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瑞帮老年公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西安瑞帮老年公寓是一所敬老院。
敬老院(geracomium)也称安老院、养老院,是为老人提供住宿和日常起居照顾的地方,工作人员分为社工、护士、医生、义工及助理员等,是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1]。
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主办,接收靠福利救济或低收入的老人[2]。苏联的养老院,收养没有法定赡养人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在家生活的老年人。养老院的全部费用由国家负担,个人还可以按规定领取原来享受的养老金或抚恤金的一部分。
机构介绍
西安市长安区瑞帮托养机构成立于2002年,位于长安区环山公路秦岭麓下,10年至11年,在民政、残联大力支持下得到了长足发展,机构占地13200平米,建筑面积6800平米,设床位460张,是我市乃至我省目前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完善的一所综合性托养机构。机构内设医务室、康复训练室、特教室、情景模拟训练室、书法室、多功能娱乐活动室、多功能演播厅、放映室、亲情信息服务室、600平米现代无土栽培农疗、休闲大型温室,为老年人、残疾人、智障人士提供一个集休闲养老、残障人士康复、技能培训、日间托养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托养机构。
机构拥有专业的管理团队(核心团队由社工专业、康复医学专业、心理学专业,护理学专业等优秀人才组成),有专职护工人员、肢体康复师、心理疏导师、特教老师等数名专业人员。另有社会爱心人士、大学生志愿者、义工联盟、英国海外志愿者服务社等有组织的义工团队。我院还专门针对患有自闭症、脑瘫、智力障碍、肢体障碍的人群,提供特殊教育、康复训练,创造情景教学环境,提供个别化训练,结合感觉、运动和游戏活动,借助专业器材等,提高残障人士语言、肢体以及综合能力。
中国养老
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五保户”[3]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对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者,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医、保葬(儿童则为保教),简称“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敬老院。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敬老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1988年,全国农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个县(县级市)在乡镇普遍办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办起了敬老院[4]。
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待遇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许多地区还为优抚对象[5]的孤老兴办光荣院,吸收符合条件的对象入院。敬老院贯彻集体事业集体办的原则,入院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丧葬费等的供给,均由集体承担,统筹解决。
贫困地区的敬老院,集体组织供给有困难的,由国家给予补助[6]。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养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经常组织老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有的乡镇把敬老院办成老年人的活动中心,为乡、镇社区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务。
视频
西安瑞帮老年公寓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一张表讲清楚养老机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区别,个人图书馆,2018-06-19
- ↑ 西方国家的养老体制,中国柯桥网,2009-10-25
- ↑ 农村五保户申请有年龄限制吗?每月可以领多少钱?2020农村五保户政策, 惠农网,2020-10-15
- ↑ 浅析我国农村敬老院的发展问题及展望,参考网,2018-08-06
- ↑ 2020年最新优抚对象抚恤金标准汇总表(图) ,搜狐,2020-08-01
- ↑ 民政部 发展改革委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深度贫困地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建设改造行动计划》的通知(民发〔2018〕127号),养老信息网,201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