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西寨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寨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省迁西县东部滦河北岸台地上,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年代距今6000余年。

西寨遗址,是一处集祭祀、居住、制陶、制石、渔猎于一体的大型史前遗存,反映了滦河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及演化序列。

西寨遗址,平面呈椭圆形,面积9.62万平方米,年代距今6000余年,发现有祭祀地、房址、器物堆积群等重要遗迹,出土遗物近5000件。遗址分两期,一期遗存年代稍晚于兴隆洼文化,而与上宅中期早段和新乐下层文化相当;二期遗存年代与赵宝沟文化大致相同[1]

遗址介绍

西寨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省迁西县东部滦河北岸台地上,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年代距今6000余年。

发掘报告

迁西西寨遗址1988年发掘报告,迁西县地处唐山市北部燕山南麓、滦河中游,是研究燕山南北古文化的重要区域之一。

西寨村属迁西县二拨子乡,在县城东北约33公里,遗址位于西寨村东南滦河北岸的山坡上,滦河古道即在坡下,现滦河水距此600米处由西而东流过。

遗址是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现存面积一万二千平方米。1988年8月为配合大秦铁路建设工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唐山市文物管理处对遗址又做了详细调查、勘探,在铁路建设区内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为800平方米。其中T31、T32在T1—30的东南部,相距为200米。遗址发掘过程中共发现烧土面一处,灶一个,灰坑5个。出土了完整或可夏原陶器二[2]

重要意义

西寨遗址是一处集祭祀、居住、制陶、制石、渔猎于一体的大型史前遗存,反映了滦河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及演化序列。祭祀地点和太阳纹刻石的发现,对研究古代宗教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寨遗址考古还展示了当时极其发达的捕鱼业。

视频

西寨遗址 相关视频

探密西寨古堡遗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