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瓜褐腐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瓜褐腐病

西瓜褐腐病
原圖鏈接

西瓜褐腐病主要发生在子叶、真叶及运输贮藏期的果实上。叶片染病,初生水渍状小褐点,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浅褐色或褐色斑,病斑融合成大斑时,致叶片干枯。运输贮藏期的果实染病,可见果实上出现不明显的暗褐色病变,仔细观察可见疣状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剖开病瓜可见皮下褐变。​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西瓜褐腐病

拉丁学名:Diplodia natalensis Pole-Evans

西瓜褐腐病
原圖鏈接

界:植物界

外文名:Watermelon brown rot

中文名:蒂腐色二孢

病原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

主要为害部位:叶、真叶及运输贮藏期的果实

病原形态特征

Diplodia natalensis Pole—Evans 称蒂腐色二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黑色,扁球形至洋梨形,光滑,大小290~522微米,具孔口,内壁上密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圆柱状,无色不分枝,大小8.4~19.0×2.8~5.6微米;成熟的分生孢子暗褐色,椭圆形,双胞,分隔处缢缩,表面具纵条纹,大小21~29×12~15.4微米。

受害症状

1、西瓜叶片受害症状:病斑开始为点状,褐色,水渍状,后发展成不规则形软腐斑,浅褐色或褐色,病斑可以连接大斑,叶片干枯。

2、西瓜果实受害症状:果面有不明显的暗褐色病变,皮下变褐。[1]

传播途径

西瓜褐腐病的病原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田间草丛中越冬。第2年条件适宜时病原通过风雨传播到西瓜叶片上,病原萌发侵入后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

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田间草丛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从器内释放出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到西瓜叶片上,病菌萌发侵入后引致初侵染和再侵染。西瓜植株受冻或缺肥及运输贮藏过程中果皮擦伤易诱发此病。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l)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3年轮作,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

(2) 高畦栽培,地膜覆盖,雨季加强排水。

药剂防治

(l) 用种子重量o.3%的5o%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2) 发病初期喷酒5o%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oo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4oo~5oo倍液、%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oo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oo倍液、5o%杀菌王水溶性粉剂looo倍液或惠满丰多元素活性液肥,每亩32oml,稀释5oo~6oo倍液,也可用促丰宝ⅱ型looo倍液,隔7天一次,喷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2]


相关视频

西瓜育苗技术视频_西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