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论语《子罕•第九•共三十一章》6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论语

《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这些人物来自十分广泛的社会阶层,包括执政者、贵族、各种等级的官吏、军队首领、学者、隐士等。书中写得最多的是同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

孔子说:“可以剥夺三军主帅的权力,休想剥夺一个普通人的意志。”

【注】

《集释》《论语意原》:可夺者所主在人,不可夺者所主在我。

论语《子罕·第九·共三十一章》原文及解读

【记】

将道德人格的崇高表达无遗,至理名言。梁漱溟在“批孔”高潮中,以此句抵挡不可一世的帝王权势与群众狂潮,不愧为身体力行的孔学门徒,值得称赞。

原文

《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这些人物来自十分广泛的社会阶层,包括执政者、贵族、各种等级的官吏、军队首领、学者、隐士等。书中写得最多的是同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弟子。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译】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棉袍与穿着高贵皮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惭耻辱的,只有子路吧?!‘不妒不贪,哪能不好?’”子路一生念这诗句,孔子说:“仅仅如此,还不够好。”

【注】

《集释》《论语传注》:夫耻己之无而恨人之有则忮,耻己之无而羡人之有则求。

【记】

孔子对子路的教育方法是:当人们满足其学问、道德时,便又猛击一掌,使之继续前行。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中国共产党当年进行思想改造时强调“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周恩来),之所以被许多知识分子所衷心接受,大概也正因为有此传统心理积淀在起作用?

== 原文 ==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

孔子说:“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树柏树不凋谢。”

【注】

《正义》:诸说或以岁寒喻事难,喻乱世,喻势衰,义均得通。

《集释》李光地《论语札记》:旧业未谢而新枝已继。

【记】

《庄子·让王》及《吕氏春秋》均记载:“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门人有怨言,孔子曰:“天寒既至,霜露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此与“匹夫不可夺志”章同样意思。在冰雪严寒的恶劣环境中,才能真正显示具有韧性精神的意志崇高。“后凋”之“后”应训解为“不”,古人用“后”代“不”,措辞婉约也。以自然景物喻人事品德,乃充满情感特征的诗意语言(审美),此中国文字及文化特征之一,亦前述类比联想之具体应用。在中国,松树至今犹多入诗入画。在这里,非苦难(岁寒)本身而是抵御和战胜苦难,才有此欢乐颂。这正是中国乐感文化不同于俄罗斯“苦难即得救,即欢娱”之所在。康德有所谓“道德的象征”,中国以松柏象征韧性精神,以肯定的情感态度来激励人们,并由此进入更深一层的超道德的审美的“本体”境界,即对本真存有的情感把握:人与以松柏为代表的宇宙—自然融合为一。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如同在艺术中,同样可以体验、把握、领悟这一最高“本体”。“如何活”、“为什么活”与“活得怎样”在这里便混沌一体,难以分别了。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认为宗教状态正在于它的非日常性、非世俗性,中国以审美代宗教达到此最高本体,却可以在日常性、世俗性之中,其中包括对苦难的关注(“岁寒”)。“仁”、“敬”、“诚”、“庄”诸道德范畴均有审美情感,因此可信仰的不是那可畏惧的严厉上帝,而是具有情感的生命(“天地国亲师”)本身,亦即相信人类如同天地一样将延续永生而趋行于善(道)。所谓“以美储善”即松柏后凋之谓也。文天祥所云“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极为精辟地概括了责任感(义)与天地感(仁)、道德(义)与情感(仁)的关系,文天祥以力行实践完成了这一关系,由至大至刚而至美至圣。中国古典传统的典范,如焉斯见。

== 原文 ==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

孔子说:“聪明的人不迷惑,仁爱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注】

《朱注》: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

《集释》《申鉴·杂言下》: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

【记】

“仁者不忧”,即乐感文化也。其他两者,很好理解,几乎是同语反复,但又不是。因为后一词(不惧)描述的是心理状态。如以此二句类推,则“仁”自应是某种精神愉悦的胸怀心境。可见仅以“忧患意识”涵盖孔学及中国文化者,差以毫厘,失之千里矣。可见,一方面是“不忧”,另方面是多“忧”(《论语》屡见)。此Concern而非Worry也。“患”,亦同,不忧外在的利害荣辱,只忧自己的进德修业,宗教性私德也。《申鉴》所言对政治家甚合适,大公无私,夫复何惧。宗教性私德范导社会性公德也。

== 原文 ==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译】

孔子说:“可以在一起学习,未必可以走同一条路;可以同走一条路,未必可以坚持同样的原则性;可以坚持同样的原则性,未必能有同样的灵活性。”

【注】

《朱注》洪氏曰:易九卦,终于巽以权。权者,圣人之大用。未能立而言权,犹人未能立而欲行,鲜不仆矣。

【记】

“经”与“权”是孔学一大问题,我以为译为“原则性”与“灵活性”最贴切,前章已谈。如何掌握此二者,就是所谓“领导的艺术”、“做人的艺术”,亦即根据具体情况掌握适当的“度”,这才是真正的“道”。“立”即树立、建立。如“立于礼”即关于原则立场,即“经”也。程颐却说“权只是经”,否认“权”(灵活性)的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宋明理学家多空谈性理原则,不识生活权变,死守教条,不知灵活,迂腐无能,不足成事者,多矣。而阴谋家、政治家却又只重权变,讲灵活,只问利害,不顾原则,以至无所不为,但常常操胜算,建事业,功垂后世。这正是伦理主义与历史主义矛盾的又一种显现。如何掌握“经”与“权”的关系,其中又有“经”与“权”矣。

“权”与个体性相关,它是个体的自由性、自主性的实践和显现。因即是灵活性,即非可普遍搬用之教条,“权者,反经而善者也”(《孟子赵岐注》)。“常谓之经,变谓之权,怀其常经而挟其变权,乃得为贤”(《韩诗外传》)。此个体掌握运用之灵活性如何“反”而不“反”(经),即“度”的合适,掌握很难,这便是艺术。儒家不强调一成不变的绝对律令、形式规则,而重视“常”与“变”、“经”与“权”的结合。并以“权”比“经”更近于“道”,因“道”必须因“权”才能实现,仍重在实践和实行,此即“实用理性”。今日似更应注意此种重视个体性、灵活性亦即主动性的儒学方面,而与仅强调“经”(原则性的伦理规范)的宋明理学相区别。

原文

“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译】

“蔷薇花啊!摇来摆去;难道不想你?是住得太远了呀。”孔子说:“没有真想呀,远什么呢?”

【注】

《集释》《四书辨疑》:自汉魏以来,解《论语》者多矣,此章之说,皆莫能明。

【记】

这章素称难解,不如根据字面译出。前面四句是古诗,后面是孔子借诗发挥,摇来摆去,并未真正执着;否则“我欲仁,斯仁至矣”,又何必怕遥远呢?[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