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柏林」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西柏林(德语:West-Berlin;法语:Berlin-Ouest;英语:West Berlin)是对1949年到1990年间柏林西部地区的称呼。西柏林是自1945年二…”)
 
行 1: 行 1:
西柏林(德语:West-Berlin;法语:Berlin-Ouest;英语:West Berlin)是对1949年到1990年间柏林西部地区的称呼。西柏林是自1945年二战结束后建立的英美法共同占领区,此地区在其存在期间行政上很大程度是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邦份,但是在法律上并非属于西德的一部分。相对于西柏林,城市东部的苏联占领区称为东柏林,并是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所定的首都;但西方国家认为柏林在法律上仍为四国联合占领区,因此不承认东柏林的首都地位。
+
''' 西柏林''' (德语:West-Berlin;法语:Berlin-Ouest;英语:West Berlin)是对1949年到1990年间柏林西部地区的称呼。西柏林是自1945年二战结束后建立的英美法共同占领区,此地区在其存在期间行政上很大程度是[[ 西德]]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邦份,但是在[[ 法律]] 上并非属于西德的一部分。相对于西柏林,城市东部的苏联占领区称为东柏林,并是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所定的首都;但西方国家认为柏林在法律上仍为四国联合占领区,因此不承认东柏林的首都地位。
  
 西柏林正式由西方盟国控制,完全被苏联控制的东柏林和东德包围。西柏林在冷战时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被西方人普遍认为是“自由之岛”。作为“西方的样板”,它得到了西德的大量资助。作为一个富裕的城市,西柏林以其独特的国际化特征和教育、研究和文化中心而闻名。西柏林大约有200万居民,是冷战时期德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
 西柏林正式由西方盟国控制,完全被苏联控制的东柏林和东德包围。西柏林在冷战时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被西方人普遍认为是“自由之岛”。作为“西方的样板”,它得到了西德的大量资助。作为一个富裕的[[ 城市]] ,西柏林以其独特的国际化特征和教育、研究和文化中心而闻名。西柏林大约有200万居民,是冷战时期[[ 德国]] 人口最多的城市。
  
 西柏林位于西德边境以东和以北100英里(161千米)处,从西德只能通过狭窄的铁路和公路走廊从陆路进入。它由1945年建立的美国、英国和法国占领区组成。1961年修建的柏林墙将西柏林与东柏林和东德分隔开来,直到1989年倒塌。1990年10月3日,德国正式统一,东西柏林正式合并为现代的柏林。
+
 西柏林位于西德边境以东和以北100英里(161千米)处,从西德只能通过狭窄的铁路和公路走廊从陆路进入。它由1945年建立的[[ 美国]] [[ 英国]] [[ 法国]] 占领区组成。1961年修建的柏林墙将西柏林与东柏林和东德分隔开来,直到1989年倒塌。1990年10月3日,德国正式统一,东西柏林正式合并为现代的柏林。
  
 
==起源==
 
==起源==
  
 《波茨坦协议》为二战后占领德国确立了法律框架。根据这项协议,德国将正式由四个盟国(美国、英国、苏联和法国)管理,直到一个“所有各方都能接受的”德国政府建立起来。德国的领土将被划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由四个盟国中的一个管理。柏林曾被苏联占领区(在德国中部大部分地区新建立的)包围,也将被类似地分割开来,西方盟国将占领由柏林西部地区组成的飞地。根据该协定,对柏林的占领只有在四方协定的结果下才能结束。西方盟国被保证有三条通往柏林的空中走廊,苏联还非正式地允许西柏林和德国西部之间的公路和铁路通行。
+
 《波茨坦协议》为二战后占领德国确立了法律框架。根据这项协议,德国将正式由四个盟国(美国、英国、苏联和法国)管理,直到一个“所有各方都能接受的”德国政府建立起来。德国的领土将被划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由四个盟国中的一个管理。柏林曾被苏联占领区(在德国中部大部分地区新建立的)包围,也将被类似地分割开来,西方盟国将占领由柏林西部地区组成的飞地。根据该协定,对[[ 柏林]] 的占领只有在四方协定的结果下才能结束。西方盟国被保证有三条通往柏林的空中走廊,苏联还非正式地允许西柏林和德国西部之间的[[ 公路]] [[ 铁路]] 通行。
  
 起初,这一安排是临时性的,所有各方都宣称德国和柏林将很快重新统一。然而,随着西方盟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恶化和冷战的开始,德国和柏林的联合政府崩溃了。很快,苏联占领的柏林和西方占领的柏林就有了各自的城市管理机构。1948年,苏联试图通过对西方地区实施陆地封锁,也就是柏林封锁,迫使西方盟国离开柏林。作为回应,西方利用其空中走廊,通过柏林空运,向他们所在的那部分城市提供食品和其他物资。1949年5月,苏联解除了对西柏林的封锁,西柏林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市保留了自己的管辖权。
+
 起初,这一安排是临时性的,所有各方都宣称德国和柏林将很快重新统一。然而,随着西方盟国和[[ 苏联]] 之间的关系恶化和冷战的开始,德国和柏林的联合政府崩溃了。很快,苏联占领的柏林和西方占领的柏林就有了各自的城市管理机构。1948年,苏联试图通过对西方地区实施陆地封锁,也就是柏林封锁,迫使西方盟国离开柏林。作为回应,西方利用其空中走廊,通过柏林空运,向他们所在的那部分城市提供[[ 食品]] 和其他物资。1949年5月,苏联解除了对西柏林的封锁,西柏林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市保留了自己的管辖权。
  
 柏林封锁之后,东西柏林恢复了正常的联系。这只是暂时的,直到谈判重新开始。1952年,东德政府开始封锁边境,进一步孤立西柏林。直接的结果是,电网被分开,电话线被切断。人民政府和苏联军事人员还继续封锁所有通往城外的道路,导致几次武装对峙,并在那年6月与法国宪兵队和德国联邦军队发生了至少一次小规模冲突。然而,分裂的高潮直到1961年柏林墙的建造才出现。
+
 柏林封锁之后,东西柏林恢复了正常的联系。这只是暂时的,直到谈判重新开始。1952年,东德政府开始封锁边境,进一步孤立西柏林。直接的结果是,电网被分开,[[ 电话]] 线被切断。人民政府和苏联军事人员还继续封锁所有通往城外的道路,导致几次武装对峙,并在那年6月与法国宪兵队和德国联邦军队发生了至少一次小规模冲突。然而,分裂的高潮直到1961年[[ 柏林墙]] 的建造才出现。
  
 
==法理上的地位==
 
==法理上的地位==
  
 根据西方盟国所遵循的法律理论,对德国的占领于1949年结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于5月23日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于10月7日成立。根据《联邦共和国基本法(或宪法)》第127条,规定联州法律应在颁布后一年内扩大到大柏林(西柏林的正式名称)以及巴登、莱茵兰-普法尔茨和符腾堡-霍亨索伦。然而,由于对柏林的占领只能通过四方协议来结束,因此柏林仍然是同盟国正式主权下的被占领领土。因此,《基本法》并不完全
+
 根据西方盟国所遵循的法律理论,对德国的占领于1949年结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于5月23日成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于10月7日成立。根据《联邦共和国基本法(或宪法)》第127条,规定联州法律应在颁布后一年内扩大到大柏林(西柏林的正式名称)以及[[ 巴登]] 、莱茵兰-普法尔茨和符腾堡-霍亨索伦。然而,由于对柏林的占领只能通过四方协议来结束,因此柏林仍然是同盟国正式主权下的被占领领土。因此,《[[ 基本法]] 》并不完全
 +
 
 +
 
 +
[[Category:740 歐洲史地總論]]

於 2020年6月5日 (五) 04:49 的修訂

西柏林(德語:West-Berlin;法語:Berlin-Ouest;英語:West Berlin)是對1949年到1990年間柏林西部地區的稱呼。西柏林是自1945年二戰結束後建立的英美法共同占領區,此地區在其存在期間行政上很大程度是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邦份,但是在法律上並非屬於西德的一部分。相對於西柏林,城市東部的蘇聯占領區稱為東柏林,並是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所定的首都;但西方國家認為柏林在法律上仍為四國聯合占領區,因此不承認東柏林的首都地位。

西柏林正式由西方盟國控制,完全被蘇聯控制的東柏林和東德包圍。西柏林在冷戰時期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被西方人普遍認為是「自由之島」。作為「西方的樣板」,它得到了西德的大量資助。作為一個富裕的城市,西柏林以其獨特的國際化特徵和教育、研究和文化中心而聞名。西柏林大約有200萬居民,是冷戰時期德國人口最多的城市。

西柏林位於西德邊境以東和以北100英里(161千米)處,從西德只能通過狹窄的鐵路和公路走廊從陸路進入。它由1945年建立的美國英國法國占領區組成。1961年修建的柏林牆將西柏林與東柏林和東德分隔開來,直到1989年倒塌。1990年10月3日,德國正式統一,東西柏林正式合併為現代的柏林。

起源

《波茨坦協議》為二戰後占領德國確立了法律框架。根據這項協議,德國將正式由四個盟國(美國、英國、蘇聯和法國)管理,直到一個「所有各方都能接受的」德國政府建立起來。德國的領土將被劃分為四個區域,每個區域由四個盟國中的一個管理。柏林曾被蘇聯占領區(在德國中部大部分地區新建立的)包圍,也將被類似地分割開來,西方盟國將占領由柏林西部地區組成的飛地。根據該協定,對柏林的占領只有在四方協定的結果下才能結束。西方盟國被保證有三條通往柏林的空中走廊,蘇聯還非正式地允許西柏林和德國西部之間的公路鐵路通行。

起初,這一安排是臨時性的,所有各方都宣稱德國和柏林將很快重新統一。然而,隨着西方盟國和蘇聯之間的關係惡化和冷戰的開始,德國和柏林的聯合政府崩潰了。很快,蘇聯占領的柏林和西方占領的柏林就有了各自的城市管理機構。1948年,蘇聯試圖通過對西方地區實施陸地封鎖,也就是柏林封鎖,迫使西方盟國離開柏林。作為回應,西方利用其空中走廊,通過柏林空運,向他們所在的那部分城市提供食品和其他物資。1949年5月,蘇聯解除了對西柏林的封鎖,西柏林作為一個獨立的城市保留了自己的管轄權。

柏林封鎖之後,東西柏林恢復了正常的聯繫。這只是暫時的,直到談判重新開始。1952年,東德政府開始封鎖邊境,進一步孤立西柏林。直接的結果是,電網被分開,電話線被切斷。人民政府和蘇聯軍事人員還繼續封鎖所有通往城外的道路,導致幾次武裝對峙,並在那年6月與法國憲兵隊和德國聯邦軍隊發生了至少一次小規模衝突。然而,分裂的高潮直到1961年柏林牆的建造才出現。

法理上的地位

根據西方盟國所遵循的法律理論,對德國的占領於1949年結束,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於5月23日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於10月7日成立。根據《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或憲法)》第127條,規定聯州法律應在頒布後一年內擴大到大柏林(西柏林的正式名稱)以及巴登、萊茵蘭-普法爾茨和符騰堡-霍亨索倫。然而,由於對柏林的占領只能通過四方協議來結束,因此柏林仍然是同盟國正式主權下的被占領領土。因此,《基本法》並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