕塑、美术学、摄影四个本科专业;设计学类下设——视觉传达设计[1]、服装与服饰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共计12个本科专业,舞蹈表演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艺术学院现有民族学下设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点1个、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点1个;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个;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个。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2300余人、研究生258人,教职工141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6人。一批知名画家、歌唱家、演奏家、舞蹈家和表演艺术家执教各专业。学院还聘任了50多位全国著名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为客座教授。

实习基地

学校为艺术学院提供了优越的办学条件。学院拥有心韵、神韵、舞韵、琴韵、雕塑楼等教学楼及新星剧场音乐厅,现代化的艺术教育设施及实习实践设备一应俱全,在西部乃至国内都属领先水平。在世界著名风景区——九寨、黄龙沿线建立了功能齐全的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在大邑、阆中、茂县、广元剑阁等地和四川美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少儿出版社、战旗歌舞团、四川省歌舞剧院等单位建有校外实习基地。

办学思路

为实现学校制定的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民族大学的发展总目标,艺术学院制定了创名牌、出精品、出人才的、建设一流艺术院校的发展目标和“举民族旗、走西部路、唱西南戏,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的发展战略,确立了教学、 创作、理论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课堂、项目、市场结合的办学思路,力争通过5-10年努力,把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质量过硬、优势突出,在西部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艺术学院。

科研成果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位,担任教育部“长江学者”通讯评委专家2位,国家民委领军人才专家1位,国家民委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位。学院教师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36篇;在各级出版社出版专著245部;主持各类课题396个;其中国家级项目立项35个(包括国家社科基金19个、国家艺术基金16个);获得省部级项目立项73个;副省级项目19个;厅局级项目47个;校级项目222个,共计到校经费750余万;主持横向课题29个,到校经费310余万元。国家级科研课题总数与到校科研经费两项在民族高校艺术院系、全国综合高校艺术院系及西部艺术院校中均名列前茅。

办学条件

学院现有省级教学示范中心“民族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省部级研究基地“民族民间艺术与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研究中心”、“高小华美术馆大型油画创研中心”、“民族艺术研发创新与影视制作中心”、“西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中心”、“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文创研发中心”、“西南曲艺研究中心”,设有丝绸工艺立体画、民族工艺美术、影视动漫、石窟、皮影等多个研究所,建有心韵楼、神韵楼、舞韵楼、琴韵楼、雕塑楼等教学楼群及新星剧场等教学展演场地。同时根据专业门类设置了:音乐实验室、影视表演与动画实验室、舞蹈实验室、美术综合实验室和设计实验室,在这之下设有雕塑、MIDI音乐、丝网版画、三维动画[2]、定格动画、铜版画、录音棚、摄影棚、皮影、平面设计、民族民间工艺等多个工作室。学院实验室总资产达2400余万元,现代化的艺术教育设施及实习实践设备一应俱全,办学条件优越。

自建院以来,艺术学院培养了各艺术领域毕业生万余名,为我国文化艺术发展、中华民族艺术传承与创新、民族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都贡献了重要力量。十四五期间,学院将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遵照学校“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学校“三大战略”,遵循艺术教育规律,突出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实施学院发展“十四五规划”、“336计划”,完成10项重点工作。力争把艺术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有影响力的民族艺术教育高地。

视频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相关视频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运动会开幕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