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贝尼奥夫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贝尼奥夫带是生态学一个名词。

历史名词是历史上曾出现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称[1],例如“禅让”,传说古代实行举荐贤能之人为首领继承人的一种制度,据文献记献:有尧举舜、舜举禹[2]、禹先举皋陶、皋陶死禹又举益等历史故事。

名词解释

英文:Benioff zones,位于海沟处平行于海沟的震源带。曾译作毕乌夫带。日本地球物理学家和达清夫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发现这一震源带,50年代美国地震学家H.贝尼奥夫进一步研究予以确定。故也称为和达-贝尼奥夫带。该带连续分布着浅源地震(震源深度 0~70公里)、中源地震(震源深度 70~300公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300~700公里),海沟附近为浅源地震,趋向岛弧、大陆依次为中源、深源地震。该带倾角平均为45°左右,但沿岛弧延长方向倾角有变化,约在15°~90°之间。

深源地震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22年。后来的工作表明,在许多岛弧地区,中源和深源地震带都具有特征的倾斜几何形态。1954年,Hugo Benioff把太平洋中的倾斜地震带解释为大洋块冲入上复大陆块的一个斜面,在后来提出的板块构造中,这种解释被发展成系统的板块俯冲概念。这个倾斜地震带也就开始叫做贝尼奥夫带。

贝尼奥夫带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在汤加-克马德克岛弧发现的。在这个地区,贝尼奥夫带倾角大约为45°,并且延伸达700公里。地震的分布几乎是连续的。贝尼奥夫带的倾角,形态和下倾探度依区域而变化。由子确定地震位置的准确度的提高,现已弄清这个地震带的厚度只有20公里。对贝尼奥夫带进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表明,在相同深度下,贝尼奥夫带的地幔比周围的地幔,其地震波速度要高(一般高10-15%),而地震波的吸收要低(高Q)。这就意味着贝尼奥夫带就是尚未加热到周围地幔温度的俯冲大洋岩石圈(有时叫板块),因为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较低的岩石中地震波速度和Q值都较高`新近对岛弧构造的研究表明,贝尼奥夫带中的大多数地震发生在俯冲板块内部,而不是它的边界。最近一次高分辨分析揭示,在日本北部存在双贝尼奥夫带妥其中一个带限于板块的上部边界,而另一个带在板块内部。整个贝尼奥夫带中地震的分布并不总是连续的。在某些俯冲带(如智利,新赫布里底,伊豆-小笠原和千岛)震源的空间分布为无震区所中断。

参考文献