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谷子白发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谷子白发病同义词 谷子白发病一般指粟白发病

谷子白发病
原图链接

粟白发病是由禾生指梗霉引起的、发生在粟的病害。粟白发病是系统侵染性病害,从种子发芽后不久直到穗期陆续显现症状,各期症状差异很大。

粟白发病在中国南北各省都有发生,在西北、华北、华南、东北各地发生比较普遍,是粟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发病率为5-10%,个别地头可达50%以上。粟幼芽期芽长至3厘米以前是最适的侵染时期,此外,苗期多雨时,粟白发病较严重;连作田菌源数量大或肥料中带菌数量多,病害发生严重;土壤墒情差,出苗慢,播种深或土壤温度低时,病害发生亦严重。

粟白发病菌由于生活力强,以及土壤与肥料都能带菌,因而单纯使用药剂拌种,效果不大。又由于粟无免疫品种,特别在一些地区多雨年份的高湿条件下,分生孢子有重复侵染现象。各地实践证明,单靠某一种方法防治,效果都不够理想。必须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基本信息

中文名:粟白发病

谷子白发病症状
原图链接

外文名:Millet downy mildew

别 名:谷子白发病、看谷老、刺猬头、灰背白尖、枪谷

为害作物:粟

病 原:禾生指梗霉

为害部位:幼苗、叶片、穗部

病原特征

粟白发病病原菌为禾生指梗霉(Selerospora graminicola (Sacc.) Schrot.),属鞭毛菌亚门、指梗霉属。孢囊梗粗短,下窄而上宽,自气孔抽出,单生或数根丛生,无色,无隔膜,大小为(252-420)微米×(13.5-27.5)微米,近顶端处有数个分枝,上生2-5个小梗。在每个小梗顶端生孢子囊一个。孢子囊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大小为(14.4-43.2)微米×(10.5-27.0)微米。孢子囊萌发放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脏形,在中部凹处有鞭毛两根。卵孢子形球、单生于藏卵器内,淡黄色或黄褐色,膜厚,其外壁与藏卵器壁紧密接连,大小为(23.2-44.2)微米×(24.7-47.2)微米,藏卵器黄褐色或红褐色,膜厚,略呈球形或多角形,大小为(34.5-64.5)微米×(33-57)微米。

卵孢子在温度10-30℃的范围内均可萌发直接产生芽管,而以18-20℃为最适。

发病症状

多图

1 烂芽

粪肥、土壤及种子表面的卵孢子随谷子的发芽而萌发,后从中胚轴、胚芽鞘及幼根表皮直接侵入,逐渐蔓延至生长点,随生长点分化进行系统侵染,各种症状得以表现。幼芽时未接触到土壤表面就变色,扭转弯曲,最终完全腐烂,称为“烂芽”,使谷田缺苗断垄,降低产量。

2 灰背

如果感病比较轻,萌芽时仍然可以出苗,但是当幼苗长到6~7 cm时开始发病,中下部叶片变黄绿色,有苍白色及黄白色条纹与叶脉平行,局部病斑苗期病叶背上产生的病原菌游动孢子囊,随着气流传播到健株的叶片上,局部侵染形成叶斑。叶斑为不规则形或长圆形,初淡绿至淡黄色,后变为黄褐色或紫褐色,病斑背面密生灰白色霉层,称为“灰背”。

3 枪杆或白尖

谷子白发病在谷子生长的不同阶段所表现的症状不同,在孕穗期(在谷子株高60 cm左右的时候),出现灰背的植株上部叶片变成黄白色,病株上边2~3片叶不能正常展开,心叶不能伸出,呈卷筒直立向上。后期叶尖变为黄白色,其中白尖逐渐变褐干枯,直立于田间,形成“枪杆”或“白尖”。

4 白发

白尖7~10 d后,抽穗期心叶薄壁组织解体纵列,颜色由黄白色变为红褐色,散出大量褐色粉末状物即病原菌卵孢子,残留卷曲的丝状维管束,故称白发,病株不能抽穗。

5 刺猬头“看谷老”

某些病株由于病情发展缓慢,叶片灰背严重但未表现白尖,能够抽穗或半抽穗,但穗子短缩肥肿,内外颖受刺激形成小叶状,颖片向四周伸长,全穗蓬松,短而直立,互抱成卷叶状,使全穗或局部变成畸形。有的卷曲成角状或尖针状,向外伸张,呈刺猬状,称为“看谷老”。不结粒或部分结粒,病穗深褐色,组织破裂后,飞散出大量的黄色粉末,即卵孢子。[1]

分布范围

粟白发病在中国南北各省都有发生,而西北、华北、华南、东北等地普遍发生。

侵染循环

粟白发病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肥料和附着在种子上越冬。越冬的卵孢子是每年发病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在中国华北粟产区,越冬的卵孢子到第2年春天系统性侵染病株后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须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才能引起系统性的再侵染并产生大量卵孢子。

发病条件

土壤温湿度和播种状况影响侵染和发病程度。幼苗在土温11℃~32℃都能发病,适发病温度为18℃~20℃,为10℃~12℃,为31℃~34℃。土壤湿度过低或过高都不适于发病。在土壤相对湿度30%~60%范围内,特别是40%~50%间,发病较多。

“灰背”上产生的大量游动孢子囊随风雨传播,重复进行再侵染,在叶片上形成局部病斑。但游动孢子囊侵染有分生组织的幼嫩器官时,也可产生系统侵染,在田间以分蘖分枝发病率。影响游动孢子囊再侵染的主要因素是大气温、湿度。游动孢子囊在夜间高湿时产生。气温低于10℃不产生游动孢子囊,20℃~25℃时产生多。游动孢子囊萌发适温度为15℃~16℃,为2℃,为32℃。遭遇多雨高湿而温暖的天气后,再侵染发生较多。

白发病的发生与栽培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也有密切关系。连作田土壤或肥料中带菌数量多,病害发生严重,而轮作田发病轻。播种过深,土壤墒情差,出苗慢,发病也重。

谷子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据中国国内鉴定,抗白发病的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北纬34°~41°之间,亦即晋、鲁、豫、陕诸省的温暖多雨和低洼易涝地区。白发病菌有致病性分化现象,存在多个生理小种。[2]

流行规律

粟幼芽期芽长至3厘米以前是最适的侵染时期,因而从播种到幼苗出土前的土壤温度和湿度及有关播期、播种深度和播种质量等土壤环境,对侵染发病轻重至关重要。幼苗在土温11-32℃之间均能感病,最适发病温度18-20℃,最低发病温度为10-12℃,最高发病温度为31-34℃,土温超过35℃则不发病。土壤湿度在40-50%间发病株率较高。此外,苗期多雨时,粟白发病较严重;连作田菌源数量大或肥料中带菌数量多,病害发生严重;土壤墒情差,出苗慢,播种深或土壤温度低时,病害发生亦严重。

防治方法

底拔除病株:在孕穗期白尖出现前彻底拔一次灰背病株。在白尖症状已显现,而尚未开裂前拔除白尖病株,每隔6-7天一次,连续拔几次。后面几次包括拔除白发、看谷老等病株。这项措施要全面进行,彻底干净。拔掉的病株要随时集中烧毁或深埋,不要作牲畜饲料或沤肥材料,防止病菌扩散。

施行轮作倒茬:轮作倒茬是减少土壤带菌的有效措施,应尽量采用。如结合拔除病株,一年轮作就可收到一定效果。由于卵孢子在田内存活时间较长,严重地块至少应实行三年轮作,收效才大。

种子消毒处理:用40%敌克松粉萎锈灵粉或50%地茂散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7%拌种,防治效果可达40-50%。用清水洗种5次,晾干播种,可减少种子带菌传病。

选用抗病良种:注意发现抗病高产良种,就地选育,就地推广。在中国,山西选育推广的有许村黄、油绳谷、瓦屋里,内蒙古有5802、5814、黄玉2号等。

适时晚播,改进栽培方法:根据气候条件与品种特性,适期晚播、浅播,不使覆土过厚,促使幼苗提早出土。施用不带病原菌的净肥。有条件的地方,可按每亩10千克,集中条施硫铵等化肥,促施幼苗茁壮,提早出土。并应及时中耕除草,特别要清除田间、地头的狗尾草。[3]



相关视频

(27))谷子白发病防治措施


谷子白发病防治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