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注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注音

來自 360娛樂網 的圖片

注音1.表明標明 文字 發音語音 符號

課文有注音嗎? [1]

2.用印刷或書寫符號注出(某拼寫符號的)發音。

兩本字典對clique 的注音相同[2]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注音

外文名稱 Phonetic Notation;pronounce

拼音 zhù yīn

注音 ㄓㄨˋ 丨ㄣ

釋義

用同音字或符號等表明文字的讀音。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第二章第六節:"所謂直音,就是以同音字注音,如'樂,音洛','說,音悅'。"

起源

注音符號1913年由中國讀音統一會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發布,共計39個字母,排列以"ㄍㄎ"開頭;1920年改訂字母順序,增加一個字母"ㄜ"共計40個。

注音初期以讀音統一會所定字音為標準,故有"萬(v)、兀(Ng)、廣(Gn)"三個字母,後以北京音為標準,"萬、兀、廣"只作注方言之用,仍使用的有37個(聲母21個,韻母16個)。

1930年中華民國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稱為"注音符號",正式的稱呼是國語注音符號第一式。相對於漢語拼音來說,注音符號有時簡稱注音。

1935年,中國國語推動委員會制定新國音為中國的統一語言規範,而使用的拼音符號即為注音符號。而該拼音方式,中國台灣省也沿用至今。

應用

1950年以後,在中國大陸地區,漢語拼音被廣泛推廣,一般人使用拼音拼讀漢字,但是在常用語言工具書中標註漢字讀音,仍舊拼音和注音同時使用。

在台灣地區,小學生在學會漢字書寫之前,必須先進行十周左右的注音符號教學,以作為認識漢字字音的工具;在生活實用上,注音符號是標註生字的拼音,也是普遍的漢字輸入法。注音符號在台灣省推行相當成功,小學生皆要求熟練使用。

故在台灣閩南語、客家語的教學上,教育部另外增添新符號以能拼讀這些"鄉土語言"(方言),稱之為"台灣方言音符號",這些新符號已收錄至Unicode編碼中的"Bopomofo Extended"區(Unicode:31A0-31AF)。在2000年前後,中國台灣地區教育部"頒布一套通用拼音規則。嘗試以之為台灣國語字音拉丁化譯音的標準方案,並取代注音符號第二式(MPS Ⅱ),(2007年)除了台北市與新竹市以外,已經逐漸落實在地名拼寫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