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观音隧道 (台9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观音隧道
台九线苏花改观音隧道南下线
第二工作面贯通
图片来自苏花改工程处全球资讯网

观音隧道于民国109年(西元2020年)1月6日通车,位在台湾宜兰县南澳乡的一座公路隧道,属于“台9线苏花公路山区路段改善计划”(简称苏花改[1] 南澳至和平路段,穿越中央山脉南澳南溪鼓音溪之间的山区,北接南澳南溪河川桥,南接鼓音溪鼓音桥衔接4.6公里长的谷风隧道。 观音隧道南下线总长7945公尺、北上线总长7964公尺,是苏花改计划中最长的一座隧道,也是台湾第二长公路隧道及台湾省道最长公路隧道。隧道采双孔双向设计,南北向各设置一车道,路肩为紧急救援车道,最初隧道内最高速限为60公里(2020年6月20起最高速限设为70公里、最低速限50公里)。目前开放小型车、大客车及大货车上路。

工程介绍

观音隧道于民国100(西元2011年)11月1日动工,主要工作为隧道施工横坑l处约60公尺、机房3处(位北口及横坑内),施工内容则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隧道工程、联络隧道工程,横坑隧道通风机房及隧道北口通风机房建筑工程及其他附属工程。

经过全体施工人员的努力下,观音隧道北上线于民国104(西元2015年)11月14日贯通、南下线于民国105(西元2016年)5月3日贯通。

观音隧道贯通后再进行主隧道衬砌、隧道内的台阶施作、通风隔板施作及新建通风机房,并进行抑拱施作及避车弯衬砌(又称为人行联络通道或人车避难通道),然后再安装照明系统及消防水雾系统,还有轴流风机及人行联络通道的照明系统及通讯系统,隧道的所有土建工程及机电工程同步施工。

隧道分为两阶段完工,第一阶段于民国108年(西元2019年)6月18日竣工,第二阶段亦于同年7月18日竣工。配合苏花改全线通车,于民国109年(西元2020年)1月6日下午4点开放通车,初期先开放小客车及大客车通行。

与谷风隧道衔接的谷音桥采用密透室设计,并设有遮光罩,避免驾驶人因两隧道间短短60公尺桥上的强光造成眼睛不适、导致行车危险。

由于此隧道是苏花改的其中之一的长隧道,因长隧道内的空气品质欠佳,为考量用路人之安全,仅开放小客车、大客车及大货车通行,尚未开放机车等车辆进行。

为了重罚违规,公路总局已在观音隧道、谷风隧道和东澳隧道内安装区间测速照相机及车体辨识系统,两者均在清明节连假过后才启用,惟后者可侦测违规驶入车辆(如:机车、管制类型的大货车),前者则是宣导期中,仅采用测速照相机,预计于民国109年(西元2020年)清明节连假过后才启用区间测速照相机(迄今仍未启用)。

观音隧道施工时程

  • 民国100年(西元2011年)11月1日正式动工
  • 民国104年(西元2015年)11月14日北上线贯通
  • 民国105年(西元2016年)5月3日南下线贯通
  • 民国108年(西元2019年)6月18日第一阶段工程竣工,7月18日第二阶段工程竣工。
  • 民国109年(西元2020年)1月6日开放小客车及大客车通行。
  • 民国109年(西元2020年)6月20日,原最高速限60公里提升至70公里,另增加最低速限50公里。
  • 民国110年(西元2021年)1月19日,开放12.2公尺以下非管制大货车通行。

隧道内设计

  • 通风隔板:可在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将隧道内的浓烟排走。
  • 通风机房:可透过此设施以排出隧道内的浓烟。
  • 避难联络通道:内部设置通讯设备及照明系统,可于发生火灾时在这暂避,为防止浓烟入侵。
  • 避难联络通道出入口:设有“逃生小绿人”及视线不佳逃生时辨识的灯光。
  • 轴流风机及水雾支管:配有水雾系统,此系统设定在起火后的2至3分钟,自动确定火警位置并喷水降温。
  • 紧急停车处:若车辆故障可停靠在这停车处上。
  • 区间测速照相:于民国109年(西元2020年)清明节连假过后启用(但迄今仍未启用)。
  • 车体辨识系统:于民国109年(西元2020年)清明节连假过后启用此系统,侦测机车、大货车等违规车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