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谢玉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谢玉洪

来自 新浪 的图片

谢玉洪,男,1961年2月生,河北沧州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油气勘探和工程管理专家[1]中国工程院院士[2]。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 1982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现河北地质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理学博士学位。国家能源深水油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理事,广东石油学会理事长,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广东省科协学术委员会委员。

现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总地质师[4]

《渤海湾盆地深层大型整装凝析气田勘探理论技术与重大发现》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5]

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管理专家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河北沧州

出生日期----1961年2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勘探部总经理

主要成就----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代表作品----《中国南海地震沉积学研究及其在岩性预测中的应用》

党 派 ---- 中国共产党

参加工作----1982年9月

职称----高级工程师

职务----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总经理

个人履历

1978年9月-1982年7月河北地质学院金属与非金属地球物理勘探系学生

1982年9月-1989年5月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研究院助工、工程师

1989年6月-1993年9月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勘探部地球物理勘探总监

1993年10月-1995年3月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大气区办公室地球物理勘探总监高级工程师

1995年4月-1996年8月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勘探部副经理高级工程师

1996年9月-1998年3月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湛江特普高科技有限公司(地震资料处理中心)经理高级工程师

1998年4月-1999年5月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副总工(地球物理)高级工程师

1999年6月-2001年10月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副总工(地球物理)高级工程师

2001年11月-2005年10月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2005年11月,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玉洪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现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总地质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管理和综合研究工作。

主要工作成绩

1、1982年-1989年,从事莺歌海、琼东南、珠江口盆地区域地质与资源潜力综合评价研究,多次获得省部级与厅局级科技进步奖。

2、1990年-1992年,主持莺歌海盆地地球物理数据(重、磁、震)采集。

3、1993-1997年,主持中国首次海上高分辨率地震采集处理设计、研发与现场试验,获取10-220HZ的海上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大幅提高地震分辨率,为发现东方1-1、乐东15-1、22-1、文昌13-1、13-2等大中型油气田做出了重要贡献。

4、1996年-2001年,主持针对深水区勘探的长电缆地震采集处理研究,地震资料成像效果明显改善,奠定了深水战略选区研究基础;主持大型并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引进与开发,及海上首次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时间偏移研究,提高了复杂断裂带的地震成像效果,为发现北部湾盆地涠洲12-1N、11-2、6-1等大中型油田奠定了基础;主持中国首次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采集研究,为改善莺歌海盆地底辟带地震成像和提高烃类检测精度做出了重要贡献。

5、2002年-2006年,负责"十五"国家攻关课题"莺琼盆地隐蔽气藏勘探关键技术研究及有利储集体预测",主持中国南海西部海域首轮集束勘探,发现崖城13-4等一系列气田,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6、2004-2009年,组织海上复杂断块勘探开发技术攻关,实施边际油气田滚动勘探开发,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使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从濒临停产状态上升至2014年的300万方。

7、2005-2006年,组织海上浮式储油轮(FPSO)液化石油气(LPG)回收工程,实现全球首次不停产回收装置的改造,每年回收液化石油气约1万吨,减排4.5万吨CO2,并推广到海上其它油气田。

8、2008年-2014年,负责莺琼盆地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克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压力预测、钻井提速等世界性难题,实施钻探,发现东方13和陵水25等大中型气田,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9、2006年-2014年负责南海西部深水地震、钻井、勘探开发实时决策等技术攻关,创建勘探开发深度融合工程管理体系,在981平台钻探作业中,不断优化作业方案,高效探明我国深水自营区首个大气田,使深水平台应用跃居世界先进行列,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6]

重要工程成果

1、南海深水首个自营气田钻探工程

通过工程管理创新,不断优化作业方案,仅用224天钻探6口深水井,投入14亿元,高效探明深水自营区我国首个千亿方大气田--陵水17-2构造。相比某国际知名公司每口探井投入5.24亿元,中方仅2.31亿元。测试准备时间由业界的45-60天减至11天,拆卸时间从15天缩为4天。创造了中国海上气井单层产能160万方/日的纪录。该工程管理创新实践和自主技术应用打开了中国深水自营勘探新局面。

2、勘探开发实时决策系统工程

针对海上深水、高温高压和复杂断块等领域勘探开发作业情况复杂且易发生安全事故,需及时决策,成功研制海上勘探开发实时决策系统,广泛应用于中海油海上作业。其中VSP反演和地质导向应用技术,打破国际公司垄断,被斯仑贝谢公司评为亚太地区最贴近生产,功能最完善的勘探开发实时决策系统(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

3、南海西部海域复杂构造安全快速钻井工程

针对地层应力复杂,地层易垮塌、泥浆易漏失等钻井难题,主导井壁易坍塌机理研究;研发随钻监测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深水、高温高压和易垮塌地层实现海上复杂构造安全快速钻井,使北部湾探区钻井井下事故率从40~72%降至5%以下。保证了深水疏松地层段极窄压力窗口下的本质安全钻井作业。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高温高压天然气勘探工程

开展成藏机理及勘探配套技术研究,地震资料信噪比提高35%左右,拓宽有效频带约40%,地层压力预测精度90%以上,攻克了高温高压钻井事故多、成本高的世界性难题,钻井速度提高151%。指出烃类气比CO2优先出溶,5500m以浅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以大规模游离成藏。发现了东方13、陵水25等多个大中型气田,突破油气勘探禁区,打开了资源量达5万亿方的天然气发展新领域(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

5、海上滚动勘探开发工程

南海西部近海有数十个边际油田未开发,储量达上亿吨,提出海上滚动勘探开发生产理念并组织攻关,建立海上复杂断块勘探开发技术系列,使油田开发门槛从2000万方降为200万方,勘探成功率从30%提高到66%。使濒临停产的涠西南油田年产量上升到300万方,累计新增原油储量3.26亿方。

6、在生产气田时移地震工程

为提高非均质性较强的东方1-1崖城13-1气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气分布预测精度,主持开展时移地震的采集、处理和解释研究,找出不同时期地震响应变化特征,并结合开发动态数值模拟,有效指导调整井位部署,提高经济效益。

社会任职

广东省石油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

国家能源深水油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理事

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副会长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谢玉洪

来自 中国军网 的图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学院兼职教授

著作与论文

(1)《中国南海地震沉积学研究及其在岩性预测中的应用》,2010年,谢玉洪、刘力辉、陈志宏,石油工业出版社

(2)《北部湾盆地易坍塌地层钻井技术》,2009年,谢玉洪、黄凯文、余洪骥,石油工业出版社;

(3)《构造活动型盆地层序地层分析及天然气成藏模式:以莺歌海盆地为例》,2009年,独著,地质出版社;

(4)《中国海上气田时移地震实践》,2011年,谢玉洪、陈志宏、周家雄,石油工业出版社;

(5)《海上单筒多井钻井技术》,2013年,谢玉洪、李中、黄熠、谢梅波,石油工业出版社;

(6)《疏松砂岩储层伤害机理及应用》,2008年,谢玉洪、苏崇华,石油工业出版社;

(7)南海北部自营深水天然气勘探重大突破及其启示,2014年,独著,天然气工业;

(8)海上地震数据处理中采集脚印分析与衰减处理,2010年,谢玉洪、陈志宏、朱江梅、周家雄、隋波,天然气工业

(9)莺歌海盆地高温超压气藏控藏要素与成藏模式,2012年,谢玉洪、张迎朝、李绪深等,石油学报;

(10)海上宽频地震勘探技术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应用,2012年,谢玉洪、李列、袁全社,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1)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储层成因新认识,2010年,谢玉洪、范彩伟,中国海上油气。

(12)南海莺歌海盆地东方13-1高温高压气田特征与成藏机理,2014年、谢玉洪、黄保家,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13)高精度叠前时间域速度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2014年,谢玉洪、陈殿远、刘爱群等,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三维照明分析优化莺歌海盆地DF区海上三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2014年,谢玉洪、李列、王大为等,2014年,地质科技情报

(15)琼东南盆地深水区超压演化与油气运移模拟,2013年,翟普强; 陈红汉; 谢玉洪等;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地震岩石学在G区块岩性预测中的应用,2010年,谢玉洪、陈志宏、陈殿远等,石油物探

(17)南海海域天然气资源展望及勘探建议,2005年,谢玉洪、童传新、杨计海,天然气经济

(18)Petroleum geology of Yacheng 13-1,the largest gas field in China's offshore region,2008年,谢玉洪、王振峰、童传新,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19)海洋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动力特性分析,2009年,刘书杰、谢玉洪、杨进等,石油钻采工艺

(20)随钻地震技术在异常高压地层预测中的应用,2007年,杨进、谢玉洪、黄凯文,石油勘探与开发

人物评价

谢玉洪长期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为南海西部油田跨入千万吨级企业和中国“海上大庆”油田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南海油气勘探做出了重要贡献。(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评)

谢玉洪是中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和工程管理专家,对推动中国海洋油气增储上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海南日报》评)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