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规模收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规模收益是中国专有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词解释

规模收益是经济学术语,指当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时,这种增加会对总产量的影响。假定L单位的劳力和K单位的资本结合可以生产Q单位产品,即L K→Q。规模收益问题要探讨的是:如果L和K都增加a倍,产量Q将发生的变化。假定aL aK→bQ,那么,根据b的值的大小,可以把规模收益分为三种类型: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

规模收益的类型

规模收益也称为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规模收益的类型有3种:

1、规模报酬不变,即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2、规模报酬递增,即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3、规模报酬递减,即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具体来讲,所有投入成比例增加时产出的增长率。例如,如果所有投入增加1倍而产出也恰好增加1倍,则说这一生产过程呈现的是固定的规模收益(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而如果所有投入增加1倍而产出增加却不到100%,则这种生产过程呈现的就是递减的规模收益(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如果产出增加了1倍以上,那么,该生产过程就具有递增的规模收益(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术语解释

规模收益递增,是指某一产品或行业的净收益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规模的扩大速度的现象或状态。规模收益递增是空间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规模收益不变,指的是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比如,厂商的要素投入增加100%,产量的增加量也是100%。

规模收益递减,指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并导致产量增加的百分数小于该百分数。规模收益递减的主要原因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各部分之间难以得到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可表现为内部分工的破坏,生产有效运行的障碍,获取生产所需决策信息的不易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