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论语《子张·第十九·共二十五章》3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论语

《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这些人物来自十分广泛的社会阶层,包括执政者、贵族、各种等级的官吏、军队首领、学者、隐士等。书中写得最多的是同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译】

子夏说:“大节不能超越界限,小节有点出入是可以的。”

【注】

《朱注》:大德小德,犹言大节小节。……吴氏曰:此章之言,不能无弊。

《集释》《反身录》:论人与自处不同,观人当观其大节,大节苟可取,小差在所略;自处则大德固不可逾闲,小德亦岂可出入?一有出入,便是心放,细行不谨,终累大德。

【记】

所谓“大节”当然是原则性、大问题,有关事业、方向、国家、社会等等重大事务。“小节”是指日常生活、起居交往等等。讲究修养的宋明理学家当然不赞成小节可出入,如上注。这里仍有一个两种道德的问题。其实,社会性公德才算大德,宗教性私德纯属私人事务,可以有不同选择。因之个人信仰、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等均应属“小节”。个人修养或不修养,均无不可,只要不违反公共法规即可。这种现代观念当然与传统体系包括孔孟之道均大不合。孔孟之道今日也只能作为一种宗教性私德来提倡劝导,而不能作为社会的普遍公共法规。因之,何谓大节或小节,固时移世变,大不同于以前了。

原文

《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这些人物来自十分广泛的社会阶层,包括执政者、贵族、各种等级的官吏、军队首领、学者、隐士等。书中写得最多的是同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弟子。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译】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们,打扫环境、接待客人、进退应付是可以了。但这是细微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有,这怎么行?”

子夏听到,说:“咳,子游错了!君子的学问,哪一种先教,哪一种后教,好像树木花草,各有种类区别。君子的学问,又怎能这么曲解呢?能从头到尾合在一起的,只有圣人吧。”

【注】

《集释》《论语述要》:“倦”字当是“教”字意,言孰当先传,孰当后教,一视学者之质所宜受,如草木之有区别培植者,不可一概施。

【记】

较难解的是最后一句,“有始有卒者”。什么意思?解说甚多。有强调无所谓本末,末即是本,洒扫应对即见本体,阳明学派所谓端茶童子即是圣人,在日常生活、普通行为中即可识本体、见心性、致高明,即一胜解,但此实受佛学禅宗影响故。大多解作教学需循序渐进,先小节,后大事;先实践,后理论;先末务,后本体。或解作因材施教,区别培植(如上注)。子夏传经,影响汉代至巨,乃孔门嫡派传人也。

== 原文 ==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

子夏说:“官做好了去求学,学问好了去做官。”

【注】

《朱注》: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

【记】

这已是名言,而且常把它当作孔子的话,只因为它出自《论语》。其实这篇都是孔门弟子的讲话,又特别是子夏学派的。“学优则仕”是中国传统社会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所以“士”和“大夫”(有官职)总连在一起。它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一方面最早建立了系统的文官政治构架,使行政、教育相连接,社会获得知识者作为主要支柱的撑持。另方面使知识分子个体的人生价值、终极关怀被导入“济世救民”、“同胞物与”的方向,而求在尘世建立“天国”(不管是“复三代之盛”也好,“通三统张三世”也好)。这一方面造成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和泛道德主义,同时也避免了诸多宗教信仰的冲突纠纷。这已是历史事实、心理形成,不必为求价值判断而大肆争论,重要的是去了解、解析这一现象而探求今后的可能。

== 原文 ==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译】

子游说:“丧事致以悲哀之情,但不要过分。”

【注】

《朱注》杨氏曰:丧与其易也宁戚,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之意。

《集释》戚学标《四书偶谈》孔安国曰:丧恐灭性,故致哀而止,毋过情也。

【记】

两重意思:一要悲哀,否则便失去丧礼的内容。二不要过于悲哀,有损身心,也属不孝。但孔子有时也“哭之恸”(11.9章),这里仍是“经”与“权”的掌握问题。

== 原文 ==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译】

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是个难得的人了。但不是‘仁’。”

【注】

《朱注》:子张行过高,而少诚实恻怛之意。

【记】

此篇多处批评子张,是否如康有为所谓乃曾子学派传人所记诵?[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