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诗三家义集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诗三家义集疏

 

 

 

诗三家义集疏》是清代学者王先谦对今文三家诗的辑佚之作。鲁齐韩三家诗作为今文诗经的代表,至宋代已经全部亡佚,其中齐诗亡于曹魏,韩诗亡于宋,仅余《韩诗外传》。该书于其他各种古书中辑录出对三家诗的引用,兼取后人疏解,折衷异同,加以考核说明。辑录三家遗说,自宋代王应麟发其端,清代三百年间,范家相、冯登府、陈寿祺、陈乔枞、魏源等,都有考辑专著,此书出而集其大成。

简介

《诗经》研究著作。28卷。清王先谦(1842~1917)撰 。王先谦,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清末著名学者,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等职,并曾主持南菁书院多年,培养不少人才,校刊古籍文献多种。编有《皇清经解续编》、《续古文辞类纂》、《十朝东华录》,著有《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荀子集解》、《庄子集解》、《虚受堂文集》等。

书中所述三家对于诗篇本事的说解,如《周南·汉广》所咏江、汉人民敬慕汉神的故事,《郑风·溱洧》所述郑国三月上已节溱、洧之滨男女聚会的风俗等,都比《毛诗》的说法近于情理。其他如对《周南·□□》、《召南·行露》、《王风·大车》、《小雅·小弁》诸篇本事的叙述,虽间有怪诞之说,亦可备参稽。王先谦辑录之余,有时也发挥己意,每有创获,如据韩、齐二家说,认定《召南·小星》为卑官奉使、早夜勤劳之作;说《邶风·击鼓》“是与陈、宋伐郑之役军士所作”,“一时怨愤离叛之状可见”,都是有识之论。凡三家与《毛诗》的章句、文字异同,亦一一列举出,这对理解诗义颇有裨益。三家与《毛诗》本是同源而异流,此书对于三家解说诗旨与《毛诗》相同者或三家无说者,都注以“三家无异义”、“三家义未闻”,采取阙疑的处理办法。但书中论诗,也有比《毛诗》迂曲之处。如论《郑风·野有蔓草》,不取《毛诗》“男女之词”的解说,而取三家诗说“思遇贤人”的旨义。有1915年虚受堂刊本。

作者简介

王先谦:(1842-1917) 清末学者。湖南长沙人。字益吾,号葵园。曾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湖南岳麓、城南书院院长。在任组织学人,集体从事古籍文献的编校刊印工作。曾校刻《皇清经解续编》,并编有《十朝东华录》《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荀子集解》、《庄子集解》《诗三家义集疏》《续古文辞类纂》等。所著有《虚受堂文集》。[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