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谭维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谭维四

来自 央视网 的图片

[1]

谭维四,1949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校,1954年结业于北京大学全国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因主持发掘曾侯乙墓,并主持复制了著名的曾侯乙编钟而为人所知。曾担任中国湖北省博物馆馆长[2]。于2020年9月7日7时3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周岁。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国湖北省博物馆原馆长

出生日期----1930年4月13日

出生地点----湖南长沙县(现望城县)

逝世日期----2020年9月7日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考古学家

毕业院校----湖南师范学校

个人简介

谭维四,著名考古学家[3] ,原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曾侯乙墓考古发掘与曾侯乙编钟研究与复制的主持者。

成就及荣誉

谭维四1930年出生于湖南望城的一个书香门第。家族里叔伯兄弟一共5人,父辈分别为他们取名为定一、知二、立三、维四、权五。谭维四是老四,“维四”典出春秋管仲之“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1949年,19岁的谭维四从湖南师范学校毕业,旋即考取湖南音专。其间长沙和平解放,当时有句话,叫“文人北上,干部南下”,因此谭维四在湖南音专(后并入湖南大学音乐学系)注册报到两个星期后就主动辍学,北上到了刚刚成立的湖北省文联文工团。不久,他被送往湖北人民革命大学进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成为革大文工团的一员。在这里,他参加了解放初期的土改、镇反及秋收反霸等政治活动,对象牙塔外面的世界有了初步的认识。

1952年,全省文工团队整编,刚刚成立的湖北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会,到文工团整训班挑选了5名优秀共青团员,谭维四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开始长期从事文物考古与博物馆工作,历任湖北省博物馆文物考古队队长、副馆长、馆长。曾主持江陵楚都纪南城、江陵望山与沙冢楚墓、随县曾侯乙墓等重大考古发掘与研究。1979年主持曾侯乙编钟的研究与复制,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1978年发掘的曾侯乙墓系曾国之君墓。在曾侯乙墓出土的古代乐器中,以规模巨大、保存最好的打击乐器--编钟最为壮观,编钟的出土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是中国古老优秀文明的象征,是我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上的空前重大发现。

1952年始长期从事文物考古与博物馆工作历任湖北省文物考古队队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曾主持江陵楚都纪南城、江陵望山与沙冢楚墓、随县曾侯乙墓等重大考古发掘与研究。1979年主持曾侯乙编钟的研究与复制,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93年主编《曾侯乙墓文物艺术》,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合作编写的《曾侯乙墓》考古报告获 1999年中国社科院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

1978年,湖北随州一公里处发现了一座战国前期的大型陵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乐器、礼器、兵器、金器、玉器、车马器以及漆木竹器,另外还有一些竹简,共计一万五千件。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个古墓出土了规模巨大、保存完好的古代打击乐器——曾侯乙编钟(现藏武汉市的湖北省博物馆),这套编钟为青铜铸造,共65件,重2500多公斤,设计精巧,造型壮观。虽然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但它的音质还是很好。编钟的出土令世界震惊,被誉为“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迹”。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优秀结晶,它的出土填补了我国在考古学、音乐史和冶炼史上的许多空白,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此后,随州也因此而被人们称为“古乐之乡”。本书记载了曾侯乙墓的挖掘过程并展示了其中部分文物的图片。

视频

谭维四 揭秘曾侯乙墓2015年1月25日发布

著名考古学家、曾侯乙墓考古队队长谭维四接受采访 2018年9月19日发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