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论语《拾肆 宪问篇》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论语

《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这些人物来自十分广泛的社会阶层,包括执政者、贵族、各种等级的官吏、军队首领、学者、隐士等。书中写得最多的是同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弟子。

拾肆 宪问篇

  本篇共计44章。其中着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原文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1]。”问子西[2]。曰:“彼哉!彼哉[3]!”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4],饭疏食,没齿[5],无怨言。”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6],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7]。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8],自经于沟渎[9],而莫之知也。”

【注释】

  [1]惠人:施惠于民的人。[2]子西:楚国的公子申,与孔子同时。[3]彼哉:表示轻视的习惯语。[4]伯氏:齐国的大夫。骈邑:地名,是伯氏的采邑。[5]没齿:死。[6]九合:齐桓公纠合诸侯共计十一次,“九”是虚指其多。[7]被(pī)发左衽(rèn):被同“披”,披头散发,衣襟向左边开,是古代少数民族的特点。[8]谅:小信。[9]自经:自缢。沟渎(dú):小水沟。

译文

  有人问子产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是个有恩惠于人的人。”又问子西。孔子说:“他呀!他呀!”又问管仲。孔子说:“他是个有才干的人,他把伯氏骈邑的三百家夺走,使伯氏终生吃粗茶淡饭,直到老死却没有怨言。”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他难道要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吗?”

  圣人的智慧

  这是孔子对古代名相管仲历史功绩的评价。子产也是有名的政界人物,孔子赞他是惠人;楚国的公子申辅佐楚昭王富国,虽然两度让政,但后来不听叶公之劝,引发白公之乱,死于难,孔子觉得这人不怎么样。管仲剥夺了伯氏在骈地的食邑,弄得他只好吃粗食,却至死无怨,所以孔子大赞管仲是个治国人才。

  管仲协助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他和朋友做生意时分财多取,打仗时又三战三走。特别是他易主而仕,成为他人生的一大污点。管仲和召忽二人同为公子纠的老师,因齐襄公无道,公子纠逃往母国鲁国,纠的异母弟小白在其师鲍叔牙陪同下逃往母国莒国。襄公死后,小白抢先回国被立为桓公。他为保君位,迫使鲁国杀死公子纠,召忽为主殉身,而管仲在鲍叔牙推荐下做了桓公国相。所以孔子的学生子路、子贡对管仲颇有微词,而孔子能公正地评判大节、小节,他认为管仲在历史上功大于过,算得上仁德之人。因为管仲对尊王攘夷有大功,他帮助齐桓公主持诸侯大会,停止了战争,使天下得到匡正。假若管仲苟守小信,自缢沟渠,那人们就要披散头发,衣襟左开,沦为落后民族了。

  孔子的学生子夏也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子张》篇)。评论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得失,应当观大节,看主流,不应以小节否定大节,一棍子把人打死。

原文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

  孔子说:“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圣人的智慧

  贫穷却没有怨恨,很难,富贵却不骄傲,倒容易做到。法国作家莫泊桑有篇着名小说——《项链》,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位美丽动人的姑娘,但因生在小职员家庭,所以只得和一个小书记结了婚。但她心中总是向往着高雅奢侈的生活,因而寒碜的家境使她痛苦不堪。她每次去看望有钱的女友,回来就会因悔恨、失望而整天哭泣。

  人一生下来便是不平等的。有这样一个故事:产房里同一天出生了两个宝宝,他们在医院里穿着同样的衣服,睡在同样的床上,没有任何区别。等到出院的时候,一个宝宝的爸爸开着小车,给宝宝换上了最好的衣服,带着他去了舒适的家。而另一个宝宝的爸爸从地里赶来,用粗糙的大手抱着宝宝回到了简陋的小木房。从这一刻起,他们的人生开始走向不同的轨道。我们唯一不能也不可能选择的是自己的出身、自己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生活的态度,即便出身寒微,也不要像玛蒂尔德一样怨天尤人,而要学会平静地接受,虽然我们不能决定出身,但是我们一样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原文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1],不可以为滕薛大夫[2]。”

【注释】

  [1]孟公绰:鲁国大夫,《史记》记载他是孔子所尊敬的人。老:古代,大夫的家臣称老,也称室老。优:力有余裕。[2]滕、薛:当时的小国,都在鲁国附近。

译文

  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是才力有余的,但还不能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圣人的智慧

  孔子认为人各有其能。如鲁国大夫孟公绰如果当晋国诸卿赵氏、魏氏的家臣,那是力有余裕的;但他却没有能力来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汉代频阳县是几个郡相邻的三不管地区,所以盗贼很多。县令名叫薛恭,是个孝子,因德行卓越被举荐当官,却毫无办案经验。那时还有个偏远的小县叫栗邑,那儿的百姓淳朴易治,县令叫尹赏,是个郡吏出身,有长期办案经验。薛恭得知此事后,就奏明朝廷,让二人互换治县,上任几个月后,两县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所以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有人慨叹自己不能胜任工作,其实也许仅仅只是你不适合这份工作,有的时候,换一个角度,也许情况就会大不同。

原文

  子路问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之知[2],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3],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4],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释】

  [1]成人:完美的人。[2]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他很聪明,逃到齐国以后,能预见齐庄公的被杀而设法推辞庄公给他的田地。[3]卞庄子:鲁国的勇士。[4]久要:指长久地处于穷困中。“要”为“约”的借字。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圣人的智慧

  孔子眼中完美的人,要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像孟公绰那样清心寡欲,像卞庄子那样勇敢,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然后再用礼乐来成全他的文采。孔子感慨这样的人太少了,所以只要能见利不忘义,遇到危险肯付出生命,长久地处于穷困中仍不忘平日诺言,就可以说是完美之人了。

  在对许多人做了评价后,子路想知道怎样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才能够“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告诉他,孟公绰可以“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是因为他缺乏臧武仲的智,卞庄子的勇,冉求那样的才艺,以及文子的礼乐。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为政者、统治者,在执政时,所应该具有的才识,是要有“仁、义、礼、智、信”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如果没有“仁、义、礼、智、信”的综合素质,也只有像孟公绰那样去做一个“老”,而不能做大夫。当然,要成为一个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综合素质的完美无缺的人,是很难的,其实这也是孔子对君子的标准的认可。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孔子理想中的君子是很难有了,私有制的畸形发展,物质财富的集中使人贪图享受,让人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因此孔子提出另外一个标准,就是“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其中这个“利”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能够见利而让,见利不争不夺,见利而思考最佳的行为方式,就能使一个人成为完美无缺的人。因为能够见利而让,才能临危受命,如果仅考虑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是不会临危受命的。而不会临危受命,则就没有了“仁、义、礼、智、信”的综合素质,只是一个陈文子那样“有马十乘,弃而违之”的人。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1]:“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2]。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注释】

  [1]公叔文子:卫国大夫,卫献公的儿子,姓姬,名拔,文为谥号。公明贾:卫人,姓公明,名贾。[2]僎(xún):人名。公叔文子的家臣。升诸公:公,公室。这是说僎由家臣升为大夫,与公叔文子同位。

译文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说:“(他死后)可以给他‘文’的谥号了。”

  圣人的智慧

  这是孔子对卫国贤大夫公叔文子的称赞。公叔文子很会看场合,到该说的时候才说,别人就不厌恶他的话;高兴了才笑,别人不厌恶他的笑;该取才取,别人就不厌恶他的取。公叔文子也很有肚量,由于他的推荐,他的家臣大夫僎和他一起做了国君大臣,所以孔子赞叹这样的人配得上谥号为“文”了。

  孔子听说卫国的公叔文子好像是这样的人,于是便问公明贾。公明贾认为别人的话言过其实了,他于是详细解说了公叔文子的言行。从公明贾的话中,我们看到公叔文子确实不错,不该说话的时候不说,不该高兴的时候不笑,最关键的是他见利思义,不该取的时候不取,该取的时候就理所当然地取为己有。这三点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很难做到,我们都“好为人师”,总认为自己正确而别人有错,所以有时候不分地点、环境、场合地教训别人,不该说话时偏要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从而使事情更加复杂。还有就是我们的“幸灾乐祸”的心理,看见别人倒霉,忍不住总要哈哈大笑。有人发钱,有人送礼,总忍不住要收下。其实,别人发钱、送礼,总是有目的的,某个人突然间对你很好了,他总是有一定的企图,你就要想一想为什么,如果贪图小便宜而收下礼物“取之”,你也就欠下了人情,而你总要回报才行。所以,公叔文子能够这样,使孔子不大敢相信。但这并不是说公叔文子是沽名钓誉,事实是不是如此,因为缺乏历史资料,姑且存疑。当然,如果公叔文子真是这样,也无所谓,因为我们所要学习的是他的这种精神。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1],虽曰不要君[2],吾不信也。”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3],齐桓公正而不谲[4]。”

【注释】

  [1]防:臧武仲的封邑,在今山东费县东北30千米之华城,离齐国边境很近。[2]要(yāo):要挟。[3]晋文公:姓姬,字重耳。谲(jué):欺诈。[4]齐桓公:姓姜,名小白。

译文

  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邑请求鲁君在鲁国替臧氏立后代,虽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君主,我不相信。”

  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圣人的智慧

  孔子反对臣下要挟君王的做法,通过他对臧武仲、齐桓公和晋文公三人的评价可见一斑。鲁国贵族臧武仲因得罪孟孙氏逃离鲁国,后回到采邑防城,向鲁君要求,以立臧氏之后为卿大夫为条件,自己交出防邑。孔子评论说,纵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我也是不相信的。齐桓公和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名声最大的两个霸主。但相比之下,孔子更欣赏齐桓公。齐桓公不用武力,召开十一次诸侯大会,且伐楚亦是用周天子名义,光明磊落。而晋文公虽称霸时间更长,但他常用诡术,城濮之战后,他把周天子召到河阳,借此大会诸侯,有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味道,所以孔子批评他作风不正派。

  大家都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群雄并起。衰微的汉王朝江河日下,名存实亡,但汉献帝的威望还在,还有一定的影响力。有敏锐政治远见的曹操自公元196年开始拥立汉献帝,从此比其他诸侯多了一张王牌,这不仅维持了自己的忠臣形象,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使他取得了军事、人才、经济等各方面的领先,为曹丕代汉称帝打下了基础,所以曹操在历史上被称为“乱世奸雄”。

原文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1]:“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2],祝鮀治宗庙[3],王孙贾治军旅[4],夫如是,奚其丧?”

  【注释】

  [1]康子:鲁国季康子。[2]仲叔圉(yǔ):即孔文子,名圉,他有外交才能,擅长接待宾客。[3]祝:卫灵公的太祝,字子鱼,擅长宗庙祭祀。[4]王孙贾:擅长军事。

译文

  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无道,季康子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孔子说:“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

  圣人的智慧

  卫灵公虽然无道,却不至于亡国,关键在于他知人善用。他让擅长外交的仲叔圉接待宾客,让擅长宗庙祭祀的祝管理祭祀,让擅长军事的王孙贾统帅军队,在他们三人的治理下,卫国才没垮台。

  古人云:“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用人。”汉高祖刘邦夺得政权后问大臣,他何以能得天下。在听取高起、王陵分析后,刘邦说:“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镇国家,安抚百姓,提供粮饷,我不如萧何;军事上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此三人都是人杰啊,因我能知人善用,才取得天下。”只有知人善用的领导者才能使团队取得成功。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1],则为之也难。”

【注释】

  [1]怍(zuò):惭愧。

  译文

  孔子说:“说话如果大言不惭,那么实现这些话就是很困难的。”

  圣人的智慧

  孔子批评那种喜欢大言不惭、夸夸其谈的人,因为实行起来就不容易。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刘备生前曾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事实证明确实如此。一个好说大话,喜欢吹牛的人,做事往往不牢靠,对待这种人要尤其慎重。

  古人的笔记小说中也有许多说大话的故事。明代陆灼的《艾子后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艾子的人,在齐国孟尝君门下待了三年,回鲁国时遇到季孙氏。季孙氏问艾子齐国谁最有德?艾子答:“孟尝君最贤德,有食客三千。”季孙以为不算什么,说自己也有三千食客。第二天艾子造访季孙家,只见门庭寂然,艾子以为食客们都在别馆住着,就问季孙,季孙假装遗憾地说:“你来得太晚了,他们都回家吃饭了。”

  还有个故事,说的是赵国有个方士好讲大话,自称见过伏羲、女娲、神农、蚩尤、苍颉、尧、舜、禹、汤、穆天子、瑶池圣母等,以致“沉醉至今,犹未全醒,不知今日世上是何甲子也”。后来赵王坠马受伤,大夫说须用千年血来敷。艾子就告诉赵王有这么一个千岁方士,杀了他一定可以治好大王的病。赵王大喜,让人把方士捉来。这位方士吓得拜地求饶,推说自己昨日因父母大寿,饮酒过度,才胡言乱语,实不曾活过千岁。可见胡乱吹牛都经不起实地观察,一看就漏底了。[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