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拾肆 憲問篇》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拾肆 憲問篇

  本篇共計44章。其中着名文句有:「見危授命,見利思義」;「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內容有:作為君子必須具備的某些品德;孔子對當時社會上的各種現象所發表的評論;孔子提出「見利思義」的義利觀等。

原文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1]。」問子西[2]。曰:「彼哉!彼哉[3]!」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4],飯疏食,沒齒[5],無怨言。」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6],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7]。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8],自經於溝瀆[9],而莫之知也。」

【注釋】

  [1]惠人:施惠於民的人。[2]子西:楚國的公子申,與孔子同時。[3]彼哉:表示輕視的習慣語。[4]伯氏:齊國的大夫。駢邑:地名,是伯氏的采邑。[5]沒齒:死。[6]九合:齊桓公糾合諸侯共計十一次,「九」是虛指其多。[7]被(pī)發左衽(rèn):被同「披」,披頭散髮,衣襟向左邊開,是古代少數民族的特點。[8]諒:小信。[9]自經:自縊。溝瀆(dú):小水溝。

譯文

  有人問子產是個怎樣的人。孔子說:「是個有恩惠於人的人。」又問子西。孔子說:「他呀!他呀!」又問管仲。孔子說:「他是個有才幹的人,他把伯氏駢邑的三百家奪走,使伯氏終生吃粗茶淡飯,直到老死卻沒有怨言。」

  子路說:「齊桓公殺了公子糾,召忽自殺以殉,但管仲卻沒有自殺。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說:「桓公多次召集各諸侯國的盟會,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這就是他的仁德,這就是他的仁德。」

  子貢問:「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殺了公子糾,他不能為公子糾殉死,反而做了齊桓公的宰相。」孔子說:「管仲輔佐桓公,稱霸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還享受到他的好處。如果沒有管仲,恐怕我們也要披散着頭髮,衣襟向左開了。他難道要像普通百姓那樣恪守小節,自殺在小山溝里,而誰也不知道嗎?」

  聖人的智慧

  這是孔子對古代名相管仲歷史功績的評價。子產也是有名的政界人物,孔子贊他是惠人;楚國的公子申輔佐楚昭王富國,雖然兩度讓政,但後來不聽葉公之勸,引發白公之亂,死於難,孔子覺得這人不怎麼樣。管仲剝奪了伯氏在駢地的食邑,弄得他只好吃粗食,卻至死無怨,所以孔子大讚管仲是個治國人才。

  管仲協助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但他和朋友做生意時分財多取,打仗時又三戰三走。特別是他易主而仕,成為他人生的一大污點。管仲和召忽二人同為公子糾的老師,因齊襄公無道,公子糾逃往母國魯國,糾的異母弟小白在其師鮑叔牙陪同下逃往母國莒國。襄公死後,小白搶先回國被立為桓公。他為保君位,迫使魯國殺死公子糾,召忽為主殉身,而管仲在鮑叔牙推薦下做了桓公國相。所以孔子的學生子路、子貢對管仲頗有微詞,而孔子能公正地評判大節、小節,他認為管仲在歷史上功大於過,算得上仁德之人。因為管仲對尊王攘夷有大功,他幫助齊桓公主持諸侯大會,停止了戰爭,使天下得到匡正。假若管仲苟守小信,自縊溝渠,那人們就要披散頭髮,衣襟左開,淪為落後民族了。

  孔子的學生子夏也說:「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子張》篇)。評論一個人的是非功過得失,應當觀大節,看主流,不應以小節否定大節,一棍子把人打死。

原文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譯文

  孔子說:「貧窮而能夠沒有怨恨是很難做到的,富裕而不驕傲是容易做到的。」

  聖人的智慧

  貧窮卻沒有怨恨,很難,富貴卻不驕傲,倒容易做到。法國作家莫泊桑有篇着名小說——《項鍊》,女主人公瑪蒂爾德是位美麗動人的姑娘,但因生在小職員家庭,所以只得和一個小書記結了婚。但她心中總是嚮往着高雅奢侈的生活,因而寒磣的家境使她痛苦不堪。她每次去看望有錢的女友,回來就會因悔恨、失望而整天哭泣。

  人一生下來便是不平等的。有這樣一個故事:產房裡同一天出生了兩個寶寶,他們在醫院裡穿着同樣的衣服,睡在同樣的床上,沒有任何區別。等到出院的時候,一個寶寶的爸爸開着小車,給寶寶換上了最好的衣服,帶着他去了舒適的家。而另一個寶寶的爸爸從地里趕來,用粗糙的大手抱着寶寶回到了簡陋的小木房。從這一刻起,他們的人生開始走向不同的軌道。我們唯一不能也不可能選擇的是自己的出身、自己的父母,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生活的態度,即便出身寒微,也不要像瑪蒂爾德一樣怨天尤人,而要學會平靜地接受,雖然我們不能決定出身,但是我們一樣可以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原文

  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1],不可以為滕薛大夫[2]。」

【注釋】

  [1]孟公綽:魯國大夫,《史記》記載他是孔子所尊敬的人。老:古代,大夫的家臣稱老,也稱室老。優:力有餘裕。[2]滕、薛:當時的小國,都在魯國附近。

譯文

  孔子說:「孟公綽做晉國趙氏、魏氏的家臣,是才力有餘的,但還不能做滕、薛這樣小國的大夫。」

  聖人的智慧

  孔子認為人各有其能。如魯國大夫孟公綽如果當晉國諸卿趙氏、魏氏的家臣,那是力有餘裕的;但他卻沒有能力來做滕、薛這樣小國的大夫。

  漢代頻陽縣是幾個郡相鄰的三不管地區,所以盜賊很多。縣令名叫薛恭,是個孝子,因德行卓越被舉薦當官,卻毫無辦案經驗。那時還有個偏遠的小縣叫栗邑,那兒的百姓淳樸易治,縣令叫尹賞,是個郡吏出身,有長期辦案經驗。薛恭得知此事後,就奏明朝廷,讓二人互換治縣,上任幾個月後,兩縣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所以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沒有一無是處的人。有人慨嘆自己不能勝任工作,其實也許僅僅只是你不適合這份工作,有的時候,換一個角度,也許情況就會大不同。

原文

  子路問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之知[2],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3],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4],亦可以為成人矣。」

【注釋】

  [1]成人:完美的人。[2]臧武仲:魯國大夫臧孫紇,他很聰明,逃到齊國以後,能預見齊莊公的被殺而設法推辭莊公給他的田地。[3]卞莊子:魯國的勇士。[4]久要:指長久地處於窮困中。「要」為「約」的借字。

譯文

  子路問怎樣做才是一個完美的人。孔子說:「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綽的克制,卞莊子的勇敢,冉求那樣多才多藝,再用禮樂加以修飾,也就可以算是一個完人了。」孔子又說:「現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這樣呢?見到財利想到義的要求,遇到危險能獻出生命,長久處於窮困還不忘平日的諾言,這樣也可以成為一位完美的人。」

  聖人的智慧

  孔子眼中完美的人,要像臧武仲那樣有智慧,像孟公綽那樣清心寡欲,像卞莊子那樣勇敢,像冉求那樣多才多藝,然後再用禮樂來成全他的文采。孔子感慨這樣的人太少了,所以只要能見利不忘義,遇到危險肯付出生命,長久地處於窮困中仍不忘平日諾言,就可以說是完美之人了。

  在對許多人做了評價後,子路想知道怎樣做一個完美無缺的人才能夠「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孔子告訴他,孟公綽可以「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是因為他缺乏臧武仲的智,卞莊子的勇,冉求那樣的才藝,以及文子的禮樂。也就是說,作為一個為政者、統治者,在執政時,所應該具有的才識,是要有「仁、義、禮、智、信」的綜合素質。才能夠「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如果沒有「仁、義、禮、智、信」的綜合素質,也只有像孟公綽那樣去做一個「老」,而不能做大夫。當然,要成為一個具有「仁、義、禮、智、信」等綜合素質的完美無缺的人,是很難的,其實這也是孔子對君子的標準的認可。然而,隨着時代的變化,孔子理想中的君子是很難有了,私有制的畸形發展,物質財富的集中使人貪圖享受,讓人們的心理產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因此孔子提出另外一個標準,就是「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其中這個「利」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能夠見利而讓,見利不爭不奪,見利而思考最佳的行為方式,就能使一個人成為完美無缺的人。因為能夠見利而讓,才能臨危受命,如果僅考慮到自己的個人利益,是不會臨危受命的。而不會臨危受命,則就沒有了「仁、義、禮、智、信」的綜合素質,只是一個陳文子那樣「有馬十乘,棄而違之」的人。

原文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1]:「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2]。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注釋】

  [1]公叔文子:衛國大夫,衛獻公的兒子,姓姬,名拔,文為諡號。公明賈:衛人,姓公明,名賈。[2]僎(xún):人名。公叔文子的家臣。升諸公:公,公室。這是說僎由家臣升為大夫,與公叔文子同位。

譯文

  孔子向公明賈問到公叔文子,說:「先生他不說、不笑、不取錢財,是真的嗎?」公明賈回答道:「這是告訴你話的那個人的過錯。先生他到該說時才說,因此別人不厭惡他說話;快樂時才笑,因此別人不厭惡他笑;合於禮要求的財利他才取,因此別人不厭惡他取。」孔子說:「原來這樣,難道真是這樣嗎?」

  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文子一同做了衛國的大夫。孔子知道了這件事以後說:「(他死後)可以給他『文』的諡號了。」

  聖人的智慧

  這是孔子對衛國賢大夫公叔文子的稱讚。公叔文子很會看場合,到該說的時候才說,別人就不厭惡他的話;高興了才笑,別人不厭惡他的笑;該取才取,別人就不厭惡他的取。公叔文子也很有肚量,由於他的推薦,他的家臣大夫僎和他一起做了國君大臣,所以孔子讚嘆這樣的人配得上諡號為「文」了。

  孔子聽說衛國的公叔文子好像是這樣的人,於是便問公明賈。公明賈認為別人的話言過其實了,他於是詳細解說了公叔文子的言行。從公明賈的話中,我們看到公叔文子確實不錯,不該說話的時候不說,不該高興的時候不笑,最關鍵的是他見利思義,不該取的時候不取,該取的時候就理所當然地取為己有。這三點在我們平時生活中很難做到,我們都「好為人師」,總認為自己正確而別人有錯,所以有時候不分地點、環境、場合地教訓別人,不該說話時偏要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從而使事情更加複雜。還有就是我們的「幸災樂禍」的心理,看見別人倒霉,忍不住總要哈哈大笑。有人發錢,有人送禮,總忍不住要收下。其實,別人發錢、送禮,總是有目的的,某個人突然間對你很好了,他總是有一定的企圖,你就要想一想為什麼,如果貪圖小便宜而收下禮物「取之」,你也就欠下了人情,而你總要回報才行。所以,公叔文子能夠這樣,使孔子不大敢相信。但這並不是說公叔文子是沽名釣譽,事實是不是如此,因為缺乏歷史資料,姑且存疑。當然,如果公叔文子真是這樣,也無所謂,因為我們所要學習的是他的這種精神。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1],雖曰不要君[2],吾不信也。」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3],齊桓公正而不譎[4]。」

【注釋】

  [1]防:臧武仲的封邑,在今山東費縣東北30千米之華城,離齊國邊境很近。[2]要(yāo):要挾。[3]晉文公:姓姬,字重耳。譎(jué):欺詐。[4]齊桓公:姓姜,名小白。

譯文

  孔子說:「臧武仲憑藉防邑請求魯君在魯國替臧氏立後代,雖然有人說他不是要挾君主,我不相信。」

  孔子說:「晉文公詭詐而不正派,齊桓公正派而不詭詐。」

  聖人的智慧

  孔子反對臣下要挾君王的做法,通過他對臧武仲、齊桓公和晉文公三人的評價可見一斑。魯國貴族臧武仲因得罪孟孫氏逃離魯國,後回到采邑防城,向魯君要求,以立臧氏之後為卿大夫為條件,自己交出防邑。孔子評論說,縱然有人說他不是要挾,我也是不相信的。齊桓公和晉文公是春秋五霸中名聲最大的兩個霸主。但相比之下,孔子更欣賞齊桓公。齊桓公不用武力,召開十一次諸侯大會,且伐楚亦是用周天子名義,光明磊落。而晉文公雖稱霸時間更長,但他常用詭術,城濮之戰後,他把周天子召到河陽,藉此大會諸侯,有點「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味道,所以孔子批評他作風不正派。

  大家都知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故事。東漢末年,諸侯割據,群雄並起。衰微的漢王朝江河日下,名存實亡,但漢獻帝的威望還在,還有一定的影響力。有敏銳政治遠見的曹操自公元196年開始擁立漢獻帝,從此比其他諸侯多了一張王牌,這不僅維持了自己的忠臣形象,而且「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使他取得了軍事、人才、經濟等各方面的領先,為曹丕代漢稱帝打下了基礎,所以曹操在歷史上被稱為「亂世奸雄」。

原文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1]:「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2],祝鮀治宗廟[3],王孫賈治軍旅[4],夫如是,奚其喪?」

  【注釋】

  [1]康子:魯國季康子。[2]仲叔圉(yǔ):即孔文子,名圉,他有外交才能,擅長接待賓客。[3]祝:衛靈公的太祝,字子魚,擅長宗廟祭祀。[4]王孫賈:擅長軍事。

譯文

  孔子講到衛靈公的無道,季康子說:「既然如此,為什麼他沒有敗亡呢?」孔子說:「因為他有仲叔圉接待賓客,祝管理宗廟祭祀,王孫賈統率軍隊,像這樣,怎麼會敗亡呢?」

  聖人的智慧

  衛靈公雖然無道,卻不至於亡國,關鍵在於他知人善用。他讓擅長外交的仲叔圉接待賓客,讓擅長宗廟祭祀的祝管理祭祀,讓擅長軍事的王孫賈統帥軍隊,在他們三人的治理下,衛國才沒垮台。

  古人云:「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用人。」漢高祖劉邦奪得政權後問大臣,他何以能得天下。在聽取高起、王陵分析後,劉邦說:「運籌帷幄,我不如張良;鎮國家,安撫百姓,提供糧餉,我不如蕭何;軍事上百戰百勝我不如韓信。此三人都是人傑啊,因我能知人善用,才取得天下。」只有知人善用的領導者才能使團隊取得成功。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1],則為之也難。」

【注釋】

  [1]怍(zuò):慚愧。

  譯文

  孔子說:「說話如果大言不慚,那麼實現這些話就是很困難的。」

  聖人的智慧

  孔子批評那種喜歡大言不慚、誇誇其談的人,因為實行起來就不容易。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劉備生前曾說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事實證明確實如此。一個好說大話,喜歡吹牛的人,做事往往不牢靠,對待這種人要尤其慎重。

  古人的筆記小說中也有許多說大話的故事。明代陸灼的《艾子後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叫艾子的人,在齊國孟嘗君門下待了三年,回魯國時遇到季孫氏。季孫氏問艾子齊國誰最有德?艾子答:「孟嘗君最賢德,有食客三千。」季孫以為不算什麼,說自己也有三千食客。第二天艾子造訪季孫家,只見門庭寂然,艾子以為食客們都在別館住着,就問季孫,季孫假裝遺憾地說:「你來得太晚了,他們都回家吃飯了。」

  還有個故事,說的是趙國有個方士好講大話,自稱見過伏羲、女媧、神農、蚩尤、蒼頡、堯、舜、禹、湯、穆天子、瑤池聖母等,以致「沉醉至今,猶未全醒,不知今日世上是何甲子也」。後來趙王墜馬受傷,大夫說須用千年血來敷。艾子就告訴趙王有這麼一個千歲方士,殺了他一定可以治好大王的病。趙王大喜,讓人把方士捉來。這位方士嚇得拜地求饒,推說自己昨日因父母大壽,飲酒過度,才胡言亂語,實不曾活過千歲。可見胡亂吹牛都經不起實地觀察,一看就漏底了。[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