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谢良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谢良牧
圖片來自36O

谢良牧 谢良牧(1884—1931),[[祖籍][[广东][[[梅县]],客家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个人年表

1884年,谢良牧出生于马来西亚;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当选为会计部部长,地位与黄兴比肩;

1911年后,任第一届国会议员、拱卫军司令;后任广东省政务厅厅长、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参与筹备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工作;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谢良牧退出政界。

人物生平

1905年7月30日,孙中山、黄兴等假座东京赤阪区桧町黑龙会会所,召集成立中国同盟会的筹备会议。与会者73人,谢良牧便是其中的一员。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后,谢良牧当选为会计部长,地位与黄兴比肩。而后,跟随孙中山赴南洋宣传革命,筹建中国同盟会南洋支部。 在南洋,谢良牧充分利用他那位担任槟榔屿领事的伯父谢梦池在华侨中享有崇高威望的有利条件,广泛联络各埠华侨,发展中国同盟会会员,并先后募集钦廉、河口、镇南关、黄岗等多次起义的经费。没有他的努力,孙中山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募集到大量的革命经费的。

谢氏一门五个兄弟,先后参加了中国同盟会。谢家在马来西亚槟榔屿的寓所,是南洋支部所在地,一直是革命党人在海外的重要联络基地,很多重要的会议,都是在谢家召开的。其中,有筹议1911年“3·29”广州黄花岗起义的高层干部秘密会议。会上,大家估计这次起义需要10万元的经费,期限太短,一度冷场。谢良牧兄弟见状,自告奋勇,承担募集的重任。仅用了10天时间,就筹得了5万元。随后,又到南洋各地筹集了一些,仍不够,谢良牧兄弟慷慨解囊,如期筹足了这笔巨大的起义经费,促成了1911年的“3·29”广州起义。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谢良牧力排众议,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在广州策动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反正,使广东得以兵不血刃,和平光复,为广东的共和进程立下了大功。

中华民国成立后,谢良牧被选为第一届国会议员,又受命为拱卫军司令,后任广东省政务厅厅长,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参与筹备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工作。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谢良牧退出政界。1931年6月22日上午6时,在广州中大医院病逝。

鉴于谢良牧对辛亥革命和创建共和所作出的重大贡献,1931年6月27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悼谢良牧,并特给治丧费1000毫洋。数月后,其弟谢适群在东沙马路茶亭对面,即广州动物公园北门东侧,为谢良牧修建了一座坟墓,墓碑连基座约合6米多高,上刻“良牧先生之墓”6个大字;碑座正面刻有中国国民党元老居正为之撰写并题书的墓志铭。1937年5月31日,国民政府再次颁布褒奖令,褒奖谢良牧及其哥哥谢逸桥。

谢良牧墓铭

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居正撰谢良牧墓铭,盖以彰其遗烈令闻。

文云:

君谢氏,讳良牧,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松口堡)人,少游学日本,愤满清失败,与湖南黄君克强等,联络各省志士,阴图改革,适孙公中山自欧至日,组中国同盟会本部于东京,推孙公为总理,君为会计部长,赴南洋各岛筹设分部,成革命军供给之基础,返国进行革命事,竖义旗于广东饶平之黄冈;庚戌、广州新军之役挫后,江苏赵君伯先走英属庇能,拟趋缅甸入云南,君以地险人疏,且内地事非无可为,力阻其行,筹十万金谋再举,遂有辛亥三月二十九日攻督署之事;武昌起义,君瞷知水师提督李准有悔过意,辟众意,招致加盟,而广东光复,不血刃焉;民国成立,君被选为参议院议员,时袁氏势盛,君烛其奸,乃弹劾之;民国六年,北平督军团谋乱,君与海军总长程壁光谋护法,率舰奉孙公南下开元帅府于广州,奉孙公命奔走燕赵间,粤军回粤,因无后顾忧;民国十年,国会以非常会议举孙公为大总统,将出兵北伐,而陈炯明叛变,孙公出驻永丰舰,时势危迫,左右有劝其暂避凶锋者,君独持不可,即在舰上就中路讨贼军总司令职,号召讨逆,陈氏去粤,国民党改组,君被任为中央临时执行委员;未几,孙公殁于北平,君亦优游沪粤间,不与闻时事矣。计自同盟会成立以来,凡革命之措施,君皆居中任责,坚苦卓绝,口不言功,身亦不及禄。民国二十年六月,疾卒广州医院,年四十有八,葬黄花冈之原,越数月,君弟适群将茔修治完整,因伐石纪其事。君元配李,生女怀琛,适番禺周氏;继配徐,生子康基。 [1]

[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