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语言的普遍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语言的普遍性》,原书副题为:《1961年4月13—15日纽约Dobbs Ferry讨论会报告》,理论语言学文集。J.格林伯格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63年第1版,1966年再版。

本专著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是1961年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一次有关语言普遍性讨论会的文集,共收入论文11篇,另有编者所写的“导言”,以及与奥斯古德、詹金斯合写的“语言普遍性备忘录”1篇。备忘录对“普遍性”下了定义并进行了分类,提出存在六类普遍性:1.任何语言都具有的特征:2.一种语言如有特征甲,则必有特征乙,反之不然;3.一语言有特征甲,必有特征乙,反之亦然;4.一语言的特征甲出现的概率大于其相反的特征;5.如某语言有特征甲,其具有特征乙的概率大于具有与乙相反的特征的概率;6.从任一语言特征分析中取得的平均值、对标准偏移的数值以及统计数值。第1篇论文是康乃尔大学语言学家霍凯特的《语言普遍性问题》。该文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立场出发,提出只有归纳得出的普遍性才有意义,并试图提出人类语言中可能存在着的几种普遍性。第2篇为宾西法尼亚大学霍因尼斯瓦尔德的《语言变化存在普遍性吗?》,讨论历时语言学中的普遍性问题。第3篇为应用语言学中心的弗古森的《关于鼻音的假说:音系学普遍性一例》。第4篇为华盛顿大学的萨泊特的《音位分布与语言普遍性》,研究人类语音中的一些普遍现象。本文集中最重要的文章是第5篇,编者的《与意义的成分序列有关的语法普遍性》,从语序角度提出45种句法普遍性,比如“如一种语言的陈述句具有名词性主宾语,则占统治地位的语序是主先于宾”,“如一语言语序为SOV,所有格修饰语先于被修饰的名词,则形容词后置于被修饰的名词”,等等。作者对数百种语言作了观察与统计。第6篇为耶鲁大学考基尔的“《追踪印欧语历时词汇学中的普遍性》”,通过印欧十种材料的研究,以寻找在词汇学上的普遍性。第7篇为哥伦比亚大学温因里希的《论语言中语义结构的普遍性》。第8篇为英国利兹大学乌尔曼的《语义普遍性》,讨论语义普遍性问题。第9篇是语言学大师、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的雅各布逊的《语言普遍性对于语言学的含义》。此书从音位学、语义学、类型学、语法学的角度,对语言的普遍性作了肯定的回答。最后两篇是伊利诺大学的卡萨格兰德的《从人类学角度来看语言普遍性》,伊利诺大学奥斯古德的《语言普遍性与心理学》,讨论语言普遍性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本书所讨论的语言普遍性同转换生成语法学派追求的普遍“原则”不一样,但却可以互相借鉴、补充。这是一种“实质普遍性”,即语言中存在什么普遍的原则,规律或倾向,而不是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所主张的先天与生俱来的能力。本书主要用归纳法,即在大量的语言材料中总结规律,本书引用、观察过的语言在百种以上。本书不仅在理论语言学上,也在类型学、对比语言学、人类学等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介绍

J. 格林伯格(Joseph H. Greenberg1915— ),美国语言学家,斯坦福大学人类学教授。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密西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美国语言学会主席。著作有《人类语言学导论》、《语言类型学》及4卷本论文集《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为书籍文献[1]的综合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工具书。选收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各个学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书以专著为主,少数是全集、选集,以及在科学上有开创性的论文[2],公认的有很高价值的单篇文学作品。以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为主要对象。

视频

语言的普遍性 相关视频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三版)公开课——4.7 语言普遍性假说
教师资格考试英语第32讲:语言学理论综述

参考文献

  1. 文献的概念,豆丁网,2008-11-13
  2. 著作与论文的优势对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