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雅茨龍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雅茨龍屬
圖片來自sci-news

西雅茨龙属学名Siats,发音为/see-ats/)又译撒特斯龙,是美国犹他州雪松山组晚白垩世灭绝的大型新猎龙科兽脚类恐龙,仅含有一个物种米氏西雅茨龙Siats meekerorum)。

该属可能是北美洲发现的第一只新猎龙科;从地质学上来说,它也是迄今为止从该大陆发现的生存年代最晚的异特龙超科[1]。它曾被认为属于大盗龙类,一个充满争议的分类群,该分类群可能属于暴龙超科,或异特龙超科中的新猎龙科,抑或基础虚骨龙类。

发现

西雅茨龙由林塞·赞诺和彼得·马克维奇在2013年命名和叙述,模式种米氏西雅茨龙S. meekerorum),属名来源于Siats,犹特族传说中的吃人妖怪种名meekerorum纪念地质学家约翰·米克(John Caldwell Meeker),他在遗嘱中捐赠了财产用于支持古生物研究;他的遗孀维斯罗·米克(Withrow Meeker)和他们的女儿里斯·米克也是参与研究的志愿者之一。

模式标本FMNH PR 2716是一具不完整的骨骼,保存在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FMNH PR 2716包含五个背椎和八个尾椎,一个人字骨,部分右髂骨坐骨腓骨,部分左胫骨和部分左、右骨。这些化石由林塞·赞诺发现,并由彼得·马克维奇在2008年列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展品之中。[2]它们在2008至2010年期间收集于犹他州艾麦里县雪松山组的Mussentuchit段,化石年代为晚白垩世森诺曼阶早期,大约9450万年前。

叙述

模式标本FMNH PR 2716由单个个体的部分骨骼组成,由于神经弓与背椎椎体的没有完全融合,因此被认为骨骼发育不成熟。该属具有七个诊断特征,包括四个独有衍征:尾椎远端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尾骨近端上缺少明显的下副突窝的细长的后椎体横板,髂耻柄的髋臼边缘横着且凹陷,侧胸架末端有一个凹陷。其他值得注意的特征包括背椎上较宽的神经棘

西雅茨龙代表了北美已知的最大的兽脚类动物之一。赞诺和马克维奇(2013年)使用其他大盗龙类估计正模标本个体的长度为11.9m。此外,根据股骨径缩减程度,他们估计其质量约为4吨。作者还写道,尽管椎体弓软骨结合关没有融合,表明此个体还是一只亚成体,但正模标本在大小上已经可以与食蜥王龙高棘龙相比。

如果它是一种新猎龙科,那么该属的发现也揭示了直到白垩纪晚期北美异特龙类才“让位”于霸王龙类。[3]有些研究将它归入大盗龙类,然而,大盗龙类的分类问题上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该分类群通常被认为属于新猎龙科或暴龙类,而且两种看法经常出现在同一篇论文中,将西雅茨龙归类于大盗龙类本身也是一个存在争议的做法,最近的分析认为它是一属非大盗龙类的新猎龙科恐龙,与大盗龙类无关。[4]

參考文獻

  1. Zanno, L. E.; Makovicky, P. J. Neovenatorid theropods are apex predators in the Late Cretaceous of North America.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3, 4: 2827. Bibcode:2013NatCo...4.2827Z. PMID 24264527. doi:10.1038/ncomms3827. 
  2. Johnson, Steve. New dinosaur discovered by Field Museum expedition. Chicago Tribune. 22 November 2013 [22 November 2013]. 
  3. Jha, Ajit. 'Man-Eating Monster' Dinosaur Was Top Predator Before T. Rex; Discovery Solves 30 Million Year-Old Puzzle. International Science Times. 22 November 2013 [24 Nov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5). 
  4. Porfiri, Juan D.; Novas, Fernando E.; Calvo, Jorge O.; Agnolín, Federico L.; Ezcurra, Martín D.; Cerda, Ignacio A. Juvenile specimen of Megaraptor (Dinosauria, Theropoda) sheds light about tyrannosauroid radiation. Cretaceous Research. 2014-09-01, 51 (Supplement C): 35–55. doi:10.1016/j.cretres.2014.0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