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諸 |
諸,讀音zhū,注音ㄓㄨˉ,偏旁"言"簡化為"訁",依據古人書法省筆簡化,出自《說文解字》,明為下出、別事之例是者之範式。言、者兩範式疊加。言別事之例是諸之範式。
本義為辯。如《爾雅》中"諸諸便便,辯也。"
衍義為引申指"非一、猶眾",如諸位、諸君; 用作語助;又用作姓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諸
拼音; zhū
注音; ㄓㄨ
部首; 訁
總筆畫; 10
部外筆畫; 8
四角碼; 34760
五筆; yftj
鄭碼; sbm
統一碼; 8BF8
倉頡; ivjka
筆順; 4512132511
字形源流; 統一規範簡化為"諸"。
字源演變; zhū 章紐、魚部;章紐、魚韻、章魚切。
形聲字。從言,者聲。"諸"是從"者"分化出的一個形聲字,西周金文中"者侯"即"諸侯","者"、"諸"義也相通。《說文》:"者,別事詞也。
"又:"諸,辯也。"朱駿聲以為所謂"別事詞"也就是"辯詞",是有道理的。《禮記·郊特牲》:"不知神之所在於彼乎? 於此乎? 或諸遠人乎? "其中的"諸"就相當於"別事詞"者。"者"、"諸"原本一字異體,後來異體分化,各表其義,語音也漸漸發生變化,就成了形、音、義各異的兩個字了。"諸"形體出現較晚,現知材料中最早只見於秦陶、秦詔版等秦文字中。"諸"在古代漢語中是個使用頻率很高的常用詞,意義眾多。其中眾多義還在我們熟知的"諸侯"、"諸位"等詞語中留有殘跡,其他虛詞用法在現代漢語中都消失了。
詳細釋義; 諸zhū ㄓㄨˉ。言別事之例是諸之範式。
本義:辯。如:《爾雅》:"諸諸便便,辯也。"
(1)同本義 [argue;dispute;debate]
諸,辯也。--《說文》。按,者亦意辯詞也。
諸諸便便,辯也。--《爾雅》
窮研細諸問,豈得信虛辭!--《敦煌變文集·燕子賦》
(2) 又如:諸問(問辯)
(3)形聲。從言,者聲。本義:辯,問辯。 同本義 [argue;dispute;debate]
諸,辯也。--《說文》。按,者亦意辯詞也。
諸諸便便,辯也。--《爾雅》
窮研細諸問,豈得信虛辭!--《敦煌變文集·燕子賦》
(4) 又如:諸問(問辯)。
(5) 眾;各 [all;various]
諸郡縣苦秦吏。--《史記·陳涉世家》
西和諸戎。--《三國志·諸葛亮傳》
諸道橋樑。--《資治通鑑·唐紀》
諸人皆懼而起 --《秦穆公嘗出而亡其駿馬》
諸監司怖甚,公(袁可立)徐命小隊阿殿過沈帥。──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6) 又諸將皆失色。
諸越則桃李冬實。(諸越,即"百越",指兩廣地區。)--宋· 沈括《夢溪筆談》
諸峰之頂,亦低于山頂之地面。--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仆必能從諸君子之後。(諸君子,指譚嗣同等)--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率諸少年。--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7) 又如:諸餘(諸般;種種);編輯部諸先生;諸惡(各種惡行);諸種(各種;各個種族);諸眾(眾多);諸相(佛教指一切事物外觀的形態)。
既上稍厭諸激聒,政府動以賣直沽名抑正論。公(袁可立)乃抗疏曰:"近年以來,議論繁多,言詞激切,致干聖怒。"--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8) 代人,代事,代物,相當於"之" [he;her;they;it]
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學而》
與諸乎?--《左傳·僖公十三年》
諸人不知,瞞不得你。--《西廂記》
(9) 又如:諸處(別處);諸人(別人);諸方(別的地方)。
(10) 作定語,相當於"其"。
無效齊慶封弒其君而弱其孤,以盟諸大夫!--《史記·楚世家》
(11)表示語氣,相當於"啊"。
日居月諸,照臨下土。--《詩·邶風·日月》
(12) 乾果 [dried fruit]
桃諸,藏桃也。諸,儲也。藏以為儲,待給冬月用之也。--《釋名》
(13) 古地名 [Zhu town]。春秋時魯邑,在今山東省諸城縣西南。
城諸及 防。--《春秋》
(14) 姓。如:諸葛(複姓)
(15) "之於"的合音。
君子求諸己。--《論語·衛靈公》
投諸渤海之尾。--《列子·湯問》
穆公訪諸 蹇叔。--《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記》曰:'士庶有人善,本諸父母。子之成,其親也。'"--明·錢謙益《 袁可立父淮加贈尚寶司少卿》
謀諸漆工,作斷紋焉。(諸:之於。)--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16) 又。謀諸篆工。
(17) 又。匣而埋諸土。
(18) 又。獻諸朝。
獻諸撫軍。--《聊齋志異·促織》
歸而形諸夢。--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19) "之乎"的合音。
雖有粟,吾得而食諸?--《論語》
王嘗語 莊子以好樂,有諸?--《孟子·梁惠王上》
子聞諸?--《左傳》
(20)相當於"於"。
宋人資章甫適諸 越。--《莊子·逍遙遊》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諸【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9畫
〔古文〕《唐韻》《廣韻》章魚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專於切,渚平聲。《說文》辯也。《徐曰》別異之辭。《爾雅·釋訓》諸諸,便便,辯也。《注》皆言辭辯給也。
又《玉篇》非一也。皆言也。《正韻》凡眾也。《書·舜典》歷試諸艱。《詩·邶風》孌彼諸姬。《史記·賈誼傳》紛亂諸事。
又《廣雅》之也,於也。《穀梁傳·莊二十四年》迎者行見諸,舍見諸。《注》諸,之也。《禮·射義》射求正諸己。《注》諸,猶於也。
又《韻會》語助辭。《詩·邶風》日居月諸。《疏》居,諸,語助也。《公羊傳·桓六年》其諸以病桓與。《注》其諸,辭也。
又《韻會》有諸,疑辭。《孟子》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
又於諸,寘也。《公羊傳·哀六年》乞使人迎陽生,於諸其家。《注》齊人語也。
又諸侯,國君也。《易·比卦》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又官名。《周禮·夏官》諸子。《注》主公卿大夫士之子者。或曰庶子。
又神名。《淮南子·地形訓》諸稽攝提條風之所生也。
又諸比,涼風之所生也。《注》皆天神名。
又因諸,齊獄名。《公羊傳·昭二十一年》宋南里者何若。曰:因諸者然。《注》因諸者,齊故人之地。
又諸於,衣名。《前漢·元後傳》政君獨衣絳緣諸於。《師古注》諸於,大掖衣,卽袿衣之類也。
又偏諸,衣緣也。《賈誼傳》為之繡衣絲履偏諸緣。《師古注》若今織成,以為要襻及褾領者。
又《韻會》方諸,鑒名。以取明水於月。
又《釋名》諸,儲也。藏以為儲,待給冬月用之也。《禮·內則》桃諸、梅諸。《疏》王肅雲:諸,菹也。謂桃菹、梅菹,卽今之藏桃、藏梅也。
又《周禮·天官·六飮疏》紀莒之閒名諸為濫。
又草木名。《爾雅·釋木》諸慮,山櫐。《注》今江東呼櫐為藤,似葛而麤大。《嵆含·南方草木狀》諸蔗一曰甘蔗,交址所生者。
又獸名。《山海經》單張山有獸,狀如豹,長尾,人首牛耳一目,名曰諸犍。
又敖岸山有獸,狀如白鹿,四角,名曰夫諸。
又蟲名。《爾雅·釋魚》蟾諸。《注》似蝦蟆,居陸地,淮南謂之去蚥。一作詹諸,互詳詹字注。
又山水名。《山海經》諸餘之山,諸餘之水出焉。
又邑名。《春秋·莊二十九年》城諸及防。《注》諸、防,皆魯邑。《前漢·地理志》琅琊郡有諸縣。《注》春秋城諸及鄆者。
又澤名。《爾雅·釋地》宋有孟諸。《疏》一曰望諸。一曰孟豬。互詳豕部豬字注。
又姓。《說苑》越大夫諸發。《唐書》兵部侍郞諸道。
又複姓。《漢書》有諸葛豐。《三國志》有諸葛亮。
又《廣韻》正奢切《集韻》之奢切,音遮。亦姓也。《風俗通》漢有洛陽令諸於。《何氏姓苑》吳人。
又《南唐書·妖賊傳》諸佑,蘄州獨木人。《注》諸音查。《正字通》六麻有諸姓,音查。按本作,訛作諸。,本詐上聲,音查,非。餘詳字注。
又《字彙》常如切,音稌。詹諸,蝦蟆也。《六書正訛》別作蟾蜍,非。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諸【卷三】【言部】
辯也。從言者聲。章魚切
說文解字注; (諸)辯也。辯當作辨。判也。按辨下奪䛐字。諸不訓辨。辨之䛐也。䛐者、意內而言外也。白部曰。者、別事䛐也。諸與者音義皆同。釋魚。前弇諸果。後弇諸獵。諸卽者。郊特牲。或諸遠人乎。亦作或者遠人乎。凡舉其一。則其餘謂之諸以別之。因之訓諸為眾。或訓為之。或訓為之於。則於雙聲疊韻求之。從言。者聲。此以聲苞意。章魚切。五部。
方言集匯; ◎ 粵語:zyu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