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论语《拾贰·颜渊篇》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论语

《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这些人物来自十分广泛的社会阶层,包括执政者、贵族、各种等级的官吏、军队首领、学者、隐士等。书中写得最多的是同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2]。”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3]。”

【注释】

  [1]克己:约束自己。复礼:符合礼的要求。[2]目:纲目。[3]事:实行、实践。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纲领。”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圣人的智慧

  孔子告诉他的高徒颜渊实现仁的方法,即要克制自己,使言语行动合礼,具体的做法就是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难免会有私欲。但若任由一己私欲膨胀,社会将不堪设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克己复礼”被批判为墨守成规,委曲求全,忽略个人主体性。“克己复礼”,即是以“孝弟”的秩序内涵为起点不断深化对秩序的认识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践行礼的要求。如前文所述,“克己复礼”是仁的一种状态。遵守礼的规范,一般情况下并不难做到,尤其是遵守具有法律规范性质的礼的规范,还是人人都必须做到的。从外在表现看,不同的人其遵礼的行为状态也相去不远,都可谓践行了礼的要求。但能否仅就一个人的外部行为状态就可判定其遵礼即为“克己复礼”呢?显然不能。“克己复礼”作为仁的状态,应该是特定的思想情感状态和行为状态的和谐统一,遵守礼的规范,只有以恰当的思想情感状态作为基础和原动力,才能称其为“克己复礼”,即仁的状态。“克己复礼”的特定思想情感状态是在“本立道生”的过程中产生的,即通过对“孝弟”秩序内涵的信守和领悟,认识和理解礼的规范对于社会运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心甘情愿地积极能动地约束自己以践行礼的规范。因此,“克己复礼”不是一般遵礼可以相提并论的。与一般的遵礼相比,“克己复礼”更自觉,更恒定,更恰当,也更有效。由于“克己复礼”具有特定而深刻的思想情感内涵,在践行礼的要求时完全处于自觉而自然的状态,故能持之以恒,不会顾此失彼或稍有懈怠;由于“克己复礼”是基于对礼的规范本质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故践行时能行止适度、恰到好处;因此,礼作为社会规范,其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和目的得以充分发挥和最大可能地实现。但当今社会,如果人们能真正做到克服一己私欲,以符合社会礼法规范,那么,那些贪污受贿、侵吞国家财产以中饱私囊的腐败案件,那些拐卖童工、虐待工人、惨绝人寰的山西黑窑事件是不是会少得多?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有怨恨;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有怨恨。”仲弓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圣人的智慧

  孔子的学生仲弓(冉雍)问实现仁的方法。孔子告诉他三条,第一:要严肃认真,小心谨慎,出门工作时就好像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就好像去承担大祭祀;第二: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人;第三:在岗位上不对工作怨恨,就是不在岗位上也不要有怨恨。

  孔子教给了我们待人处世最重要的智慧:以恭敬的心做事,将心比心地待人,以“无怨”的心工作。

  我们只有对所做的事保持敬意,诚心诚意地去做,才能做好。传说从前有位皇帝,每晚写字都让太子给他磨墨。有时磨得很晚,太子困得眼皮都睁不开了。他就问:“您为何老要我给您磨墨?”皇帝说:“我不是让你磨墨,我是让墨磨你。”太子恍然大悟。

  据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不到百分之八的人真正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喜欢的事情我们也许能够恭敬地去做,对于不喜欢的,可能就会牢骚满腹,时时抱怨同事间难相处,埋怨上下级难沟通。但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站在对方的位置想一想,作为上级的我所不愿意做的,也应站在部下的角度考虑一下,可能会让事情处理得更平和。

原文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➀。”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

  [1]讱(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圣人的智慧

  据说孔子的学生司马牛话多且脾气暴躁,所以孔子告诉他,要成为有仁德的人就要说话谨慎,言语迟缓。可见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法。对于话多的人而言,说话谨慎就可以算是仁德了,这看似简单,其实很难。说话一定要分清场合、对象、谈话内容,该说的时候才说,真正知道的才说,长话要短说。老舍《茶馆》中的老板王利发就是深谙“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道理,他少言慎行,还在茶馆贴上“莫谈国事”的条子,所以在那么艰难的年代,别的茶馆都相继关门,裕泰茶馆却能硕果仅存。

原文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圣人的智慧

  司马牛的四个哥哥都结党叛乱,他处在人伦和公义的两难境界,时时忧惧。所以当他问孔子怎样才算君子时,孔子告诉他,只要自己问心无愧,不忧愁,不恐惧,就是君子了。明朝帝师刘伯温曾撰联自勉:“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所能选择与决定的,现实总会有诸多不如意的地方,所以不必苛求尽善尽美,只要自己能做到“内省不疚”,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原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圣人的智慧

  虽然孔子曾劝司马牛,只要凡事问心无愧即可,但司马牛依然为自己没有好兄弟忧愁。他的同学子夏劝他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只要你对待工作严肃认真,对人恭敬有礼,普天之下都是你的好兄弟。”可惜不久后,司马牛还是因哥哥们的原因,逃亡在外,郁死途中。“四海之内皆兄弟”,今人已耳熟能详。正如唐代着名边塞诗人高适对唐代音乐家董庭兰的临别赠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正直善良的心,做事严肃认真,待人恭敬真诚,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都会有朋友。

原文

  子张问明[1]。子曰:“浸润之谮[2],肤受之诉[3],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注释】

  [1]明:识见明察。[2]浸润之谮(zèn):一点点渗透的谗言。[3]肤受之诉:迫近自身的诬告。

译文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像水润物那样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圣人的智慧

  子张问怎样才算明察事理。孔子说如果点滴而来、日积月累的谗言和肌肤所受、急迫近身的诬告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说是看得明白、看得远了。

  流言飞语是很可怕的,曾母投梭的故事足以证明人言可畏。曾参是品德高尚的人,有个与他同名的人因杀人被捕,于是有人告诉曾母,曾参杀人了。第一次曾母坐在纺机上动也没动;第二次她还是没动;第三次,曾母坐不住了,她扔下织布梭就往外跑。以曾母之明智和她对儿子的了解,都经不起谣言,何况我等。电影明星阮玲玉因她的前夫和男友打官司闹得满城风雨,加上当时报刊对她的诽谤和攻击,被逼无奈,服毒自杀,并留下了“人言可畏”的遗言,足以证明唾沫星子的厉害。

原文

  子贡问政[1]。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哀公问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2]?”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1]政:治理政事。[2]盍:何不。彻:周朝实行的十抽一的田税制。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圣人的智慧

  这是孔学“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子贡问治理政事的方法。孔子告诉他三条原则: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和百姓对政府的信心。而三者中最为重要的是百姓的信心,如果百姓对政府缺乏信心,国家就站不起来。这说明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孔门还反对政府高赋税,反对过度剥削百姓,因为百姓要是够用,君王就会够用。百姓用度不够,君王自然也不够。

  “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和项羽都是史上闻名的英雄,但刘邦成就了千古霸业,项羽却无奈自刎乌江。关键是刘邦能顺应民意,听从民心,而项羽霸气纵横,终致灭亡。

  历来贤能的君主总是深谙此理。汉初轻徭役薄赋税,与民休息,方有“文景之治”与武帝之中兴。唐太宗也曾对他刚立为太子的儿子李治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把君主帝王比作船,把黎民百姓比作水。水能使船漂浮运行,也能把船打翻,所以他告诫自己的儿子对此不可不心存畏惧。这是他对自己多年来统治经验的总结,后来成了一句政治名言,对后世的一些开明君主和政治家们有不小的影响。

  【三人成虎】

  魏国大夫庞恭起程去邯郸做人质的时候,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又问:“如果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追问道:“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

  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触地说:“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在这里!众所周知,一只老虎是绝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凭三人说有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要是听见三个或更多不喜欢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是要断言我是坏人吗?”

原文

  棘子成曰[1]:“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2]。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3]。”

【注释】

  [1]棘子成:卫国大夫。[2]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3]鞟(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圣人的智慧

  这是孔子的学生关于本质和文采(即内容和形式)的一段争论。棘子成认为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就够了,不需要文采。而子贡认为本质和文采是同样重要的。他还打了个比方,如果把虎豹和犬羊的兽皮拔去毛,那这两类皮革就很难区别了。

  大家都知道买椟还珠的故事,卖珠宝的楚国人特地用名贵的木料和精制的雕刻装饰珠宝盒,意在抬高珠宝价值,而结果是买珠宝的郑国人只要了匣子,而退还了珠宝。那个楚国人很明白好的内容应有好的形式来表现,但却过分强调形式,造成本末倒置;而那个郑国人更因形式而忽略了内容,所以他俩都成了笑柄。

原文

  子张问崇德辨惑[1]。子曰:“主忠信,徙义[2],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3]。’”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4]?”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注释】

  [1]崇德:提高道德。辨惑:辨别迷惑。[2]徙义:向义看齐。[3]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出自《诗经·小雅·我行其野》,讲的是一个被遗弃的女子,痛恨丈夫另寻新欢,决定回娘家去。“诚不以富,亦只以异”意思是,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只是喜新厌旧。[4]修慝(tè):改正邪恶的念头。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批评自己的过错,不批评别人的过错,不是消除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以至于忘记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圣人的智慧

  怎样才能提高品德、辨别迷惑、消除怨恨呢?先劳后得,这样就是提高品德了;孔子又说人总是很奇怪,喜欢的时候,希望他长寿,厌恶起来,又恨不得他马上死去,这就是惑吧。所以辨惑的方法是:忠诚、信实、向善;人会因偶然的愤怒,便忘记自己,甚至忘记爹娘,所以消除怨恨的做法是批判自己的坏处,而不去批判别人的坏处。

  唐代禅师马祖道一曾说:“平常心是道,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平常心是对生命透彻的领悟,生命薄如蝉翼,存在就该满足。而很多时候,我们常被情绪左右理智。特别是年轻人恋爱的时候,正如孔子所言“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爱的时候,就“爱你爱到死,要死一起死”,“死了都要爱”,而爱情一旦远去,就很可能因爱生恨,做出一些伤害对方的傻事来。恋爱、结婚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所以无论得意或失意,无论欢聚或别离,都要以一颗平常心淡然处之。

  那么心中有怨恨怎么办呢?孔子说“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就是批判自己的坏处,不去批判别人的。这其实很不容易。《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类,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面挂了两只口袋。一只用来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着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了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发现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也看不到。

原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圣人的智慧

  此章论述了各守其职的重要性。齐景公,名杵臼,公元前547年~前490年在位。鲁昭公被权臣季氏驱逐出国,逃亡齐国,被安置在干侯,孔子也来到齐国。此时齐国也正遭遇陈氏篡权,所以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孔子说:“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齐景公深表同意。

  每个人都要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为人父母,就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为人子女,就要尽到做子女的孝道;为人师长,就要学为人师;为人徒弟,就要尊师重教;为人上级,就要以身作则;为人下属,就要尽职尽责。[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