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谢和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谢和平

谢和平,男,汉族,1956年1月出生,湖南双峰人,198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力学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项目负责人。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2018年9月,荣获第七届“IET杰出大学校长奖”。曾任四川大学校长。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谢和平 职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籍 中国 毕业院校 中国矿业大学
出生地 湖南双峰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56年1月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
信仰 共产主义

个人履历

1956年1月,谢和平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汉族。

1975.09--1978.09,高中毕业回乡务农。

1978.09--1982.07,中国矿业大学数学与力学系力学专业本科生,获学士学位。

1982.09--1987.07,中国矿业大学数学与力学系矿山工程力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6.10,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7.07--1992.03,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教授。

1992.03--1993.02,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助理。

1993.02--1995.03,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

1995.03--1997.10,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兼北京研究生部主任(其间:1997.03-1997.07, 在中央党校进修班学习)。

1997.10--1998.08,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

1998.08--2003.06,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其间:2000.03-2001.01, 在中央党校中青班(16期)学习)。

期间,2001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06--,四川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副部长级)。

2007年12月,当选第七届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2017年12月,谢和平同志因年龄到限不再担任四川大学校长。 学术兼职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

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四川省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

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院长。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二届)。

《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科学刊物的主编或编委。

人物经历

1985年,提前一年拿下硕士学位的谢和平,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也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岩石力学。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

1985年起,谢和平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87年,在取得博士学位的同时,谢和平成功地将损伤力学和分形几何相结合,在国内外首次给出了岩石断口分维与断裂韧性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岩石微观断裂机理,从而形成了岩石损伤断裂的分形几何新领域。

1988年,专注于理论研究的谢和平,在缺少资金支持将要"断粮"的时候谢和平参加艺术学院11届教师书画展(20张),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的资助。"虽然只有3万元,对我来说却十分宝贵,它让我的研究可以不间断地进行下去"。

在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谢和平有分量的科研成果陆续问世。首先问世的中文专著《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被誉为一个新学科的"开山之作";作为国际岩石力学学会邀请撰写的研究丛书唯一的中国作者,英文专著《FRACTAL IN ROCK MECHANCS》被国内外专家评为第三代分形研究领域的代表作。

1994年,谢和平成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首批资助对象。

运用损伤力学、分形几何、非平衡统计力学、材料物理等理论,谢和平系统研究了裂隙岩体的几何形态、定量描述方法、断裂机制、统计强度、本构关系以及断层节理力学行为,建立了非连续裂隙岩体力学研究的新理论体系,他将理论成果创造性地用于解决煤矿开采中的技术难题,提出和设计了一套"顶煤弱化预爆破技术方案",突破了国际采矿界公认的坚硬厚煤层不能采用放顶开采的技术瓶颈,提高了回收率,他首次应用分形方法得到了岩体断层滑移、沉陷量与节理空间分布、粗糙度的定量关系,提出用局部有限样本进行分形插值获得矿山深部断层表面形态的方法,成果在河南鹤壁矿务局应用后取得了近千万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效益。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谢和平在第一时间动员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和学校华西医院等四所附属医院深入灾区一线抢救伤员、提供各方面的志愿服务,动员组织专业救援队、爆破和建筑等专家突击队和志愿者服务队共1365支近3万人次前往重灾区参加救灾。

谢和平充分发挥四川大学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优势及自己在海外高校的影响力,引进了美国加州大学及劳伦斯国家实验室、英国剑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一批国际一流的科研、技术、人才等资源与四川大学共同形成了支援灾区重建的国际合力。如今,已吸引了境外灾后重建科研经费6000多万元,灾后重建技术40多项,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向来自灾区的52名大学生提供了全额奖学金。

人物成就

研究领域

谢和平院士长期致力于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 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

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教学研究

1990年12月至1991年11月,被美国犹他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该校正式开设两门课程。

1992年10月至1993年8月,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

1994年和1996年,两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诺威大学讲学。

1993年、1997年和1999年,三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讲学与合作研究。

科研成果

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获煤炭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5项(均为第一获奖人)。

培养出了博士、博士后近30名。

荣誉称号

1990年,被授予"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

1991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并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

1994年,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5年,又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6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并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2001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同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3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

2004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7年,获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成为该校建校232年来获此荣誉的第五人。

2012年,获香港理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12年,获英国诺丁汉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个人作品

发表论文有《一种新的描述粗糙表面形貌尺度分维参数Rd的研究》、《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恢复力特性研究状况》、《混凝土亚临界裂纹扩展的分形效应》、《光测方法在岩层移动相似模拟实验中的应用》、《轴向受压两体力学模型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节理岩石的应力波动与能量耗散》、《基于两体相互作用问题的粗糙表面形貌描述指标系统的研究》、《单轴多级加载岩石破坏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冲击载荷下孔隙岩石能量耗散的实验研究》等共127 篇;

发表专著有《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中国力量--从汶川与海地地震后20天看中国的制度、文化和精神》、《FRACTAL IN ROCK MECHANICS》等6本中英文专著。

社会评价

1987年,就在谢和平取得博士学位的同时,他成功地将损伤力学和分形几何相结合,在国内外首次给出了岩石断口分维与断裂韧性的关系;创造性地建立了岩石微观断裂的穿晶与沿晶和穿晶相偶合的分形模型以及裂纹分叉的分形模型,对一些物理现象给予了定量定性的解释;利用分形几何进行了岩爆与地震的预测预报研究、解释了地震学中未有解释的低b值对应大地震产生的物理理论。他提出了岩石微观断裂机理,从而形成了岩石损伤断裂的分形几何新领域。

1990年1月7日,谢和平走上了美国犹他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讲坛。此刻,这位来自东方的年轻教授,用英语向在座的专家学者讲授他创建的新的学科--分形岩石力学。

1990年又受国际岩石力学协会邀请写作"岩石力学中的分形"一书,作为"地质力学研究丛书"系列出版,他是这套丛书中的唯一中国作者并被誉为"该领域的尖端科学家和国际公认权威"。同年获得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基金资助,应邀到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研究。谢和平富有创新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良的科研道德。自1989年以来多次受到全国性的表彰,1991年又被授予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和获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

1992年谢和平获奖时,还只是个普通的年轻教师,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刚刚起步。今天,他已经当选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他的科学研究从一个设想,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新领域,并进一步扩展到了一个大的学科,在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界处于领先地位。

在人生和事业上,本来就没有什么现成的路。当不愿沉默、渴求前进的人迈开大步向前走时,路就出来了 --它便是我们身后的脚印。中国矿业大学青年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和平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道路崎岖坎坷,但他凭着一颗对国家、对事业无限的爱心,靠着不可动摇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从80年代末期就站在中国岩石损伤力学理论的科学前沿,对那些曾让中外科学家久攻不破、百思不得其解的梦幻般的神奇现象进行了科学解释,做出了独有的奉献。

谢和平在香港将筹资近3亿元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这是国内首个集灾后重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专业基地,将在灾后重建和灾区美好家园建设、康复治疗、各类专业人才培训培养等方面提供长期和可持续的支援。如今,学院正在顺利筹建过程之中。

应首席科学家谢和平院士的邀请,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西北大学Z P Bazant教授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四川大学进行了为期1周的访问,在此期间,Bazant教授举办了3场学术讲座,并与谢和平院士就项目研究进展进行了广泛的交流。Bazant教授对谢和平院士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参考资料:

1. 李言荣任四川大学校长 谢和平不再担任(图|简历) . 中国经济网 . [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